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不同纤维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与应用

发布时间:2019-09-26 15:33
【摘要】:如今公路交通表现出向着高速、重载、大交通量和更明显的渠化交通方向发展,从而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各方面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应对此现状对公路沥青路面愈高要求,提出可通过向沥青混合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纤维改性剂,从而在混合料中充当加筋材料以提高混合料整体的物理和力学性能。将纤维类稳定材料掺入沥青混合料中能够改善沥青路面路用性能,纤维类稳定材料为该公路材料域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掺入纤维加强剂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表现出了良好的路用性能和简单的施工技术要求特点,从而受到了业内的普遍关注。相关的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不同性质的纤维所改性后的沥青混合料性能并未有系统研究和具体评价方法,不同类型或性质的纤维在混合料拌合制备过程汇总的具体掺量及对混合料的性能影响分析;纤维的性质与其在混合料中作用性能的研究;分析了不同纤维在沥青及沥青混合料中所起到加筋作用机理;选取合理的试验方法对纤维沥青胶浆进行性能评价与分析;确定了掺入沥青混合料中的不同种类和不同性质纤维所对应的掺量;分析了不同类型的纤维以及纤维的各项性质对纤维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根据铺筑试验路进行验证并作出相应的技术经济分析。
【图文】:

纤维,回潮率,类纤维,拌合


(c) 木质素纤维 (d)玄武岩纤维图 2.1 试验用四种纤维聚丙烯腈的纤维的分子量一般比较大,其分子量大多大于 10000 以上,因而工一般要求该类纤维所表现出来的分散特性要尽可能的小,并且同时要求纤维中所的低分子组分含量要少,这样纤维的性能一般表现较强,并且纤维的耐热性能比,一般在 170℃~180℃的拌合制备温度下纤维的颜色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若纤合物中含有一定的杂质,则会加速纤维在拌合过程中的热分解和颜色的变化[16,1般作为道路所使用的聚丙烯腈纤维,由于其涉及到的与沥青混合料的加工工艺会差异,故而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更应注意所要应用的道路交通特点和纤维在沥青料中的自身稳定性。聚酯纤维一般在外观上表现为乳白色并同时带有丝质般光泽,,而且该类纤维具低的回潮率(回潮率约为 0.4%,比腈纶回潮率的 1%~2%和锦纶回潮率的 4%要低

比较图,吸持,纤维沥青,温度变化


图 2.2 各纤维沥青吸持量随温度变化比较图验结果可以看出:种纤维中,其中尤显木质素纤维对沥青的吸持量表现的最强纤维和聚酯纤维对沥青的吸持量,而聚丙烯腈纤维和聚酯比而言就表现的较差;着试验温度的不断升高,都表现出了随着试验温度的升高纤渐降低和减小的趋势;中木质素纤维对沥青的吸持量几乎不受温度因素的影响,相量则受到试验温度的影响比较大。化学相关理论,对于处在物系平衡状态下的各相相接触的组分或能量能够在分子力的作用下连续发生变化,并最终甚至产生新的物质,而且降低其表面吉布斯自由能,从而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U4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野;;几种纤维沥青混合料高低温性能对比分析[J];吉林交通科技;2013年03期

2 傅珍;王博雅;李杰;孙启宇;张攀;;基于纤维加筋性能的纤维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8年05期

3 孙洪利;杨锡武;陈晓明;;纲纤维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J];公路;2011年09期

4 孙延忠;李世杰;王玢;张龙义;;碎石纤维沥青混合料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J];吉林交通科技;1998年01期

5 刘山;;碎石纤维沥青混合料的施工[J];吉林交通科技;1998年03期

6 裘嵩;;纤维沥青混合料低温评价指标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年10期

7 王清华;;钢纤维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的分析和研究[J];山西建筑;2008年07期

8 李振霞;陈渊召;周建彬;孙爽;刘津源;李政辰;王琪琛;;玉米秸秆纤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及机理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19年02期

9 靳东海;;纤维沥青混合料热老化试验[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0 车家伟;;掺纤维沥青混合料对比试验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孙学高;徐显才;陈火生;肖明星;;上下夹层钢纤维沥青混合料公路路面应用技术[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一九九九年桥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2 杨锡武;徐基立;杨轶;;钢纤维沥青混合料路面性能及应用研究[A];纤维混凝土的技术进展与工程应用——第十一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潘旭辉;;纤维沥青混凝土应用技术研究[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二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仲玉侠;杨锡武;余芳;;AC纤维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研究[A];第六届全国路面材料及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王欣悦;康爱红;夏炎;曹佳伟;;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在高速公路养护工程中的应用[A];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6 周振同;;纤维沥青混凝土在桥面工程中的应用探讨[A];2013年8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7 郭乃胜;张洪涛;赵颖华;;纤维沥青混凝土等效模量的探讨[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下册)[C];2005年

8 胡洁;;浅议纤维在沥青路面中的应用[A];2017年9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封基良;纤维沥青混合料增强机理及其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2 熊锐;盐富集条件下矿物复合纤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及腐蚀损伤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3 于斌;纤维沥青胶浆流变特性及纤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4 范文孝;玄武岩纤维增强路面材料性能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汤寄予;纤维沥青混合料组成与性能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6 赵丽华;玄武岩纤维对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机理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7 姚立阳;聚丙烯腈纤维在沥青混合料路面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卫华;不同纤维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与应用[D];长安大学;2017年

2 崔荣华;沙漠高速公路纤维沥青混合料路面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3 邵鹏坤;短切纤维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及应用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8年

4 王会;短切纤维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8年

5 刘霖;混掺纤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比较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8年

6 刘子铭;基于电磁感应加热的钢丝绒纤维沥青混合料性能评价[D];长安大学;2018年

7 周航;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疲劳自愈合性能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8年

8 刘铁山;外掺纤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综合评价[D];长安大学;2005年

9 李巍巍;棉秸秆纤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10 徐刚;纤维沥青混合料增强机理及性能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422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5422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a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