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环境效益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25 13:40
【摘要】:为了精确评估沥青路面热再生养护技术的环境效益,采用寿命周期评价方法,建立了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现场调查及数据分析,分别测算了铣刨重铺、就地热再生和厂拌热再生技术的能耗及温室气体排放,评价了节能减排和循环利用效益。结果表明:与铣刨重铺相比,就地热再生技术可节约30%以上能耗,100%循环利用旧路面材料;厂拌热再生在RAP料掺量为10%时,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略高,RAP掺量为30%和50%时,具有明显的节能减排效益,同时可不同程度循环利用旧路面材料。
[Abstract]: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environmental benefit of thermal regeneration and maintenance technology of asphalt pavement accurately,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life cycle evaluation method.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data analysis, th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of milling and planing relaying, local thermal regeneration and plant mixing heat regeneration technology were calculated respectively, and the benefits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and recycling were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milling and planing, geothermal regeneration technology can save more than 30% energy consumption and recycle old pavement materials by 100%. When rap content is 10%, energy consumption an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re slightly higher, RAP content is 30% and 50%,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benefits are obvious, and old pavement materials can be recycled to varying degrees.
【作者单位】: 江苏连徐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型道路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基金】: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1Y02)
【分类号】:U416.217;U418.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志梅;“热再生”修路王的技术特点及其经济性[J];交通世界;2002年05期

2 王国栋,吴道流;维特根4500型热再生机组[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2年02期

3 杨郁华,詹祥慧;就地热再生施工规范[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2年02期

4 翁杰;“热再生”修路王的技术特点及其经济性[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2年03期

5 范振华,吴道流;就地热再生技术在中国的应用[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2年05期

6 李玉华;陈静云;成家盛;;就地沥青热再生工艺与设备的技术改进[J];中国公路;2005年21期

7 周馥隆;就地热再生:热在何时?[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5年17期

8 杨云晖;就地热再生的应用及前景[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5年17期

9 付玲;就地热再生:热在未来[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5年17期

10 刘桦;;威特公司微波技术加热沥青路面“6S热再生养护专家”产品推广交流会[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强;郑权;;汉十高速公路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探讨[A];湖北省公路学会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年——2013年)[C];2014年

2 张义甫;Mike R.White;;沥青路面养护的发展趋势——就地热再生技术[A];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新技术新材料与新设备卷[C];2002年

3 唐敬东;王建志;;再论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的发展优势[A];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新技术新材料与新设备卷[C];2002年

4 倪富健;李健;马翔;朱志远;;就地热再生在连徐高速公路养护工程中的应用研究[A];特种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新技术及工程应用[C];2012年

5 马琳;;高等级沥青路面早期病害与热再生养护先进技术——适合国情的热再生技术与设备[A];2004年道路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6 陶维;顾海洋;;就地热再生技术在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A];中国高速公路管理学术论文集(2010卷)[C];2010年

7 马琳;高民欢;;高等级沥青路面的病害与环保养护的先进技术——适合国情的热再生技术与设备的推广应用[A];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卷[C];2002年

8 梅廷义;张拥军;赵铭;戴方前;江成云;;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应用及关键控制技术[A];中国高速公路管理学术论文集(2009卷)[C];2009年

9 程杰;;加强全面管理防止沥青路面水破坏[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0卷)[C];2008年

10 刘韩英;张忠光;孙红兰;;浅谈沥青路面的养护与维修[A];山东水利科技论坛2006[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晓东;“就地热再生”让道路出新省钱又环保[N];江苏经济报;2008年

2 通讯员 黄峰;宁夏就地热再生技术破衡大高速修复难题[N];宁夏日报;2010年

3 张爱华;大型就地热再生技术让城市道路施工远离污染[N];中国建设报;2008年

4 记者 热娜·乌布力;乌市引进地热再生技术修补道路[N];新疆日报(汉);2011年

5 龚鲁义;英达热再生让“小商品天堂”车行更顺畅[N];中国建设报;2012年

6 金科;江苏推广英达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N];中国建设报;2009年

7 龚鲁义;英达热再生开辟机场跑道养护新市场[N];中国建设报;2014年

8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加热机通过验收[N];今日信息报;2004年

9 龚鲁义;江苏积极探索利用英达就地热再生技术修复车辙[N];中国交通报;2009年

10 李志立;热再生技术在高速公路养护中成功应用[N];中国交通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川;典型沥青路面动力行为及其结构组合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2 刘圣洁;基于江西南部地区温度条件的沥青路面健康性能预测[D];长安大学;2015年

3 周泽洪;基于四川气候和轴载要求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4 陈尚江;贵州高海拔地区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适应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杜银飞;沥青路面取向热诱导传输机理与结构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6 刘涛;基于无损检测方法的沥青路面介电特性与施工质量评价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7 赵昕;沥青路面热效应发生理论及调节方法[D];长安大学;2011年

8 耿立涛;沥青路面温度应力及超孔隙水压力计算[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9 王书云;基于生心理因素的沥青路面性能关键参数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10 黄志义;特长隧道沥青路面火灾过程燃烧机理与安全性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源;就地热再生车辙成因分析及防治建议[D];长安大学;2015年

2 刘瀚隆;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机测控系统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邹育琳;重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质量管理[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4 李铉国;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工程关键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5 陈云卿;不同层位旧料特性对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6 周洲;不同RAP料掺量热再生改性沥青混合料耐久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7 肖平;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养护技术研究与应用[D];广东工业大学;2016年

8 郭福栋;热再生机组在路面养护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9 梁晓鹏;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在吐乌大高速公路的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10 丁修玺;老化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191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5191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d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