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风雨共同作用下斜拉桥横桥向反应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22 14:33
【摘要】:应用谐波叠加法模拟生成风荷载时程曲线,根据提出的雨荷载计算方法,通过对雨滴与桥面之间夹角问题的研究,得到不同风速、不同雨强下桥面雨荷载时程曲线。应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斜拉桥三维模型,对全桥施加横桥向单独风荷载作用及风雨共同作用。结果表明,主梁加速度和位移在主跨跨中达到最大值,主梁和索塔横桥向剪力在梁塔连接处达到最大值,斜拉索拉力在边跨最长拉索处达到最大值。考虑雨荷载的影响后,主梁和索塔加速度值、位移值和剪力值均有一定的提高,但斜拉索拉力值变化不明显。
【图文】:
主跨跨中和索塔塔顶脉动风速时程曲线
(1+X2)4/3.(1)式中:X=1200f/v-10,f为频率(Hz);K为表面阻力系数;v-10为标准高度为10m处的平均风速(m/s)。通过谐波叠加法得到脉动风速时程曲线,并生成风荷载时程曲线[14]。表面阻力系数K=0.00129,地面粗糙度系数α=0.12,时程总长t=300s,时间步长Δt=0.1s,截至频率ω=5Hz,频率范围等分数N=1024,10m高度处平均风速V10选取3个等级,分别为20.7m/s(8级风),28.4m/s(10级风),36.9m/s(12级风)。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主跨跨中和索塔塔顶的脉动风速时程曲线(V10=36.9m/s),如图1所示。图1主跨跨中和索塔塔顶脉动风速时程曲线Fig.1Pulsatingwindspeedtime-historycurvesofthemid-spanandthetower-top通过与目标功率谱比较表明,主跨跨中和索塔塔顶模拟风速谱与目标谱曲线是一致的,表明该数值模拟方法是准确合理的,如图2所示。将脉动风速与平均风速进行叠加,得到沿不同高度处各点的风速时程,计算得到横桥向风荷载时程为Ft=CHAV2(t)1.6.(2)式中:CH为结构阻力系数;V(t)为各时间点风速值;A为桥梁各构件迎风面在各模拟点处所受面积。·2·
脉动风模拟风谱与目标谱比较
第5期李宏男,等:风雨共同作用下斜拉桥横桥向反应特性研究图2脉动风模拟风谱与目标谱比较Fig.2Comparisonofpulsatingwindspectrumandtargetwindspectrum根据现行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15],得到在横桥向风作用下主梁、过渡墩、辅助墩、斜拉索CH值。1.2雨荷载表1降雨等级分类Table1Rainfallclassification降雨等级暴雨大暴雨(弱)大暴雨(中)大暴雨(强)降雨量I/(mm/h)3264100200本文计算采用作者提出的以每小时降雨量作为划分标准[16],如表1所示。考虑到小雨到大雨等级降雨所产生的荷载对斜拉桥作用较小,故不计小雨到大雨等级分类。雨滴只在重力场作用下,下落速度不断增加,当重力与空气阻力达到平衡时,雨滴开始匀速下降,此时的速度即水滴的末速度Vm。通过大量的公式进行计算及实地观测,发现以下公式的计算结果较为准确[17]。式中D为雨滴直径。即:Vm=106(0.787D2+503i酓)-1,D<1.0mm,(3)Vm=(17.2-0.844D)0.1i酓,1.0mm<D<3.0mm,(4)Vm=D0.113+0.0845D,3.0mm<D<6.0mm.(5)试验结果表明,雨滴谱一般服从负指数分布,使用广泛的是马歇尔-帕尔默指数分布,简称M-P分布或M-P谱[18],即n(D)=n0exp(-ΛD).(6)式中:n0=8×103个·m-3·mm-1;Λ为斜率因子,取Λ=4.1I-0.21,I为雨强(mm/h);D为雨滴直径(mm)。由雨滴谱分布可知,当雨滴在直径[d1,d2]范围内时,可求得单位体积内雨滴的个数为N=∫d2d1n(r)dr.(7)根据文献[7]可知,,雨滴在与斜拉桥碰撞后,在极短时间内速度变为0,这是一个动量变化过程,根
【作者单位】: 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21064)~~
【分类号】:U448.27


本文编号:25176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5176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c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