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使用者需求分析的生活性街道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18 17:02
【摘要】:现代城市街道设计体现着其“车本位”的价值观及其人文关怀的缺失。传统城市街道生活因此严重退化,城市街道活力因此丧失。虽然我国城市建设工作已普遍意识到摆脱单纯倚靠机动车交通的街道设计方法是一条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高城市活力的有效途径,开始寻找人性化的设计方法。但目前国内对于城市街道设计方面的理论和研究多局限于交通工程措施的改造方面,终究还是仅仅将街道作为城市人流、车流的流通路径看待,并未将其作为承载城市生活的重要公共空间而谨慎处理。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街道对城市品质的提升、经济的发展、环境的改善和市民健康的促进影响深远。因此街道设计亟待与城市设计结合,从街道的使用者需求出发,研究生活性街道的城市设计策略,从街道入手改善城市公共生活。本文对生活性街道设计策略的研究旨在解决人对街道的需求与城市街道现状之间的鸿沟,探索如何通过街道的城市设计满足人对街道的需求以实现人性化的街道设计。全文包括5个正式章节:第1章为绪论,包括研究意义、相关概念的解析、国内外相关理论综述以及本文研究方法与思路。第2章为街道设计思潮演变综述及其演变动因分析。总结在不同的城市发展阶段,占主导地位的不同需求,及其所导致的核心交通方式的改变。得出结论——新的设计思潮会随着占主导地位的使用者需求的改变而产生。随着时间推移和城市的发展,主导需求呈现由满足交通功能向提升城市活力、追求艺术审美的方向演变的趋势。第3章为生活性街道设计使用者需求模型构建。在第2章结论——社会需求的改变是街道设计思潮演变的重要动因——基础上,通过对几个当代典型城市生活性街道设计共性内容的总结,以及对街道使用者的需求调查,进一步研究街道设计的需求,得出结论:社会需求可以分为安全、通行、舒适、活动、场所、审美、生态和认同8种主要类型,并可划分为交通、活力和审美3个具有递进关系的需求层级,构成本章所述“街道设计使用者需求模型”。第4章为街道使用者需求分析下的城市设计策略提出。结合生活性街道设计的社会需求,通过街道调研和资料研究的方式,对满足以上使用者需求的街道设计策略做出研究,提出生活性街道满足交通功能需求、满足城市活力需求、满足艺术审美需求的3个方面城市设计策略。第5章为街道设计策略在实践中的应用方法例证。结合三亚湾路具体现状条件特征和面临的问题,将上述关于生活性街道城市设计策略的普遍性结论应用于具有个体特殊性的具体街道改造案例。文章最后对本文的结论进行了归纳,并指出创新点、局限性以及需要继续研究的部分。
【图文】:
马斯洛的人类需求模型
用户-需求差距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U984.113;U412.37
【图文】:
马斯洛的人类需求模型
用户-需求差距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U984.113;U412.3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榕;;生活性街道的要素空间特征及规划设计方法[J];城市问题;2015年12期
2 Michael R.Gallagher;王紫瑜;;追求精细化的街道设计——《伦敦街道设计导则》解读[J];城市交通;2015年04期
3 Auttapone Karndacharuk;Douglas J.Wilson;Roger Dunn;魏贺;刘斌;;城市环境中共享(街道街道)空间概念演变综述[J];城市交通;2015年03期
4 刘冰;颜淋丽;张涵双;王志玮;何兆阳;;关于重构城市道路分类体系的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14年05期
5 李雯;王吉勇;;大数据在智慧街道设计中的全流程应用[J];规划师;2014年08期
6 童明;;城市肌理如何激发城市活力[J];城市规划学刊;2014年03期
7 施,
本文编号:25626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562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