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高频双钢轮压路机驾驶室结构噪声分析与控制

发布时间:2019-10-10 08:23
【摘要】:工程机械行业竞争日益白热化,对产品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工程机械的振动与噪声性能成为评价产品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如何在提升压路机压实效果的同时保证驾驶员乘坐舒适性一直是产品研发的关键技术难题。针对处于产品设计阶段的某款双钢轮压路机驾驶室,本文利用有限元、边界元、CAE声学分析技术、支持向量机近似模型、粒子群优化算法等方法对压路机驾驶室结构和声学特性进行分析。针对分析结果,对压路机驾驶室结构提出改进意见,降低驾驶室结构噪声,在设计阶段改善驾驶室的结构噪声水平,提升产品舒适性。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构建压路机驾驶室结构以及声学有限元模型,分析驾驶室结构以及声腔模态,通过计算得到的模态频率以及振型来掌握驾驶室结构以及声腔的固有特性,评价新研发驾驶室结构的合理性。基于声固耦合理论,结合建立的结构以及声学模型,构建压路机驾驶室声固耦合模型。基于模态频率响应理论并在悬置点施加白噪声激励,计算驾驶室参考点声压响应,预测耦合声场的声学特性。(2)基于板件贡献量分析理论,分析声压响应峰值频率点以及主要工作频率点下驾驶室结构板件对参考点声压响应的贡献大小,对于贡献量较大的板件,提出结构优化方案并验证改进方案的可行性,从而改善驾驶室低频结构噪声水平。(3)建立一套基于SVM(支持向量机)和PSO(粒子群优化算法)控制车内结构噪声的设计流程,通过修改驾驶室主要结构的板厚参数降低压路机结构噪声。利用改进的PSO对SVM的主要参数C、g、ε进行优化,构建高拟合精度的参数化模型来取代有限元模型。并用改进的PSO对该模型进行板厚寻优,找到一组最佳的板厚参数使得参考点(驾驶员右耳处)声压级最小。为处于设计阶段的压路机提供结构优化思路,在产品研发阶段降低结构噪声水平。(4)对新研发压路机进行声学试验,发现两种工况下车内驾驶员耳旁处声压级以及车外辐射声功率均满足国家强制性噪声标准且超过国际标杆产品噪声水平。
【图文】:

示意图,驾驶室,主要噪声,传播途径


压路机驾驶室舒适性。在压路机产品正向设计阶段,对驾驶室振动噪声性能分析设计,减少样机生产后的试验次数,提高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产品的振动噪声性能,缩小压路机噪声控制水平与国际先进产品之间差距,提高行业竞争力。1.2 驾驶室噪声形成机理和控制方法1.2.1 驾驶室噪声形成机理车辆由于系统复杂,驾驶室的噪声源众多,主要的噪声源有进排气系统振动、传动系统振动、发动机振动、路面激励、气体摩擦冲击、轮胎噪声、发动机噪声、风激励噪声、环境噪声等,这些噪声源经由固体传播和空气传播两种途径向车内传播噪声[5]。固体传播(即结构传播)主要是路面激励、发动机振动、进排气系统或动力传动系统激励等引起驾驶室结构板件振动,通过结构振动向车内传播噪声,这些噪声一般统称为结构噪声;空气传播主要是发动机等噪声源以及气体流动噪声经由驾驶室板件以及板件缝隙渗透传至车内,这些噪声一般统称为空气噪声。图 1.1 为驾驶室的主要噪声源及其传播途径示意图。

示意图,示意图,均匀试验设计,近似模型


均匀试验设计要求样本点在试验范围较多,由于均匀试验设计试验次数较少,,试验用较少的抽样次数获取高精度的近似模型,忆功能可以避免大量重复抽样,且拉丁超立提高近似模型的精度和有效性。综上所述,样,现对其做简单介绍。空间选择 m 个样本数据,选取拉丁超立方首先将每一维按照等概率原则分成不重叠相同均为 1/m;然后在每一维的每个区间中 n×m 个样本;最后对抽取的样本点随机的点的设计矩阵[47]。其中,两因素 9 抽样数据示。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U415.52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志华;罗学科;张超英;;数控机床切削加工过程颤振抑制技术的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2 刘志明;马跃峰;;基于应变模态的车轴动应力仿真计算[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3 李平;YN4102柴油机油底壳的自振特性研究[J];车辆与动力技术;2002年04期

4 李成良;陈淳;;风力机叶片的结构分析与铺层优化设计[J];玻璃钢/复合材料;2009年06期

5 袁晨恒;邓兆祥;姜艳军;李进超;;轿车传动系扭转振动模型分析与计算[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7期

6 李伟;涂奎;李先文;;摩托车车架模态分析与验证[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7 唐群;王寿荣;;三轴微机械陀螺仪的结构设计与仿真[J];传感技术学报;2006年05期

8 张佐辉,李学平;存在裂纹梁的动力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9 姚天曙;深沟球轴承径向游隙引起的钢球通过振动的分析[J];轴承;2005年01期

10 余振华;;基于UG NASTRAN的弧面分度凸轮的设计与模态分析[J];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李英;李绍明;牛草原;刘哲;陈奎孚;;玉米植株的振动特性测试[A];第十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下册[C];2011年

2 宋育;李艳军;;便携式民用飞机复合材料智能敲击检测系统[A];第三届全国压电和声波理论及器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施芹;王寿荣;周百令;裘安萍;;音叉式陀螺仪谐振频率的计算[A];中国惯性技术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杨锦锋;;高速电主轴动态及热特性研究[A];中国职协201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中册)[C];2013年

5 刘大勇;李威;于仁业;;Y12IV型时间域飞机地面振动试验与颤振分析[A];面向航空试验测试技术——2013年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峰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6 毛凌丽;李慧梅;刘美;;某轿车车门模态的仿真分析与试验研究[A];2009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张奎;朱小兵;林江波;潘光亮;;用于冰箱压缩机管路减振的动力吸振器设计[A];2013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8 李飞;黄显利;李志豪;薛子旺;;重型卡车的整车模态分析[A];2014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4年

9 郭维清;李翠霞;崔保石;王纯;董瑞新;;汽车闭合件模态相关性影响因素分析[A];2015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Volume3)[C];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国一;自动杀青理条机传动机构的创新设计与动态仿真[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匡霞;CA6120U22D1型客车车架的随机振动和疲劳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郭义杰;基于声传递分析的齿轮箱噪声控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春雪;基于ADAMS的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拉杆系统动力学仿真与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5 王朝胜;基于有限元法的风力发电机组塔架结构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庄子宝;高尔夫球车减速器箱体动态特性分析[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7 白志勇;散体减振降噪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8 周小渔;无心磨削动态成圆模型研究研究与仿真[D];江南大学;2011年

9 王晋;轻型货车驱动桥壳力学性能分析与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10 杨立东;大型风电机组轮毂的有限元分析及结构优化[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470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5470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9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