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置真空绝热板的冷藏集装箱内温度分布
【图文】:
的影响,并与传统保温材料(聚氨酯)进行对比分析。1物理模型建立1.1冷藏集装箱示意图本文以标准20ft机械制冷冷藏集装箱为研究对象。箱体内部尺寸(长×宽×高)为5440mm×2280mm×2310mm;送风口在机组端壁面下侧,尺寸为2260mm×30mm;回风口在壁面上端,尺寸为1840mm×130mm。货物在集装箱内前后、左右对称布置,货物到侧壁间的距离a=300mm,货物前后之间的距离b=450,货物左右之间的距离c=300,如图1所示。图1冷藏集装箱三维示意图Fig.1Three-dimensionalschematicdiagramofreefercontainer1.2模型假设建立冷藏集装箱1∶1等比例数学模型之前,为了便于计算,须对模型作以下简化假设:(1)车厢内空气为牛顿流体,满足Boussinesq假设;(2)货物为固体,且无内热源;(3)箱内密封性良好;(4)对T形槽进行了简化,忽略T形槽的导流效果;(5)冷藏集装箱的进、回风口上有格栅,在计算过程中,忽略格栅对送风、回风的影响,送风口尺寸按2280mm×30mm、回风口按2280mm×130mm来计算。1.3物理计算模型简化后的冷藏集装箱物理计算模型,如图2所示。图2物理计算模型Fig.2Physicalcalculationmodel在已建立的模型中,单独分析各区域内部以及区域与区域之间换热方式。主要换热方式见表1,各材料物理性质见表2。表1各区域热量传递主要形式Tab.1Mainformsofheattra
集装箱1∶1等比例数学模型之前,为了便于计算,须对模型作以下简化假设:(1)车厢内空气为牛顿流体,满足Boussinesq假设;(2)货物为固体,且无内热源;(3)箱内密封性良好;(4)对T形槽进行了简化,忽略T形槽的导流效果;(5)冷藏集装箱的进、回风口上有格栅,在计算过程中,忽略格栅对送风、回风的影响,,送风口尺寸按2280mm×30mm、回风口按2280mm×130mm来计算。1.3物理计算模型简化后的冷藏集装箱物理计算模型,如图2所示。图2物理计算模型Fig.2Physicalcalculationmodel在已建立的模型中,单独分析各区域内部以及区域与区域之间换热方式。主要换热方式见表1,各材料物理性质见表2。表1各区域热量传递主要形式Tab.1Mainformsofheattransferineachregion区域材料换热方式AMGSS不锈钢、隔热材料(聚氨酯、真空绝热板)、SU304不锈钢对流:外部空气←→MGSS不锈钢导热:MGSS不锈钢←→隔热材料导热:隔热材料←→SU304不锈钢对流:SU304不锈钢←→内部空气BB空气对流:内部空气B←→SU304不锈钢CSU304不锈钢、隔热材料、金属底板对流:内部空气B←→SU304不锈钢导热:SU304不锈钢←→隔热材料导热:隔热材料←→金属底板对流:金属底板←→外部空气表2材料物理性质Tab.2Physicalpropertiesofmaterials材料导热系数/(W·(m·
【作者单位】: 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6M590385)资助项目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5ZR1419900)资助项目 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YXR2016082)资助项目
【分类号】:U169.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震涛;王爱娜;;铁路冷藏集装箱运输问题的探讨[J];铁道货运;2010年01期
2 刘华存;;冷藏集装箱顶门的设计[J];集装箱化;2012年10期
3 孙金平;侯玉坤;迟骋;魏然;;铁路冷藏集装箱冷链运输组织及流程优化设计[J];铁道货运;2012年11期
4 王悦恩;冷藏集装箱介绍[J];铁道车辆;1964年11期
5 刘东岑;;国外冷藏集装箱的发展[J];冷藏技术;1980年03期
6 张之中;;机械冷藏集装箱实例[J];冷藏技术;1981年04期
7 贝汉廷;冷藏集装箱的使用管理[J];大连海运学院学报;1984年01期
8 肖君林;;应用冷藏集装箱的探讨[J];渔业现代化;1982年03期
9 朱丽玲;8200吨集装箱船上有关冷藏集装箱电源配置等问题的介绍[J];舰船科学技术;1985年12期
10 ;我国第一代冷藏集装箱在江氧问世[J];深冷技术;198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匡敏;;铁路发展海运冷藏集装箱有关问题的思考[A];第八届全国食品冷藏链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黄治华;张晓东;唐文君;;我国铁路冷藏集装箱运输经营管理模式分析[A];中国制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课题组;;新型铁路鲜活水产品冷藏集装箱的研究[A];中国制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韩厚德;;面向21世纪的冷藏集装箱技术发展策略[A];上海市制冷学会一九九七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5 张俊;;冷藏集装箱的设计[A];2000年中国食品冷藏链大会暨冷藏链配套装备展示会论文集[C];2000年
6 王世良;;冷藏集装箱的应用[A];第2届中国食品冷藏链新设备、新技术论坛文集[C];2004年
7 杨万枫;卢士勋;;我国船舶冷藏集装箱技术发展和应用概况[A];中国制冷学会2005年制冷空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张珍;韩厚德;陈宝忠;;基于卫星通信的船舶冷藏集装箱远程故障诊断系统[A];制冷空调新技术进展——第四届全国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饶中浩;张国庆;吴忠杰;傅李鹏;;冷藏集装箱及其节能关键技术研究进展[A];第六届全国食品冷藏链大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迟骋;孙金平;魏然;;铁路冷藏集装箱运输作业过程控制研究[A];第八届全国食品冷藏链大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坤杉;冷藏集装箱新加坡港独步全球[N];国际商报;2006年
2 李启昌 吴晓燕 杨昕雨;清盛至昆明冷藏集装箱运输船首航[N];云南日报;2006年
3 施铸;冷藏集装箱及其冷消耗[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2年
4 宋松梅;冷藏集装箱业蕴藏无限商机[N];中国食品报;2009年
5 驻沪记者 赵虎;冷藏集装箱由“电老虎”变“节能标兵”[N];中国水运报;2009年
6 记者 肖培清;我国首发铁路冷藏集装箱[N];人民铁道;2009年
7 本报记者 任明华;铁路冷藏集装箱高标准入市受追捧[N];中国食品报;2010年
8 记者任明华;铁龙冷藏集装箱成昆线开通[N];中国食品报;2010年
9 记者 彭德倩;让“电老虎”变成节能标兵[N];解放日报;2009年
10 木言;中远(集团)订造世界首批冷藏集装箱专用运输船[N];中国船舶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曼;冷藏集装箱内部流场及送风形式的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5年
2 花开太;船用冷藏集装箱变频控制及特性研究[D];集美大学;2015年
3 任家俊;基于SIMULINK的船用冷藏集装箱仿真及系统能耗研究[D];集美大学;2015年
4 朱建中;冷藏集装箱热负荷和热工测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5 操双五;冷藏集装箱热工性能理论与实验研究[D];上海海运学院;2002年
6 廖海峰;船舶冷藏集装箱故障研究与故障数据库开发[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7 于国良;冷藏集装箱数值模拟与分析[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8 彭春方;船舶冷藏集装箱的热负荷研究与热工测试[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9 伍刚;基于神经网络的船舶冷藏集装箱故障诊断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10 于淼;冷藏集装箱特性仿真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167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516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