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地震作用下多联隔震梁桥邻梁碰撞效应及缓冲措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3 00:12
【摘要】:针对高烈度地区某多联隔震梁式桥跨结构,建立多联隔震梁桥邻梁碰撞的数值模型,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模拟地震动反应,接触单元法模拟伸缩缝处邻梁的碰撞效应。对比不考虑碰撞、考虑单边碰撞(左碰撞、右碰撞)和双边碰撞几种工况下桥梁结构的地震反应,初步研究了伸缩缝处相邻梁体的碰撞对桥梁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用普通支座代替隔震支座,研究了隔震支座对多联梁桥邻梁碰撞的影响。另外,分析不同的碰撞单元参数:初始间隙、碰撞刚度、碰撞阻尼对邻梁间的碰撞效应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左、右伸缩缝处碰撞效应的相互作用。最后,在邻梁之间设置缓冲措施,包括橡胶缓冲垫、限位装置和减震装置,比较不同缓冲装置的效果,优化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地震作用下,由于采用了隔震橡胶支座和摩擦摆式支座,主梁的位移和邻梁间的相对位移都非常大,导致邻梁间的多次碰撞且碰撞力非常大。碰撞可以显著减小邻梁间的相对位移。与双边碰撞相比,单边碰撞对桥梁更不利。伸缩缝处的碰撞对多联隔震梁桥下部桥墩结构未造成不利,说明隔震支座能对邻梁的碰撞作用起到很好的隔离。2.隔震支座不会增大邻梁间的最大碰撞力,但会显著增大碰撞次数。不采用隔震支座时,邻梁碰撞效应会传递到桥墩,桥梁结构各联表现出较高的独立性和整体性,以伸缩缝分开;而采用隔震支座后,桥梁各联的整体性变弱,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具有较强的独立性。3.对于初始间隙,增大某一伸缩缝处邻梁初始间隙能有效减少该处的碰撞次数,但可能增大邻近伸缩缝处的碰撞次数和最大碰撞力,会增大两主梁的相对位移。对于碰撞刚度,增大某一伸缩缝处碰撞刚度不会改变碰撞次数,但会明显增大碰撞力,不影响邻近伸缩缝处的碰撞次数和最大碰撞力。对于碰撞阻尼,碰撞阻尼是碰撞次数和主梁位移的不敏感因素。当阻尼比较小时,碰撞阻尼对最大碰撞力和主梁相对位移的影响不明显;当阻尼比较大时,最大碰撞力和主梁相对位移随碰撞阻尼呈单调增大趋势。4.安橡胶垫增加了碰撞的次数,但显著减小了碰撞力,有效地缓冲了碰撞作用,不能显著减小主梁的位移和相对位移。安装缓冲橡胶垫时,应该采用较大的预留间隙和较大的橡胶垫刚度的组合。另外,可以采用较小的预留间隙和较小的橡胶垫刚度,虽然增加了碰撞次数,但也能显著减小最大碰撞力。安装限位器增大了碰撞的次数,但未改变最大碰撞力。限位器不能明显减小主梁的位移,但能显著减小邻梁的相对位移。安装减震装置增加了碰撞的次数,但能显著减小最大碰撞力,且减小的幅度比安装橡胶垫大的多;能显著减小主梁的位移,比限位装置更显著地减小了两伸缩缝处的相对位移。另外,安装减震装置大幅减小第一联桥墩的地震反应。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U442.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宏宇;杜修力;李晰;郑史雄;陈志伟;;地震作用下高墩铁路桥梁梁体碰撞间隙宽度需求机理分析[J];工程力学;2017年02期

2 李磊;张永亮;陈敦;;基于摩擦摆支座的深水高桩承台连续梁桥减隔震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6年02期

3 邵长江;房麟;钱永久;;基于高阻尼橡胶支座的混凝土连续梁桥减隔震性能[J];公路交通科技;2015年10期

4 邓育林;雷凡;何雄君;;地震作用下考虑土-桥台-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大跨桥梁伸缩缝处碰撞效应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15年03期

5 邵静;姚菲;徐玉华;;隔震支座技术的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4年03期

6 XU XiWei;WEN XueZe;HAN ZhuJun;CHEN GuiHua;LI ChuanYou;ZHENG WenJun;ZHNAG ShiMin;REN ZhiQun;XU Chong;TAN XiBin;WEI ZhanYu;WANG MingMing;REN JunJie;HE ZhongTai;LIANG MingJian;;Lushan M_S7.0 earthquake:A blind reserve-fault event[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3年Z2期

7 沈朝勇;周福霖;崔杰;黄襄云;庄学真;马玉宏;;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的相关性试验研究及其参数取值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2年06期

8 沈朝勇;周福霖;温留汉·黑沙;马玉宏;陈洋洋;;不同桥梁隔震橡胶支座力学性能对比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2年S1期

9 龚健;邓雪松;周云;;摩擦摆隔震支座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10 ;A modified Kelvin impact model for pounding simulation of base-isolated building with adjacent structures[J];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200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岳福青;地震作用下隔震高架桥梁的碰撞反应及控制[D];天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866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5866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a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