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承式加筋路堤荷载传递效率计算方法研究
【图文】:
1.3文献[12]基于颗粒流软件PFC2D建立路堤离散元(DEM)数值模型,分析了桩净间距对荷载传递效率的影响.桩梁宽度a=150mm,,路堤高度H=1200mm,填料重度γ=15.35~15.83kN/m3,当围压分别为10,25和50kPa时,填料内摩擦角分别为45.20°,43.35°和41.09°.采用本文方法计算时,填料重度及填料内摩擦角均可取均值计算.当α=0.5时,本文方法计算结果与数值模型计算结果对比如图8所示,最大误差约为5.7%.综上所述,当α=0.5时,本文方法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数据和数值模拟结果均较为符合,因此可将α=0.5应用于路堤荷载传递效率计算.图8本文方法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参考文献[1]DemirA,LamanM,YildizA,etal.Largescalefiledtestongeogrid-reinforcedgranularfillunderlainbyclaysoil[J].GeotextilesandGeomembranes,2013,38:1-15.[2]郑俊杰,曹文昭,董同新,等.中低压缩性土地区桩承式加筋路堤现场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5,37(9):1549-1555.[3]ZhangCL,JiangGL,LiuXF,etal.Archingingeogrid-reinforcedpile-supportedembankmentoversiltyclayofmediumcompressibilit
1.3文献[12]基于颗粒流软件PFC2D建立路堤离散元(DEM)数值模型,分析了桩净间距对荷载传递效率的影响.桩梁宽度a=150mm,路堤高度H=1200mm,填料重度γ=15.35~15.83kN/m3,当围压分别为10,25和50kPa时,填料内摩擦角分别为45.20°,43.35°和41.09°.采用本文方法计算时,填料重度及填料内摩擦角均可取均值计算.当α=0.5时,本文方法计算结果与数值模型计算结果对比如图8所示,最大误差约为5.7%.综上所述,当α=0.5时,本文方法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数据和数值模拟结果均较为符合,因此可将α=0.5应用于路堤荷载传递效率计算.图8本文方法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参考文献[1]DemirA,LamanM,YildizA,etal.Largescalefiledtestongeogrid-reinforcedgranularfillunderlainbyclaysoil[J].GeotextilesandGeomembranes,2013,38:1-15.[2]郑俊杰,曹文昭,董同新,等.中低压缩性土地区桩承式加筋路堤现场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5,37(9):1549-1555.[3]ZhangCL,JiangGL,LiuXF,etal.Archingingeogrid-reinforcedpile-supportedembankmentoversiltyclayofmediumcompressibilit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小莉;张永兴;;基于有限元法的加筋路堤影响因素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5期
2 刘强华;孙远;张国良;;加筋路堤稳定可靠性研究[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邱兆森;;粉煤灰加筋路堤模型试验研究[J];山西建筑;2012年05期
4 张颖钧;软土上加筋路堤稳定性分析[J];国外公路;1995年01期
5 朱湘,黄晓明;加筋路堤的室内模拟试验和现场沉降观测[J];岩土工程学报;2002年03期
6 郭万林,任俊明;加筋路堤在汾离高速公路中的应用[J];山西交通科技;2005年S1期
7 万智;李志勇;万剑平;刘宝琛;;加筋路堤稳定性分析与优化设计[J];中南公路工程;2006年02期
8 陈福全;李大勇;;桩承加筋路堤性状的有限元分析[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9 方建瑞;李志高;;加筋路堤边坡稳定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探讨[J];建筑科学;2006年06期
10 柏巍;陈灯红;王乾峰;;加筋路堤边坡的数值模拟分析[J];灾害与防治工程;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张晓咏;刘毓氚;;加筋路堤临界高度上限分析[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2 余闯;刘松玉;潘林有;;桩承式加筋路堤中筋材力学性状分析[A];第二届全国环境岩土工程与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8年
3 时勇;张汉宁;;关于苍梧至郁南公路加筋路堤设计探讨[A];中国公路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庄妍;赵帅龙;刘汉龙;;桩承式加筋路堤中加筋体工作机理研究[A];第十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杨晓军;施晓春;温晓贵;龚晓南;;土工合成材料加筋路堤软基的机理[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石振明;俞松波;陈建峰;沈明荣;;格栅加筋路堤离心模型试验的模型材料选择[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俞松波;陈建峰;石振明;沈明荣;;软土地基上格栅加筋路堤离心模型试验探讨[A];中国水利学会2007学术年会物理模拟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喻泽红;加筋路堤变形特性和剪切屈服区分析[D];湖南大学;2005年
2 徐立新;桩承式加筋路堤的设计计算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张军;桩承式加筋路堤挂网技术开发与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孙玲;黄土地区非对称加筋路堤作用机理及变形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5 张石磊;H-V加筋路堤稳定性分析及机理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子昂;加筋路堤稳定性分析软件开发与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王飞;加筋路堤边坡变形及承载特性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3 崔飞龙;废旧轮胎与土工格室加筋路堤边坡性能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6年
4 李永国;刚性桩承式加筋路堤承载与变形机制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5 朱江山;土工格栅加筋软土路基时效性与地震动力响应特性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17年
6 张兴华;加筋路堤下涵洞土压力特性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7 贺军;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中桩承式加筋路堤工作性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王强;桩承式加筋路堤桩土应力分担工作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9 张尤其;行车荷载作用下桩承式加筋路堤的动力响应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10 韦永美;桩承式加筋路堤工作性状数值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651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565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