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明长城下小净距大跨隧道合理施工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09 21:46
【摘要】:明长城作为中国古代建筑史上一项浩瀚的工程,在我国大地上蜿蜒六千余公里,而随着高速公路网不断密集和高速公路建设的需求,高速公路线路不可避免与长城交汇。由此,如何在保护明长城的前提下满足高速公路建设需求成为了工程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研究明长城下小净距大跨隧道合理施工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水洞沟小净距大跨隧道工程为研究背景,根据下穿明长城小净距大跨隧道施工的相关技术要求,采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构建三维数值计算模型,研究小净距隧道在不同施工工序、不同开挖进尺、不同支护刚度下,洞室的相互影响规律、围岩的应力、围岩变形以及烽火台的稳定性问题。对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主干路隧洞拱顶沉降是影响烽火台的沉降的主要因素。(2)小净距隧道上部围岩受开挖方案影响程度大于下部围岩所受影响程度。(3)先行隧洞对后行隧洞的影响效应大于后行隧洞对先行隧洞的二次扰动效应。(4)三个中间岩柱处于压力增大状态,两侧中间岩柱向两侧辅路隧洞侧移。(5)在综合考虑烽火台沉降、围岩变形、围岩稳定性、支护结构稳定性、工期与工程成本等因素下,选定以交错开挖工序、短进尺、0.75m钢拱架间距的施工方案作为探讨范围内的最合理施工方案。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U455.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向亮;;重庆地铁六号线四线大跨隧道设计与施工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12期

2 本刊编辑部;隧道工程局大跨隧道技术研讨会召开[J];隧道建设;2000年04期

3 张延;软弱围岩中修建大跨隧道的设计和施工[J];地下空间;2002年01期

4 张延;软弱围岩中修建铁路大跨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探讨[J];岩土工程界;2002年01期

5 高军;不稳定岩堆体大跨隧道稳定性控制[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2年02期

6 张林;庞连才;;大跨隧道施工方法概述及施工的数值模拟研究[J];山西建筑;2007年31期

7 李福勇;;软岩大跨隧道施工技术探讨[J];山西建筑;2009年05期

8 许新雁;;浅埋三联拱大跨隧道施工技术[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9年02期

9 刘洪伟,李建华;不同围岩条件下大跨隧道的施工方案探讨[J];隧道建设;2000年01期

10 刘洪伟,李建华;不同围岩条件下大跨隧道的施工方案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刘洪伟;李建华;;不同围岩条件下大跨隧道的施工方案探讨[A];土木工程与高新技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吉小明;谭文;;浅埋暗挖大跨隧道中的施工力学原理与施工技术研究[A];第九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傅鑫彬;张俊儒;;浅埋、软弱围岩中大跨隧道施工方法的研究现状及评述[A];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论文集(2006)[C];2006年

4 丁文其;谢东武;蔡永昌;王晓形;李志刚;;特大断面大跨隧道核心土岩柱临时支护最优曲率研究[A];第四届中国岩石锚固与注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丁文其;刘益平;;特大断面大跨隧道核心土岩柱稳定性研究及加固措施比选[A];第四届中国岩石锚固与注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蒋志强;明长城下小净距大跨隧道合理施工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2 傅鑫彬;浅埋软弱围岩大跨隧道的施工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3 谢东武;特大断面大跨隧道断面形式与支护参数优化[D];同济大学;2007年

4 易立;大跨隧道施工方法选择的敏感性分析[D];重庆大学;2007年

5 黄丹;浅埋、大跨隧道的控制爆破技术和控制爆破方案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6 韩斌;大跨隧道下穿既有高速公路爆破震动监测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250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5250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a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