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城市主干路多车交互换道模型
【图文】:
第 2 章 换道车辆行为分析与实验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在满足一定条件时会发生换道行为。换道车辆对周围车辆产生影响,造成交通流的局部扰动,不恰当的换道行为可能会造成交通拥堵。因此,进行换道行为的影响,需先分析车辆的换道特征及其在多车交互下的演变规律。本章结合实验调查数据分析换道的过程、分类及影响因素,是建立多车交互换道模型的基础。2.1 换道类型及影响因素2.1.1 换道过程图 2-1 所示为常见的换道超车情形,记i 车为有换道意图的车辆(下文称其为目标车辆), i 1车为目标车所在车道(下文称其为当前车道)的前车, i 1车为当前车道后车, j 1车为目标车完成换道后所在车道(下文称其为目标车道)上的前车,j 车为目标车道上的后车。目标车 i 换道过程为三个阶段:换道意图产生、换道决策、换道执行。
3)目标车行驶在超车道,为摆脱后车加速带来的压力而进行换道。判断自由换道意图的产生,通常有速度判别法、效用函数判别法、概率判别法[38]。速度判别法是考虑当前车道前车的约束,前车速度低至一定阈值之下时,目标车产生换道意图;效益函数判别法则是以车辆加速度作为输入量,计算目标车道在当前车道和超车道上的行驶加速度,加速度越高表示行驶效益越高,当目标车道的行驶效益与当前车道的行驶效益差值超过一定的阈值时,产生换道意图。概率判别法[40]通过设定若干指标来评价驾驶员在当前车道行驶的满意程度,满意程度较低时,通过概率分布来确定车辆的换道意图。产生换道意图后,判断车辆是否可以安全进行换道,一般有可接受间隙法和安全系数法。可接受间隙法根据目标车道前后车的间距(或车头时距)是否安全来判断换道的可行性。安全系数法则是根据换道临界安全间距、车辆速度、间距等计算安全系数,当该系数满足要求时,可以进行换道。(2)强制换道 强制换道行为是在目标车辆遇到干扰时为了保持正常的行驶状态而不得不采取的换道行为,或接近出入口或目标车道时,按照交通规则或线路必须进行的换道行为[41]。一般发生在交叉口转向前、前方车道变窄或遇到障碍物等情形中。图 2-2 和图 2-3 为两种常见的强制换道的场景。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U4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东野长梅;石建军;;合流区竞争与协作换道判定方法与特性研究[J];交通运输研究;2018年06期
2 张心怡;关志伟;成英;杜峰;;基于车车协同的汽车换道避撞控制策略研究[J];机械与电子;2019年02期
3 温永祺;谢东繁;王祥;周豪;;基于车间通信的换道策略研究[J];山东科学;2019年04期
4 彭涛;苏丽俐;关志伟;张荣辉;宗长富;李俊凯;;高速公路弯道路段车辆紧急避撞安全换道模型[J];汽车工程;2019年09期
5 付存勇;张兰芳;;多车道高速公路出口车辆换道行为研究[J];上海公路;2017年04期
6 杨达;苏刚;吴丹红;熊明强;蒲云;;基于社会力的驾驶员换道决策行为建模[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8年04期
7 王畅;宋定波;付锐;郭艳君;徐远新;;大型营运客车在高速公路的换道安全性辨识[J];中国公路学报;2018年09期
8 柏海舰;马雪兰;申剑峰;董瑞娟;;城市路段转向换道流量的理论计算方法[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6年06期
9 杨刚;张东好;李克强;罗禹贡;;基于车车通信的车辆并行协同自动换道控制[J];公路交通科技;2017年01期
10 田娥;李立新;;基于换道后距离预测的横向安全预警模型[J];现代制造工程;201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彬;王云鹏;余贵珍;吴新开;王章宇;;基于驾驶人视角的换道行为分析及及换道模型搭建[A];2016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6年
2 张安英;;基于预判概率的换道决策模型研究[A];第八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优秀论文集——智能交通与安全[C];2013年
3 李玮;段建民;龚建伟;;障碍物条件下智能车辆换道路径规划的近优解[A];2011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分册)[C];2011年
4 冯琼莹;;自动驾驶车辆系统的全过程换道策略研究[A];品质交通与协同共治——2019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9年
5 马鑫俊;;驾驶人换道行为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研究[A];品质交通与协同共治——2019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9年
6 郭明e
本文编号:26108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610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