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抗车辙骨架型HMA优化设计在查扎高等级公路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05-08 10:56
【摘要】:齐齐哈尔地域平坦,平均海拔为146米,冬季漫长并且十分寒冷,两季温差较大,并且由于客货的载运量逐年大幅度提高,导致原有的级配设计方法无法满足现有的服役性能需求,车辙损坏较为严重,从而使得公路的维修周期缩短,使用寿命降低。因此,基于该地域的实际气候状况及交通运载情况,开展研究适合该地区气候的级配设计方法研究,提高公路的抗车辙能力。统计现有的国内外各种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及施工方案,然后对马歇尔标准击实、旋转压实及振动压实三种成型方法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提出了马歇尔标准压实为最佳的成型方法。根据骨架型HMA的结构与性能特点,选择不同的粗集料、细集料、矿粉进行材料配比设计,并且与沥青等材料进行拌合制成不同条件的试件,通过对不同配比试件路用性能以及力学参数的测定,最终确定最佳的级配方案。在提出适合的级配方案后,根据现场的施工情况及环境情况,充分考虑温度、设备、运输、摊铺等因素后提出了依托工程最佳的施工方案。通过对骨架型HMA级配设计方法的研究,总结出了一套适用于齐齐哈尔地区特殊气候条件下沥青路面的设计方案及施工工艺,并且将该方案应用于国道G111线齐齐哈尔至讷河K99+410~K99+650段,修筑了240米的试验道路。经过两年的使用后在2016年1月对该路段进行了现场性能检测,通过与原有的设计方法及施工方案对比发现,抗车辙性能显著提高,耐久性得到了大幅提升,显著延长了维修周期。
【图文】:

公路检测,工程硕士学位,水量计算,骨架密实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4-5 骨架密实型 AC-20 调整型级配渗水试验结试件两次读数时的水量渗水系数(ml/min)V1(ml) V2(ml)1 100 135 11.72 100 129 9.73 100 145 15.0过的水量计算。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试件基本结果试验路段施工完成后,课题组对试验路,现场路表情况如图 4-2 所示。

平整度,实验路,密实结构,试验段


图 4-3 查扎公路现场情况果果如表 4-6 所示。 4-6 实验路段上面层试验段与对比段平整度对验段 对比平整度(mm) 桩号 0.50 K22+300 0.51 K22+600 0.50 K25+500 0.51 K25+800 的级配偏粗,混合料呈嵌挤骨架-密实结构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414;U416.2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广莉;白刚;;节能低排放型温拌沥青混合料在寒冷地区的应用前景[J];吉林交通科技;2012年04期

2 李世杰;王玢;孙延忠;牟云胜;;“玛蒂脂”沥青混合料——筑路技术中又一新秀[J];吉林交通科技;1994年04期

3 高建清;;融雪剂盐冻侵蚀作用对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及劣化机理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9年12期

4 乔海燕;;公路施工中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要点分析[J];城市建筑;2019年24期

5 刘占良;张琛;许金良;;高寒地区成品橡胶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及评价方法[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06期

6 高锐;王永斌;;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应用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年12期

7 于晓东;;橡胶沥青混合料的配制与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9年07期

8 陈占权;李波;任小遇;王永宁;;沥青混合料热膨胀系数的测量方法及影响因素确定[J];中外公路;2019年03期

9 王村;;公路沥青混合料检测性能及指标[J];智能城市;2019年12期

10 吕思忠;王晓燕;杨伟刚;王凯;马士杰;;国内外路面中下面层沥青混合料类型比较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布海玲;柳浩;李根;杨丽英;;防冰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分析[A];公路科学养护及装备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2 李昌;;浅析公路沥青面层的施工技术[A];2017年3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7年

3 左希宾;翟兆娜;;沥青混合料设计配合比调整浅析[A];2017年3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7年

4 匡国;;铣刨回收沥青混合料再生做MS-3型微表处的方法[A];2017年3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7年

5 陈湛荣;陈冰;;富沥青混凝土FAC-13配合比设计与路用性能试验研究[A];2017年3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7年

6 徐芳媛;;沥青混合料结构特征影像技术析述[A];2016年4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6年

7 裴强;杜素军;庞瑾瑜;畅润田;郭赢赢;;多功能温拌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A];2014全国公路养护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路面卷[C];2015年

8 张成功;任立忠;;温拌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探讨[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蔡绪梅;王芳;;利用试验数据有效指导沥青混合料生产[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09)[C];2010年

10 张成功;;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应用[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二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无痕施工 绿色低碳[N];中国交通报;2017年

2 首席记者 齐泽萍;我省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3 李铮;环保沥青混合料扮靓长安街[N];科技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袁岚;长安街大修工程采用温拌沥青混合料[N];中国建材报;2009年

5 柳絮恒 王辉;为祖国铺发展大道为人民筑致富之路[N];科技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韩庆s,

本文编号:26545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6545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a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