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运输通道内高速铁路与高速公路客运竞争及协同发展研究
【图文】:
图 1.1 我国高速铁路建设情况 研究意义由于高速铁路的大规模建设和发展,势必对高速公路客运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避免客运市场出现恶性竞争,促进多种运输方式间的协调有序发展,实现通道最优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从综合运输体系的角度出发,分析铁路与高速公路的客运特征,以旅客出行方式选择行为为基础,分析和提炼影输通道内高速铁路与高速公路客运竞争的因素,,构建两种方式的客运竞争模型二者客运竞争情况的基础上,运用协同学理论,重点从优化二者的衔接线路布研究和分析区域运输通道内两种客运方式的协同配合问题,有助于促进通道健展,提高通道旅客运输能力,提升通道整体效益,为区域交通的规划和优化调考。
色线路表示宝兰高铁,蓝色线路表示陇海铁路,绿色线路表示公路运输(包含高速公路线路图 3.3 宝兰客运通道主要运输干线以及沿线主要节点城市 宝兰客运通道高速铁路与高速公路客运竞争研究.1 指标参数的确定1)经济性指标的确定前文分析得到,经济性指标由旅客选择某种运输方式时所支付的票价来确定。票价费用根据目前市场调查获得,高速铁路费用参考 12306 官网给定的票价取二等座的平均值。各区间段内高速铁路与高速公路经济性指标值如表 3.5 所示表 3.5 高速铁路与高速公路经济性指标值区间平均票价(元)高速公路 高速铁路宝鸡—天水 65 45宝鸡—定西 90 117宝鸡—兰州 130 153天水—定西 50 59.5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542.8;U111;F53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海军;朱昌锋;冯健容;;宝兰运输通道内客流分担率及运营组织研究[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5年06期
2 王文宪;倪少权;吕红霞;郭经纬;;基于非集计理论的高速铁路旅客乘车选择行为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5年03期
3 叶玉玲;王艺诗;;沪杭运输通道内旅客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研究[J];铁道学报;2010年04期
4 李敏;;城际铁路发展对公路客运的影响及公路对策建议[J];物流技术;2009年06期
5 史峰;邓连波;霍亮;;铁路旅客乘车选择行为及其效用[J];中国铁道科学;2007年06期
6 田园;付惠敏;张淼琳;;基于公铁协调发展的陆上交通运输系统协调发展分析及应用[J];交通与运输(学术版);2006年01期
7 吴卫平,王东;我国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研究[J];铁道经济研究;2005年02期
8 毛志宏,崔炳谋;铁路公路客运流量合理分配研究[J];大连铁道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朱健梅;竞争性运输通道选择的博弈模型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10 徐利民,胡思继;论交通运输系统的协调发展[J];技术经济;2003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旭;高速铁路与民航客运竞争及协同发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2 王晶;基于绿色换乘的高铁枢纽交通接驳规划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3 石钦文;综合运输系统结构协调发展理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4 黄承锋;运输通道合理运行及经济聚集作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韦尚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初期常规公交线网优化调整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7年
2 谭逸萍;区域客运通道内高铁对公路客运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3 杨阳梅;高铁—公路旅游客运衔接网络设计模型与算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4 张健健;城际铁路与公路客运协同发展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4年
5 欧阳智彦;区域间运输通道客运方式分担率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陈波莅;区域综合运输通道内出行方式协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7 董琨;综合运输通道系统协调发展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8 黄树森;基于非集计的城市公共交通方式选择模型及灵敏度分析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9 张涛;区域运输通道内旅客出行方式选择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10 付慧敏;运输通道公铁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414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641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