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下承式连续钢箱梁梁拱组合桥受力性能分析

发布时间:2019-06-03 12:33
【摘要】:梁拱组合桥主要由拱肋、吊杆和主梁组成,三者协作共同承担外部荷载,兼具梁桥和拱桥的优点。由于梁拱组合桥造型优美、结构合理、施工难度小,在60~200m跨径范围内,是一种竞争力很强的桥型。本文以在建的孔李淮河大桥为工程背景,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Civil对下承式连续钢箱梁梁拱组合桥进行受力性能分析,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1.阐述了梁拱协作机理和计算梁拱荷载分担比的基本模型,分析了在恒载作用下,下承式连续钢箱梁梁拱组合桥的边跨梁、边拱、中跨梁和中拱的内力分布规律,并研究了拱轴线、矢跨比、拱梁刚度比三个结构设计参数对结构内力的影响,得到了静力参数变化与构件各控制截面内力大小及内力分布变化、内力极值变化的关系。2.总结和阐述了稳定性理论,分析了下承式连续钢箱梁梁拱组合桥的整体稳定性,主要研究了拱肋全局刚度、拱肋局部刚度、横撑全局刚度、横撑局部刚度及横撑位置对结构整体稳定性的影响,得到了构件整体及局部的设计参数与结构稳定性的关系。3.阐述了结构动力特性计算理论,分析了下承式连续钢箱梁梁拱组合桥的动力特性,研究了矢跨比、拱轴线、主梁刚度等结构参数变化对桥动力特性的影响,分析比较了在局部坐标系下,横撑不同方向刚度变化对桥动力特性的影响。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U4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辉;叶锦华;范良;;三角刚架悬吊连续梁组合桥施工过程有限元仿真分析[J];世界桥梁;2012年05期

2 宗周红,林杰,车惠民;组合桥混凝土开裂:试验、模型和设计建议[J];世界桥梁;2002年04期

3 王莲香,周水兴;马来西亚吉隆坡普特拉贾亚城的斜拉拱组合桥[J];世界桥梁;2004年04期

4 项长生,朱彦鹏;钢板—混凝土板组合桥面挠度公式[J];甘肃科技;2005年06期

5 罗世东;铁路桥梁大跨度组合桥式结构的应用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05年11期

6 邢庆儒;舒春生;董世秋;;大跨刚构-斜拉组合桥抗风稳定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7年07期

7 吕建根;;斜拉拱组合桥静力性能及参数分析[J];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陈德;;斜拉拱组合桥结构分析[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9年03期

9 宗周红,D.Z.Huang,T.L.Wang;钢-混凝土组合桥损伤诊断[J];土木工程学报;2004年05期

10 王建强;连续刚构组合桥的荷载试验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建根;王连华;周海兵;赵跃宇;;大跨度斜拉拱组合桥非线性分析[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6年

2 罗世东;瞿国钊;;V形连续刚构—拱组合桥设计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蒙云;孙淑红;;吊拉组合桥结构体系研究与决策[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一九九九年桥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4 蒙云;钟轶峰;孙淑红;上官兴;;乌江P.F.C吊拉组合桥荷载检测试验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8年

5 蒙云;上官兴;马春生;吴同鳌;孙淑红;钟轶峰;;伶仃西航道1000m跨径吊拉组合桥方案设计[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上册)[C];1998年

6 马亚舟;;浅谈大跨度吊拉组合桥的发展[A];浙江省公路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李国平;;连续拱梁组合桥的特性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上册)[C];1998年

8 陈峰;姜海波;邓少伟;;连续拱梁组合桥加固结构分析[A];第五届全国FRP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9 孙向波;;梁拱组合桥动力特性研究[A];浙江省公路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陈阶亮;吴竣;张浩然;李国平;;钱江四桥双层桥面拱梁组合桥的时效性分析[A];第十六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杨军 通讯员 李靖巍;我国最大跨度混凝土连续梁钢桁组合桥完工[N];人民铁道;2013年

2 本报记者 滕继濮;一桥飞架 彩虹变通途[N];科技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侯文崎;铁路钢—混凝土组合桥及剪力连接件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勾红叶;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V形刚构拱组合桥受力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永杰;自锚式吊拉组合桥设计及力学性能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2 滕炳杰;V形刚构—拱组合桥受力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3 张广山;大跨径吊拉组合桥技术经济效益分析[D];重庆交通学院;2004年

4 赵华;大跨径吊拉组合桥施工工艺及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学院;2004年

5 王信宗;超大跨径吊拉组合桥结构体系及分析方法的研究[D];重庆交通学院;2003年

6 黄玲玉;大跨度V形墩连续刚构拱组合桥结合部模型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7 贾渊;大跨连续刚构拱组合桥仿真计算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8 龚俊虎;大跨度V形墩连续刚构与拱组合桥受力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9 赖良俊;吊拉组合大桥的结构行为分析[D];重庆交通学院;2003年

10 刘迎倩;大跨度V形连续刚构—拱组合桥稳定性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919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4919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2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