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出行者的决策行为直接影响着城市交通网络中的交通流量分布状态。对出行者的交通出行行为进行研究,是城市交通规划、交通需求管理和交通网络设计等研究的基础。本文在出行者有限理性的假设下,分别基于满意决策准则和累积前景理论对出行行为进行分析和建模,研究出行者的选择行为与交通网络流量分布的相互作用规律,探索交通需求管理策略,引导出行者的选择行为以达到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目的。具体来讲,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了双模式网络中出行者有限理性的方式选择行为,建立了基于有限理性的双模式选择均衡模型,分析了最坏的、最好的和一般的三种情况下的均衡解,基于决策者不同的风险偏好(风险追求、风险中性和风险厌恶)研究了道路收费和公交票价策略,分别建立了优化道路收费水平的最小化最大值、最小化最小值和最小化平均值模型,运用了指南针搜索算法进行求解,通过算例分析了出行者基于有限理性的选择行为特性和决策者基于风险偏好的道路收费策略对系统总成本的影响。 (2)假设双模式网络中交通需求是不确定的,出行者是有限理性的,他们在选择交通方式时会综合考虑出行成本的均值和方差,并且有可能会在一个合理的阈值范围内选择感知出行成本比较高的交通方式,构建了优化公交票价的双层规划模型,上层以系统总成本均值最小为目标,下层为基于风险偏好和有限理性的方式选择均衡模型,运用了灵敏度算法进行求解,给出算例分析了需求的不确定性和出行者的有限理性对交通方式分担、公交票价和系统总成本的影响。 (3)在经典瓶颈模型的基础上,将“最早可接受的到达时间”、“最理想的到达时间”和“工作开始时间”作为三个参考点,同时考虑通勤者行驶时间的绝对负效用和到达时间的相对效用,建立了基于多参考点和出行效用的瓶颈道路收费模型,得到了动态收费策略,提出了两种单阶段收费策略和三种双阶段收费策略,并得出了它们各自的收费水平、收费时间和收费效果,单阶段收费策略最多能减少超过1/2的总排队时间,双阶段收费策略最多能减少超过2/3的总排队时间。 (4)假设出行时间服从正态分布,运用参考依赖理论研究了出行者的路径选择行为,同时考虑了出行者选择路径的内在效用和收益-损失效用,前者由路径出行时间决定,后者由路径出行时间和参考点共同决定,建立了基于参考依赖理论的随机网络用户均衡模型:假设出行时间服从自由分布,运用累积前景理论研究了出行者的路径选择行为,认为出行者总是选择具有最大的最坏情况下的累积前景值的路径,建立了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随机网络鲁棒用户均衡模型;分析了出行者的风险偏好、损失规避和参考依赖等行为特性对网络均衡结果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U4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玉印;刘伟铭;田世艳;;出行者有限理性条件下混合策略网络均衡模型[J];公路交通科技;2011年07期
2 夏金娇;隽志才;高晶鑫;;基于前景理论的出行路径选择行为[J];公路交通科技;2012年04期
3 张波;隽志才;林徐勋;;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出发时间选择SDUO模型[J];管理工程学报;2013年01期
4 刘玉印;刘伟铭;吴建伟;;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出行者路径选择模型[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7期
5 施保昌,胡新生;多目标minimax问题的极大熵方法及其收敛性[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6 徐红利;周晶;徐薇;;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随机网络用户均衡模型[J];管理科学学报;2011年07期
7 张杨;;不确定性对城市交通出行者路径选择的影响[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0年05期
8 张波;隽志才;林徐勋;;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随机用户均衡交通分配模型[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9 王正武;罗大庸;黄中祥;王一军;;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多目标多路径选择[J];系统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10 徐红利;周晶;徐薇;;考虑参考点依赖的随机网络用户均衡与系统演化[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徐红利;基于有限理性的城市交通系统均衡与拥挤收费策略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刘玉印;出行者有限理性条件下的网络均衡分析及其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张波;基于前景理论的动态路径选择行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
本文编号:
25325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532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