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沥青改性石油沥青机理的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U4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红波;沈益顺;左劲旅;熊翔;尹健;;3种煤沥青炭微观结构及其性能的对比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2 ;冷拌热处理煤沥青土[J];同济大学学报;1959年02期
3 叶发鑫;江勤发;;阳离子乳化煤沥青及其路用性能[J];公路;1985年03期
4 徐培根;;用聚氯乙烯废料改善煤沥青的路用性能[J];公路;1982年10期
5 孟芳芳;;煤沥青、煤沥青结合料和煤沥青混凝土中的温度变化规律[J];国外公路;1987年03期
6 姚继有;;中温煤沥青通过省级技术鉴定[J];建材工业信息;1988年21期
7 马瑞辉;杭继虎;李志强;张福强;;煤沥青的改性及其性能[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8 李佰昌;钟成雨;曹东伟;吴小维;张海燕;;煤沥青毒性消减及其性能研究[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4年10期
9 陈卫;;硬煤沥青弹塑防水卷材的工艺研究[J];化学建材;1991年06期
10 宋士华;黄强;马明亮;李铁虎;林起浪;;对甲基苯甲醛改性煤沥青的工艺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许斌;;炭材料工业生产用黏结剂和浸渍剂煤沥青的再认识[A];第22届炭—石墨材料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2 许斌;郭德英;张雪红;刘建国;肖骏;;升温速率对煤沥青热解缩聚的影响[A];第19届炭—石墨材料学术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李富娟;梁铮;朱志荣;;煤沥青催化加氢裂解轻质化进展[A];第七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本报记者 张兴刚;煤沥青上路还需政策送一程[N];中国化工报;2012年
2 刘永明;煤沥青回暖行情可期[N];中国化工报;2012年
3 刘永明;煤沥青价跌将“刹车”[N];中国化工报;2013年
4 永明;煤沥青市场出现向好信号[N];中国化工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刘永明;多空交织煤沥青缩量筑底[N];中国化工报;2013年
6 记者 蒋振宇;中钢吉炭煤沥青回收有新招[N];中国冶金报;2011年
7 欣文;煤炭热解提取煤沥青技术获成功[N];中国煤炭报;2006年
8 ;取代环氧煤沥青的趋势涂料研制成功[N];今日信息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林起浪;炭材料用基体前驱体煤沥青的改性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2 任呈强;沥青基碳材料浸渍—碳化的数值计算[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迪;低毒煤沥青的制备及其物化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鹏;分散剂与煤沥青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煤沥青水浆制备的影响[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3 陈曦;煤沥青中毒性多环芳烃含量的分析检测[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4 张蔺峰;化学交联改性降低煤沥青中毒性多环芳烃含量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5 王文超;氧化法降低煤沥青中毒性多环芳烃含量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6 李丰超;煤沥青改性石油沥青机理的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5年
7 黄杨柳;煤沥青化学改性减少致癌多环芳烃含量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8 任玉明;煤沥青/炭复合物料热解缩聚行为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9年
9 范淑萍;在外加电解质对煤沥青水浆性质的影响及规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9年
10 黄大军;煤沥青与聚合物反应减少苯并[a]芘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836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583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