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青藏高原地区改性沥青抗紫外老化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0 07:23
【摘要】:本研究针对青藏高原紫外辐射量大、常年低温的极端气候条件以及迅速的昼夜温差等特点,研究道路工程常用的改性沥青在青藏高原地区的适用性问题。本研究选择三种在工程领域使用较广的改性沥青SBS改性沥青、SBR改性沥青和橡胶改性沥青,采用紫外模拟老化设备,对基质沥青及上述三种改性沥青进行不同老化程度的紫外辐射试验。对不同老化程度的基质沥青及改性沥青进行高温性能、低温性能、疲劳性能和微观观测试验。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紫外老化会影响沥青的高温性能,使其变硬,降低沥青的低温性能和疲劳性能;三种改性沥青抵抗紫外老化的能力相当,且均远大于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性能和疲劳性能均为三种改性沥青中的最佳;根据改性沥青性能判断,推荐在青藏高原地区使用的改性沥青类型为SBS改性沥青和橡胶改性沥青。本研究将不同剂量的受阻胺类光稳定剂GW-944添加到不同的改性沥青中,探究光稳定剂对改性沥青高低温疲劳性能以及抗紫外老化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受阻胺类光稳定剂的掺加可以有效的增强改性沥青的抗紫外老化能力,但由于其对沥青的部分性能有损害作用,并不是所有改性沥青都推荐添加;对于GW-944受阻胺类光稳定剂,SBS改性沥青的添加剂推荐掺量为0.6%~0.8%,橡胶沥青的添加剂推荐掺量为0.4%~0.6%。本实验高温性能试验采用了旋转黏度试验和DSR动态剪切流变试验,测定了旋转黏度指标的车辙因子指标;低温性能试验采用了测力延度试验和BBR低温弯曲梁流变试验,测定了韧性比、蠕变劲度模量和蠕变速率m值指标;疲劳性能采用了DSR试验,测定了疲劳因子指标;微观观测采用了荧光显微试验,观测了改性沥青相态的变化。
【图文】:

曲线图,测力延度,曲线图,改性沥青


对于各种改性沥青荷载-延伸度曲线的不同之处,如图 2-1 和图 2-2 所示。SBS 改性沥青进入蠕变阶段后,,延伸度在不断增加,拉力也在缓慢增加,达到第二个峰值力之后突然断裂。而 SBR 改性沥青则在进入蠕变阶段后拉力缓慢减小直到减小到 2N 以下,仪器无法精确检测后试验才结束。原因可能是 SBR 改性沥青在拉伸过程中,改性剂聚乙烯图 2-1 SBS 测力延度曲线图 图 2-2 SBR 测力延度曲线 图 2-3 橡胶沥青测力延度曲线

曲线,测力延度,曲线,改性沥青


对于各种改性沥青荷载-延伸度曲线的不同之处,如图 2-1 和图 2-2 所示。SBS 改性沥青进入蠕变阶段后,延伸度在不断增加,拉力也在缓慢增加,达到第二个峰值力之后突然断裂。而 SBR 改性沥青则在进入蠕变阶段后拉力缓慢减小直到减小到 2N 以下,仪器无法精确检测后试验才结束。原因可能是 SBR 改性沥青在拉伸过程中,改性剂聚乙烯图 2-1 SBS 测力延度曲线图 图 2-2 SBR 测力延度曲线 图 2-3 橡胶沥青测力延度曲线
【学位授予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U4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兰芬;高山;王伟;单秀杰;管浩;;改性沥青的发展现状及生产工艺探讨[J];甘肃石油和化工;2011年03期

2 刘宁芝;;复合改性沥青的试验研究[J];新疆化工;1996年02期

3 杨华;;改性沥青新材料在公路道路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年48期

4 周水文;窦晶;张蓉;张晓华;何平芝;;高寒高海拔地区宽温域温拌改性沥青及混合料性能研究[J];石油沥青;2019年01期

5 徐思田;谢艳玲;朱亚琴;陈先华;王仕峰;马庆伟;;高胶改性沥青的性能及应用研究[J];石油沥青;2019年03期

6 王传强;;改性沥青新材料在公路道路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9年07期

7 吴汉;;改性沥青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策略[J];四川水泥;2018年01期

8 范斌卫;马庆伟;;高黏复合改性沥青的制备与工程应用[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8年02期

9 王继平;;改性沥青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与效果研究[J];北方交通;2018年09期

10 郭博;赵亮;;探究改性沥青配合比设计及施工[J];价值工程;2018年3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静;;道路桥梁工程中SBS改性沥青施工技术的应用[A];2017年3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7年

2 孔宪明;;改性沥青的显微观测[A];建筑防水工程新技术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3 ;塑性体改性沥青、弹性体改性沥青两项新国标实施[A];全国第十四届防水材料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徐希娟;原健安;;化学改性沥青的应用前景分析[A];中国公路学会’2001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1年

5 郝培文;;改性沥青使用技术中的问题及发展趋势[A];第五届全国路面材料及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杨林江;施张兴;金海山;林大根;;浅谈乳化改性沥青发展方向及生产技术关键[A];第五届全国路面材料及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陶广平;;改性沥青冷补材料在寒冷地区公路养护中的应用[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黄婉利;俞华信;罗望群;王玲;陈定利;;改性沥青新产品研究开发[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9 杨林江;汤薇;;高黏度改性沥青在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应用与研究[A];第四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8年

10 王燕文;陈e

本文编号:26219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6219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2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