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衬砌裂缝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与整治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06 16:44
【摘要】:随着隧道的大量建设,我国隧道总长已位居世界前列。然而,在修建与营运过程中,隧道衬砌常伴随出现一些病害缺陷;如脱空、裂缝、渗漏水、衬砌厚度不足、麻面等。其中,裂缝就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出现在隧道衬砌,时刻威胁着隧道的安全运营。然而,不同的裂缝对隧道的影响不同,有的危害大,有的危害小,有的甚至对隧道没有危害。如何判别这一现象,需具体对隧道裂缝进行分析。衬砌裂缝的表现形式五花八门,因而其分类也是多种多样。国内外学者以其研究方式的不同,分类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本文将结合江西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施工工法等对隧道衬砌裂缝进行分析。江西地区多是砂岩地质,而砂岩的流变特性明显。当围岩蠕变引起的衬砌内力超过混凝土的强度后,衬砌会产生次生裂缝。次生裂缝与原生裂缝不同,多处于不稳定状态,持续发育,对隧道的稳定性影响巨大。本文将选取江西地区典型砂岩制备试样,进行砂岩的相关力学实验,分析砂岩的蠕变曲线,从而确定砂岩的经验本构模型和蠕变力学模型。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围岩蠕变作用下隧道衬砌的稳定性,分析隧道衬砌的薄弱点(即易于开裂处)。通过模拟发现,蠕变作用下,拱顶的应力、变形变化最大。所受应力最大能达到2.5MPa,变形量最大能达到21mm,最容易引发裂缝。拱腰和边墙影响较小。基于扩展有限元理论及cohesive技术,采用ABAQUS深入分析不同位置、不同角度(与隧道轴线成一定夹角)的次生裂缝,在蠕变的作用下,裂缝的扩展过程。得出随着围岩上覆层厚度增加,围岩荷载呈线性增长,在软岩蠕变作用下,更容易引发裂缝的扩展。且与隧道轴线夹角?45以内,随着夹角的增大,裂缝更容易向下扩展。
【图文】:

壳模型


然后可以通过运用 ANSYS 软件安可以得到裂缝的应力强度参数,通以算出1f 值,进而与 比较判断衬砌裂缝的安全性。廷的 María D.Crespo 等[67]人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温度和预制影响,比较应力和强度的演变评估开裂风险。的David L.N. de F. Amorim 等[68]人提出一种用于管道和隧道结构的非,这个方法是基于集中损伤力学和混凝土开裂的数学模型,由此表征态,甚至可以量化一个简化的裂纹张开位移 。ith[69]首次提出损伤力学与裂缝宽度的表达式,建立了脆性损伤力学理研究裂缝的能量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理论。Ksenofontov 等[70]进一与混凝土配筋率的关系,,以脆性断裂理论为基础,通过有限元软模拟开裂的关系后与实验数据加以对比验证。道结构稳定性等级评定标准方面,Zihai Shi[71]提出了虚拟壳观点,如型的优点在于简化了衬砌与岩层的相互作用关系,优化了衬砌结构位算方法,可以更容易分析不同位置裂缝的应力及位移,使衬砌结构的易。

裂缝


2.1 隧道衬砌裂缝的产状及状态研究隧道衬砌裂缝成因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且衬砌裂缝表观特征呈多样性。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从宏观的明显裂缝到微观的细微裂缝,按裂缝不同的呈现形态,对隧道衬砌裂缝的分类也不同。结合以往的大量调研资料,可以将裂缝展开如下分类:(1)按裂缝出现部位分类隧道断面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拱部、墙部和仰拱,因而可以就裂纹出现在相应的部位来分类,简单的分为:拱部裂缝、侧墙裂缝及仰拱裂缝。而这样粗略的分类难以准确地描述裂缝,因为即使同是拱部裂缝,因其出现位置的差别,其对隧道的影响也不一样。进一步可把拱部裂缝可分为:拱顶裂缝、拱腰裂缝和拱脚裂缝。侧墙裂缝又可为:Pt墙顶部裂缝、侧墙腰部裂缝和侧墙脚部裂缝。而仰拱因其承受围岩的力较小,被底板所覆盖,且不易产生裂缝,对隧道危害较小,因而对其分类较为简略。(2)按裂缝发展方向分类裂缝并不是按规律出现的,出现在拱顶的裂缝也可能会延续到拱腰乃至侧墙,这种裂缝按部位分类就难以界定,因而采用按发展方向进行分类,可以分为:纵向裂缝、斜向裂缝、环向裂缝。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U4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薇;邓俊;尹俊涛;;空间裂缝病害下铁路隧道衬砌结构安全性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6年01期

2 舒中文;马悦;;隧道二次衬砌裂损成因分析与评估[J];铁道建筑;2015年08期

3 王亚琼;刘占良;张素磊;邱军领;谢永利;;在役公路隧道素混凝土衬砌裂缝稳定性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15年07期

4 张芳;王淑鹏;张国锋;胡邵凯;冯吉利;;基于FDEM的隧道衬砌裂缝开裂过程数值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6年01期

5 王显进;;隧底围岩软化对鹰鹞山隧道衬砌结构开裂影响的数值分析[J];铁道建筑技术;2015年04期

6 陈强;唐羽;张小江;徐林生;甯家成;;隧道衬砌裂损承载力有限元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5年04期

7 杨庆波;;软岩隧道衬砌开裂机理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华建设;2015年02期

8 李国全;赵鹏;王宝成;肖娟;;二次衬砌裂缝特征对衬砌结构安全影响[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5年02期

9 李皓晖;虞晓卫;张旺兴;李涛;余莉;;软岩隧道衬砌开裂机理分析及预防措施[J];施工技术;2014年18期

10 周绍文;来凯;王亚琼;;公路隧道衬砌裂缝病害等级判定与处治技术[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4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孙洋;大断裂带片岩区公路隧道二衬开裂机理及安全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2 曾杰;深埋硬岩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3 黄明;含水泥质粉砂岩蠕变特性及其在软岩隧道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樊高臣;基于蠕变模型下隧道围岩蠕变变形规律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4年

2 陈东柱;高速铁路隧道衬砌裂缝病害及其整治措施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3 唐亮;隧道病害调查分析及衬砌结构的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吴启勇;连拱隧道衬砌裂缝病害特征与处治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327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5327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e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