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左右线盾构超越施工影响下的土体变形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17 18:34
【摘要】:以武汉地铁3号线区间隧道工程为背景,针对右线盾构超越左线盾构施工这一工程实际,通过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施工过程中地表横向、纵向沉降变化以及深层土体的横向水平位移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地表沉降与沉降槽宽度在右线盾构通过后明显增大;纵向地表在右线盾构通过前先小幅沉降,右线盾构通过后迅速沉降,当右线盾构离开监测断面40 m后沉降趋于稳定;不同深度土体的横向水平位移也不相同,最大位移发生在隧道埋深一半左右。因此,盾构超越施工对先建隧道的影响非常明显。
文内图片:图1FLAC3D数值模型
图片说明: 后的变化规律等四个方面进行研究。1工程概况武汉地铁3号线市民之家站—宏图大道站区间穿越长江Ⅱ级阶地,区间第四系地层广泛分布,厚达42~63m;主要穿越土层从上至下依次为杂填土、素填土、黏土、粉质黏土。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在盾构掘进过程中对盾壳与管片外径之间的空隙同步注浆。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各土层和支护结构材料参数见表1。表1不同材料的力学参数材料类别密度/(kg/m3)弹模/MPa泊松比摩擦角/(°)粘聚力/kPa杂填土18003.00.431810素填土18604.00.422014黏土18806.00.421528粉质黏土19806.50.422030管片27003.55×1040.22014年4月,左线盾构始发;2014年6月,右线盾构始发。2015年1月,左线盾构因特殊情况遭严重损坏,此时两盾构相距约120m,盾构上方为宏图大道,,周围无重要建筑物。为不延误工期,在左线盾构维修期间,实施右线盾构超越工程。在超越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盾构正面平衡压力、推进速度、纠偏量、同步注浆量和浆液质量,并加密监测,研究右线盾构掘进参数对土体变形及左线隧道的影响,并及时调整施工参数。超越施工完成后,持续监测直至变形趋于稳定,根据变形情况进行二次注浆。2三维数值模型模型长度为180m,左、右边界相距80m,深度为50m。隧道埋深20m,两隧道轴线间距15m,洞径为6m,管片厚0.3m、宽1.5m。数值计算边界条件为底部全约束、左右两侧约束X方向位移。采用摩尔-库伦模型,利用有
文内图片:图2地表沉降模拟值
图片说明: 。在模拟过程中,开挖面支护压力采用0.7倍地层应力,每3m一个循环,模拟断面开挖、管片安装及注浆过程。左线首先开挖,当左线掘进到120m处时停工,右线开挖直至贯通,模拟右线盾构超越左线盾构过程中土体变形。图1FLAC3D数值模型3超越施工前左线盾构开挖引起地表横向沉降分析为对比超越施工前后地表横向沉降变化,在超越施工前,取隧道掘进方向Y=30m、60m、90m、120m处进行地表横向沉降分析。左线隧道开挖稳定后地表横向沉降模拟值与实测值如图2、图3所示。图2地表沉降模拟值图3地表沉降实测值对比图2与图3可知,沉降曲线以左线隧道轴线为轴近似对称分布,隧道拱顶上方地表沉降最大,距离隧道轴线越远沉降值越小;数值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较吻合,表明数值模拟可用于分析和预测盾构·45·第1期研究报告
【作者单位】: 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2312) 武汉市“黄鹤英才(科技)计划”项目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4M55211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CUGL140817)
【分类号】:U455.43;TU4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胡斌;刘永林;唐辉明;徐海清;;武汉地铁虎泉—名都区间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05期

2 林志;朱合华;夏才初;;双线盾构隧道施工过程相互影响的数值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3 林志;朱合华;夏才初;;近间距双线大直径泥水盾构施工相互影响研究[J];岩土力学;2006年07期

4 张海波,殷宗泽,朱俊高;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过程中地层变位的三维有限元模拟[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忠昶;常龙;夏洪春;;地铁盾构双线隧道施工地层变形及衬砌结构应力数值分析[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7年01期

2 魏纲;周杨侃;;双线平行盾构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随机介质预测[J];现代隧道技术;2016年05期

3 魏纲;周杨侃;;随机介质理论预测近距离平行盾构引起的地表沉降[J];岩土力学;2016年S2期

4 张稳军;苏忍;张高乐;金明明;孔恒;小泉淳;;考虑固结影响的双洞盾构隧道非同步施工引起的土体变形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16年09期

5 李腾飞;陈洪涛;王瑞青;;湖北宜昌盐池河滑坡成因机理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16年04期

6 朱玉龙;赵青;朱得海;张亚芬;李力;;盾构隧道施工对邻近桥梁桩基的影响分析[J];路基工程;2016年03期

7 郑刚;朱合华;刘新荣;杨光华;;基坑工程与地下工程安全及环境影响控制[J];土木工程学报;2016年06期

8 高昂;张孟喜;蒋华钦;梁勇;;地面出入式盾构法隧道施工同步注浆工程应用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6年09期

9 张晓军;;盾构隧道浅埋下穿高速公路三维模拟分析研究[J];现代交通技术;2016年02期

10 孙洋;荣耀;习小华;程振华;;近接施工先行隧道盾构管片三维附加应力监测分析[J];公路;2016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煊;李宁;;隧道开挖不均匀收敛引起地层位移的预测模型[J];岩土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2 韩煊;李宁;Jamie R.STANDING;;地铁隧道施工引起地层位移规律的探讨[J];岩土力学;2007年03期

3 韩煊;李宁;;隧道施工引起地层位移预测模型的对比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4 李围,何川,张志强;大型地下结构下修建盾构隧道模型试验[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5 王敏强,陈胜宏;盾构推进隧道结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仿真[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02期

6 朱合华,丁文其,李晓军;盾构隧道施工力学性态模拟及工程应用[J];土木工程学报;2000年03期

7 阳军生,刘宝琛;挤压式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移动及变形[J];岩土力学;1998年03期

8 唐益群,叶为民,张庆贺;上海地铁盾构施工引起地面沉降的分析研究(三)[J];地下空间;1995年04期

9 刘宝琛,张家生;近地表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的随机介质方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5年04期

10 李桂花;盾构法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陷的估算方法[J];同济大学学报;198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顶推调整拱脚水平位移施工工艺通过技术鉴定[J];公路;1982年10期

2 陶化军;邹学忠;;用逐点设站法在变形点上监测建筑物水平位移[J];现代测绘;2009年02期

3 杨杰毅;;控制水平位移的望远镜支架设计[J];有色金属设计;2009年04期

4 郑磊;张启斌;;获取高精度深层水平位移几个关键因素的探究[J];工程勘察;2012年03期

5 史春乐;王鹏飞;王小军;芮科;;深基坑开挖引起的水平位移实测分析[J];江苏建筑;2013年01期

6 刘宝俊;水平位移基准线随机测站观测法[J];工程勘察;1998年02期

7 吴文华;微分法求大坝水平位移量的改进[J];南昌水专学报;1996年02期

8 刘祖茂,张柏;处理桩水平位移问题的工程实践[J];中外建筑;1999年05期

9 李云璋;姚谦峰;秦立科;;地下圆形连续墙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公式[J];力学与实践;2009年01期

10 ;拱脚水平位移引起的内力计算成果表[J];广东水电科技;197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刘远锋;许再良;刘高峰;;测斜仪观测水平位移技术中容易忽略的问题及技术改进[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2 苏耀华;郑惠强;;变截面悬臂构件顶端水平位移的简便计算[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料搬运分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3 陈忠汉;宰金璋;李乃菊;;搅拌桩支护结构的原体观测与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第四届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4 许璋珉;王浩;;软土中打桩施工不良影响的防范问题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闫滨;周晶;周丽丽;;丰满大坝位移观测分析[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于银花 孙明;中原钻井创大庆水平位移最长纪录[N];中国石化报;2010年

2 广东建设报记者 纪辛 通讯员 海宣;广州江南西一工地坍塌20米[N];广东建设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郑斐;考虑地基影响的高桥墩稳定及水平位移实用计算方法[D];长安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帅英;预制外挂墙板在水平位移作用下的受力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2 张广宏;渭南市新洲地产F地块深基坑变形特征及估测[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3 张东健;基于数值模拟的桩-锚支护优化分析[D];河北大学;2016年

4 黄英培;水库大坝沉陷和水平位移自动监测系统设计[D];济南大学;2016年

5 王传贺;深基抗支护结构的变形对周边环境水平位移的影响[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6 庄泳浩;厚淤泥层地区桥梁墩台的水平位移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6年

7 陈正威;深基坑坑周土体水平位移量预测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4年

8 杨俊;基坑开挖侧向卸荷对坑周土体水平位移的影响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155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5155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1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