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干湿循环作用对黄土路堤边坡强度影响及稳定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0-04-30 04:44
【摘要】:本文以三门峡至淅川高速公路(灵宝-卢氏-西坪段)处Q_3的黄土路堤边坡为研究对象,研究黄土路堤边坡在干湿循环作用下的承载比CBR值、粘聚力c、内摩擦角φ等变化规律。抗剪强参数大部分以试验为主,试验条件不同,得到的试验参数差别很大,因此需要结合实际工况进行有效取参。本文通过对试验样土进行CBR试验和三轴剪切试验,得到不同干湿循环条件下的路基承载力的变化规律和粘聚力c、内摩擦角φ等抗剪强度参数的变化情况,揭示黄土强度在不同条件下的衰减力学机制以及黄土路堤边坡的变形破坏情况,为实际工程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最后以土体Mohr-Coulomb变形破坏理论为依据,利用PLAXIS软件进行坡体变形与稳定性分析,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研究成果如下:(1)在CBR实验中,CBR值均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降低,在循环次数相同时,贯入量随着单位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循环次数越多,土体破坏情况越严重。多次循环后土体强度劣化效应累积,强度降低明显,破坏结构原有的整体性,使得土体强度降低。(2)在三轴剪切实验中,压实黄土的试样破坏形式主要有弱软化型、理想弹塑性和弱硬化型三种表现形态。试件随着含水量以及压实度的增加,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由弱软化型向理想弹塑性再向硬化型转变的趋势,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有理想弹塑性向弱硬化型转变。其中粘聚力c与含水量w的关系为线性相关,与压实度的关系为指数关系,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减小,内摩擦角随着含水量的增加以及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压实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影响因素中含水量对抗剪强度参数变化影响最大。(3)随着含水率的增加,位移变形量逐渐增加,路堤边坡的稳定性系数逐渐减小,稳定性降低,抵抗变形能力减弱,受含水率影响明显,当含水量为9.7%时,坡体的塑性变形从坡脚开始,坡体浅层最先受到影响,局部变形明显;当含水量为18.7%时,位移变形逐渐向最底层坡脚集中且逐渐变大,最终在坡脚产生一定的位移变形量,整个坡体位移变形从局部到整体。(4)稳定性分析中,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路堤边坡变形位移量增加,整体稳定性遭到破坏,土体强度降低,抵抗变形能力降低,路堤边坡的位移变形范围逐渐从浅层局部向深层坡脚扩散,说明干湿循环效应对坡体的影响是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扩散。(5)当路堤边坡经历第3次干湿循环后,第三层路堤坡脚有明显位移变形,第5次干湿循环后坡脚位移增大明显,且影响范围扩大,说明经历多次循环后,坡脚破坏的可能性较大。根据不同条件下坡体位移云图知,含水量的变化对坡体的影响比干湿循环对坡体的影响要大。
【图文】:

技术路线图,技术路线,性情,变化规律


技术路线

地理位置,卢氏县


第2 章 工程地质条件2.1 地理位置条件拟建三门峡至淅川高速公路纵贯河南省西部,,地理位置如图2-1所示,该路段是连接连霍、沪陕高速公路的重要南北通道。灵宝-卢氏段是其北段,起于灵宝市东北接连霍高速,向南止于卢氏县北侧,路线走向整体呈北向南,沿G209布线,项目行政区划属灵宝市大王镇、川口乡及卢氏县官道口镇、杜关镇及县城城关,路线全长约为80.933km。线路走廊省道、县道、乡村公路相连,交通条件较便利,路线在K65磨盘桥附近再次跨越G209国道后,偏离国道209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416.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运昌;张志军;安鹏飞;窦枚琦;周航;;干湿循环作用下尾矿砂的强度特性试验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01期

2 李焱;汤红英;邹晨阳;;多次干湿循环对红土裂隙性和力学特性影响[J];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2018年03期

3 任俊卿;侯天顺;Sibel Pamukcu;;干湿循环作用下废弃泡沫轻量土水稳定性试验研究[J];公路;2017年02期

4 陈永艾;刘福春;张会平;;膨胀土干湿循环试验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7年08期

5 陈新中;;高速公路粉黏土干湿循环效应试验研究[J];工程与建设;2015年06期

6 李克钢;吴勇;郑东普;;砂岩力学特性对干湿循环效应响应规律的试验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10期

7 张祖莲;梁谏杰;黄英;邱观贵;袁强;;干湿循环作用下红土抗剪强度与微结构关系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8年03期

8 简文彬;胡海瑞;罗阳华;唐炜业;;干湿循环下花岗岩残积土强度衰减试验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7年03期

9 冷挺;唐朝生;施斌;;干湿循环条件下重塑膨胀土的裂隙发育特征及量化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6年05期

10 王福玉;;硫酸盐干湿循环条件下混凝土强度及断裂性能实验研究[J];科技风;2015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志辉;唐春;杨普济;帅东;杨玲;;干湿循环下原状黄土抗压强度试验研究[A];2018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2 郑雷刚;杨怀玉;;干湿循环下醇胺基阻锈剂对混凝土中钢筋阻锈作用的试验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缓蚀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3 冯丽娟;杨怀玉;王福会;;干湿循环条件下葡萄糖对混凝土中钢筋的缓蚀作用[A];第十七届全国缓蚀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2年

4 葛勇;杨文萃;袁杰;张宝生;李宁;;硫酸盐溶液中混凝土抗冻融干湿循环性能[A];第五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高丹盈;刘元展;李趁趁;赵科;;特定条件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研究[A];FRP与结构补强——'05全国FRP与结构加固学术会议论文精选[C];2005年

6 巩家宗;杨树桐;;氯盐干湿循环作用下CFRP筋嵌入式加固混凝土耐久性能研究[A];第2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7年

7 陈安娜;曹发和;张鉴清;曹楚南;;碳钢干湿循环电化学噪声的分形几何分析[A];2010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0年

8 陈生水;石北啸;蔡正银;宋嘉伟;;膨胀土多次脱湿土水曲线模型[A];中国水利学会2014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4年

9 赵铁军;高倩;;干湿循环条件下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及钢筋锈蚀[A];沿海地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及其设计方法科技论坛与全国第六届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刘巍巍;张廷毅;;劣化作用后混凝土劈拉强度[A];第十七届北方七省市区力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怀成;干湿循环—盐结晶转化为应力的海洋环境混凝土强度预测[D];东南大学;2018年

2 任克彬;古城寨遗址粉土力学性状的干湿循环效应与城墙响应特征[D];郑州大学;2019年

3 王明芳;干湿循环作用下石膏质岩劣化特征与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8年

4 袁文;酸碱环境干湿循环作用下砂岩强度劣化规律及化学作用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7年

5 傅晏;干湿循环水岩相互作用下岩石劣化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6 袁志辉;干湿循环下黄土的强度及微结构变化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7 张梁;酸性环境干湿交替作用下泥质砂岩宏细观损伤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8 童星;土—膨润土力学水力特性及其隔离墙的固结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9 刘龙武;公路膨胀土路堑边坡的破坏特征及勘察技术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10 曹光栩;山区机场高填方工后沉降变形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琴华;干湿循环作用对黄土路堤边坡强度影响及稳定性分析[D];武汉工程大学;2018年

2 杨梦;不同干湿循环周期对混凝土硫酸盐侵蚀影响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3 王晖;干湿循环作用下花岗岩残积土边坡模型试验研究及数值分析[D];厦门大学;2018年

4 张杨;干湿循环下MgCl_2侵蚀对水泥-矿渣浆体微结构影响[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5 郁培阳;干湿循环作用下深部粉砂岩蠕变特性与本构模型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8年

6 刘鹤;软岩崩解特性试验研究与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7 何贤元;酸性环境干湿循环作用下贺兰山岩画载体砂岩力学特性研究[D];宁夏大学;2018年

8 李振;干湿循环下红粘土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D];贵州大学;2018年

9 王明明;干湿循环环境下混凝土抗压强度退化试验[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8年

10 郭玉柱;低温—干湿循环条件下水泥砂浆抗硫酸盐侵蚀试验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454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6454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e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