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钢管混凝土拱肋混凝土灌注工序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20 05:31
【摘要】:本文针对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混凝土灌注工序研究的不足,依托安徽某工地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实际工程,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对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混凝土灌注工序对拱肋和成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针对目前存在的多种钢管混凝土结构套箍效应的计算理论,对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进行了总结,并对某特定截面刚度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考虑套箍效应的钢管混凝土截面刚度和不考虑套箍效应的截面钢度并无差异,说明在弹性阶段采用不考虑套箍效应的截面计算方法计算拱桥施工是满足要求的。(2)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混凝土的不同灌注工序对拱肋成型后拱肋钢材和混凝土的内力分配由一定影响,为清晰的对比分析由于拱肋混凝土灌注工序差异造成的拱肋内力分配差异,提出了"混占比"概念,即混凝土分配内力占总内力的百分比,结果表明,"混占比"能够直观地描述此差异。(3)针对哑铃型截面拱肋混凝土灌注的三种代表性工序分析,即分层灌注和整体灌注,分层灌注分为先灌注下肋管再灌注上肋管最后灌注腹腔混凝土和先灌注上肋管再灌注下肋管最后灌注腹腔混凝土两种,整体灌注则上下腹整体从拱脚往拱顶灌注,对内力和位移的分析表明先灌注下肋管更合理,整体灌注的方式存在不合理因素。(4)64m~160m跨度下哑铃型截面拱桥有支架状态下进行拱肋混凝土灌注工序的选用上均可采用结论(3),即先灌注下肋管较为合理;在无支架状态下拱肋线型有拱顶先上拱后下挠、拱腰先下挠后上拱的变化规律。(5)在成桥阶段,拱肋中混凝土内力占拱肋总内力的比例与前期采用何种灌注顺序无关,或者说,吊杆、二期等施工荷载的添加消除了拱肋成型阶段由于拱肋混凝土灌注顺序不同造成的混占比差异。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U445.5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迎东;王起才;张戎令;杨阳;;系杆拱桥拱肋内混凝土非对称浇筑量化影响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5年06期

2 胡玲玲;;悬索桥有限元分析[J];交通标准化;2013年01期

3 杨小森;闫维明;陈少峰;孙航;;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混凝土灌注顺序优化[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01期

4 康希良;赵鸿铁;薛建阳;仵建斌;;钢管混凝土套箍机理及组合弹性模量的理论分析[J];工程力学;2007年11期

5 李传习;曾昭东;董创文;;哑铃型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混凝土灌注施工稳定分析[J];公路工程;2007年04期

6 张治成;;钢管混凝土拱桥混凝土灌注阶段的受力仿真分析[J];工程力学;2007年02期

7 胡庆安;丁鹏程;刘健新;;工序变化对钢管混凝土拱桥应力的影响[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8 李慧君;水柏铁路北盘江大桥钢管混凝土灌筑顺序设计[J];铁道标准设计;2005年08期

9 陈宝春,肖泽荣,韦建刚;钢管混凝土哑铃形偏压构件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05年02期

10 邱文亮,张哲,范金军;大跨度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施工方案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本文编号:25385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5385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3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