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公共交通导向的新城路网规划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26 05:29
【摘要】:伴随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新城仍将是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方面,以公共交通为导向仍将是新城发展方针。新城道路作为各种交通设施的运行载体成为新城规划重点,其规划的合理性决定了道路网布局能否产生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新城交通系统是否能满足用地的需求、各交通方式是否能相互协调并密切配合、人和物的出行是否便捷。研究公共交通导向的新城路网布局及路网规模,对强化新城与区域的联系、带动新城内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城市经济、社会追求、空间结构、重大基础设施等方面分析了新城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并对新城的概念从区位、功能、职能进行界定。从出行结构和出行主体分析新城交通系统特征,结合新城的发展目标,提出交通系统对新城发展的响应策略。并从新城整体层面和社区层面分析公共交通导向的新城发展模式的内涵,阐明新城TOD社区的类型以及新城TOD区域建设模式。路网布局研究分为路网布局模式、路网布局形式和路网布局流程三部分内容。从路网布局模式的交通功能、对新城交通模式的适应性、对新城公共空间功能的影响角度进行分析,确定适合公共交通导向新城的路网布局模式。从出行距离、通达性、出行目的分析新城道路网络承担的功能,对道路通过新城空间的分析,进行道路空间配置研究。基于现有的土地规划、路网规划、公交规划的三者逐级递进关系,提出确保公交优先实现的新城路网布局方法。从新城TOD建设模式出发,分析新城满足公交优先的公交覆盖率指标要求的干路合理间距的研究。从分析各级道路的优势出行距离出发,建立各级道路交通周转量供给与需求的相关关系,研究基于出行距离特征的城市道路等级配置方法。实现道路等级配置与道路间距和道路密度协同优化研究。满足公交优先实现公共交通导向的新城路网规划方案需要建立定量化的分析方法进行合理全面的分析。在明确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基础上,确定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各指标进行定量化分析。基于最小隶属度偏差法,建立路网评价模型。最后,将新城路网布局、级配研究结合苏州高铁新城进行实例应用。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U4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东风,吴明伟;战后中西方新城研究回顾及对国内新城发展的启示[J];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05期

2 黄婧;;浅议国外新城建设的动力因素[J];上海城市规划;2005年02期

3 杨保军;赵文凯;田心;矫雪梅;;国内外新城个案[J];北京规划建设;2006年01期

4 程琳;;大都市地区新城建设实践的经验与启示[J];山西建筑;2006年12期

5 张越;;国内外新城研究现状及启示[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03期

6 石忆邵;;对上海郊区新城建设的反思[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11期

7 赵民;;国外新城发展经验借鉴[J];上海城市规划;2011年05期

8 迈克尔·布鲁顿,希拉·布鲁顿,于立,胡伶倩;英国新城发展与建设[J];城市规划;2003年12期

9 本刊编辑部;英国的郊区新城[J];中国建设信息;2004年19期

10 ;河西新城纵横谈[J];建筑与文化;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其有;;岛外新城建设的产业支撑体系发展思路与选择[A];福建省土地学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方豪杰;陈沧杰;王婷;;用益物权语境下新城开发空间利益研究——以万象塔銮湖新城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春涛;李政来;田冬林;张聪;;典型新城与非典型新城发展类型与阶段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4 顾雪;王鹏;;商圈与我国新城成长演化规律初探[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5 温锋华;;我国新城建设中的融资规划模式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城市规划管理)[C];2012年

6 沈阳市法学会联合调研组;;沈阳市新城新市镇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3年

7 成峰;史嘉玮;候德劭;;国内外新城建设的启示与借鉴[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8 潘斌;陆嘉;;上海郊区新城“产城融合”的策略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5分会场:产城互动与规划统筹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9 赵金涛;陈永英;;京津冀结合部新城建设构想[A];2009中国·廊坊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廊坊市域经济发展与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王慈;耿志鹏;;新城选址的区域影响研究——铁岭市凡河新城的案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总体规划)[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版编辑邋晓亮 燕冰;新城建设“好戏连台”[N];苏州日报;2008年

2 本报通讯员 高吉友邋任启龙 戴鹏 本报记者 师擎;借智引力,汤山新城绘蓝图[N];南京日报;2008年

3 晓亮;本地银行携4亿抢滩新城[N];苏州日报;2008年

4 记者 孟为;新城优先实施绿化隔离带工程[N];北京日报;2009年

5 王姝;北京11个新城发展规划面世[N];中华建筑报;2009年

6 钱宏;全力推进营东新城开发建设[N];营口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沈轶伦;产业是新城发展动力之本[N];解放日报;2010年

8 厦门市经济研究所 陈国清;四机制确保实现岛外新城蓝图[N];厦门日报;2010年

9 撰稿 本报记者 傅晓峰 马国军 见习记者 许凯 周芳朗;借鉴世博理念 服务新城发展[N];济南日报;2010年

10 记者 董馨;西部新城建设提速[N];长春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静;大城市理性扩张中的新城成长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2 彭恺;空间的生产理论下的转型期中国新城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杨卡;我国大都市郊区新城社会空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林仲煜;近郊新城可持续形态的构建[D];重庆大学;2009年

5 张学勇;我国大城市地区新城成长与主城共生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郑皓;北京新城城市文化环境建设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7 齐爽;英国城市化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艾;新城空城化解决途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王岳;通州新城建设过程中的土地政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3 潘悦;完善北京新城功能的路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4 徐靖;新城人口导入机制与调控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5 邬登悦;中国新城发展过程与类型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6 徐sパ

本文编号:25193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5193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7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