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三模环氧沥青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发布时间:2020-03-18 23:54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的沥青混凝土道路已经难以满足现代交通的要求,环氧沥青的出现极大地缓解了这个问题,因此,环氧沥青被认为是下一代长寿命道路的首选材料。本文以“多模网络”理论作为指导,在原有双模环氧沥青(Bi-modal EACs)的基础上,制备出了三模环氧沥青(Tri-modal EACs),通过拉伸测试和热流变测试研究了三模环氧沥青的应力-应变关系、极长链(SBS-g-MAH)含量与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的关系,以及三模环氧沥青的线性黏弹性区间、SBS-g-MAH含量与储能模量和损耗因子的关系,然后通过时温等效建立了三模环氧沥青的主曲线。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在“多模网络”理论指导下,结合双模环氧沥青的形成过程,设计和制备了三模环氧沥青。(2)拉伸结果表明,样品T-1.5%为拥有比双模环氧沥青更坚固网络结构的三模环氧沥青。通过拉伸试验进一步分析了SBS-g-MAH的含量与环氧沥青性能之间的关系,初步推测SBS-g-MAH在三模环氧沥青中的存在方式及作用如下:SBS-g-MAH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弱交联网络和自身形成的物理缠结网络能够增强三模环氧沥青的性能,但SBS-g-MAH化学活性较低,过多的SBS-g-MAH会使三模环氧沥青交联密度下降,导致性能降低。根据以上推测,本文给出了修正后的三模环氧沥青的网络结构图。(3)通过应变扫描得到了双模环氧沥青和三模环氧沥青的线性黏弹区间,结果表明在研究的温度范围内,双模环氧沥青和三模环氧沥青有着几乎相同的线性黏弹区间。(4)通过温度扫描得到了储能模量、损耗因子与SBS-g-MAH含量的关系,发现随着SBS-g-MAH含量的增加,三模环氧沥青的交联密度逐渐降低,并且SBS-g-MAH的加入能够形成物理缠结网络。这些温度扫描结果也验证了此前修正后的三模环氧沥青网络结构图的合理性。此外,温度扫描还得到了关于环氧沥青车辙因子的相关信息。与拉伸结果相对应的是,T-1.5%在温度扫描中也有着最优表现,这源于其比双模环氧沥青更坚固的网络结构。(5)通过频率扫描得到了不同温度下的模量随应变变化的曲线,根据Cole-Cole图得知在-20℃~80℃之间,T-1.5%为热流变简单材料,最后根据时温等效原理叠加得到主曲线,并对位移因子和主曲线进行了拟合。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U4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谷志勇;;国产环氧沥青容留时间及碾压工艺[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2年12期

2 陈志明;;国产环氧沥青复合材料的性能与工程应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年06期

3 尹祖超;钱振东;;国产环氧沥青抗老化性能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9年01期

4 余发庚;许桃生;史军杰;周普庚;;聚氨酯环氧沥青混合涂料作业工人健康调查[J];化工劳动保护(工业卫生与职业病分册);1988年02期

5 刘成;李志军;郭皎河;宁爱民;程国香;;热固性环氧沥青相容性研究进展[J];中国胶粘剂;2019年04期

6 许培俊;李党刚;丛培良;朱幸天;杜晓明;赵阳;;拌和温度对高温铺装环氧沥青性能的影响[J];公路;2017年10期

7 王胜;蔡氧;仲春艳;;钢桥面铺装环氧沥青防水黏结层性能研究[J];上海公路;2011年04期

8 沈强儒;;高性能环氧沥青的制备与性能表征[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年03期

9 郝增恒;李璐;盛兴跃;刘攀;;基于高温固化的环氧沥青开发及性能表征[J];化工新型材料;2017年10期

10 胡青;陈立伟;;美国环氧沥青与日本环氧沥青性能对比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德才;;特铺美 环氧沥青[A];沥青路面养护新材料应用技术研讨会专家文稿[C];2014年

2 ;开坛[A];养护与管理2013年10月号(总第31期)[C];2013年

3 亢阳;陈志明;贾辉;黄卫;;新型高弹热固性环氧沥青材料[A];第十五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王治流;谢鸿峰;梅家祺;潘磊;程昒时;;高性能环氧沥青的制备及应用研究[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5 王治流;尹海燕;谢鸿峰;程昒时;;高性能环氧沥青的微观结构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王治流;谢鸿峰;张龙;潘磊;程昒时;;高性能环氧沥青的性能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7 尹海燕;王治流;谢鸿峰;程昒时;;环氧沥青等温固化过程的微观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林毅;张辉;潘友强;张健;;临海钢箱梁桥环氧沥青桥面铺装裂缝快速修复技术研究[A];江苏省公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5年)[C];2015年

9 谢鸿峰;;高性能环氧树脂道路材料在我国桥面铺装中的应用[A];全国公路养护新材料应用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5年

10 周威;文俊;朱曦;赵辉;蔡芳昌;蒋涛;;固化剂对钢桥面环氧沥青结构和性能的影响[A];湖北省公路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顾介铸;我省环氧沥青有望打破进口依赖[N];新华日报;2011年

2 慧文;环氧沥青低温性能研究受重视[N];中国建材报;2007年

3 潘春华 刘刚;宁武化工环氧沥青复合材料运用于高速公路战机试飞跑道[N];中国建材报;2014年

4 谢丁 本报记者 廖西平;铺筑希望之路[N];中国交通报;2012年

5 湖北记者站 天津城建滨海路桥公司;在突破中创新发展[N];中国交通报;2008年

6 新华;双层环氧沥青成功铺装武汉阳逻大桥[N];中国建材报;2007年

7 记者 刘召 通讯员 岳路建;明年5月前建成通车[N];东莞日报;2018年

8 崔旭 本报记者 张燕丽 彭飞;用别人干不了的技术干别人干不了的工程[N];中国企业报;2011年

9 朱孝成 才俊 滕庆海;宁武化工再创沥青行业领先新优势[N];镇江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丛培良;环氧沥青及其混合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2 杨三强;钢桥面铺装加速加载实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3 周威;环氧沥青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湖北大学;2016年

4 张顺先;基于使用性能的钢桥面铺装环氧沥青混合料设计研究与疲劳寿命预测[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5 薛连旭;基于疲劳特性的环氧沥青混合料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冲;三模环氧沥青的制备与性能表征[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2 刘永昌;环氧沥青结合料自愈合性能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3 李桂钊;柔韧性环氧沥青的制备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

4 张一函;环氧沥青微观结构与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8年

5 尹哲颖;环氧沥青在东风大桥混凝土桥面铺装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8年

6 张严;排水性环氧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7 刘亚;聚合物改性环氧沥青的微观形貌和性能研究[D];南京大学;2018年

8 赵腾飞;填料对环氧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试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9 梁瑞;环氧沥青结合料非线性流变性能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10 晏永;环氧沥青混合料性能评价及施工关键技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5893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5893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f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