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V型海底隧道交通流运行特性及其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8 14:30
【摘要】:海底隧道作为隧道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衔接海峡海湾两岸交通,对于区域经济、文化、政治交流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海底隧道不仅具有一般公路隧道的共有特性,还因其贯穿海床而与生俱来的双坡度特点。海底隧道交通量大,交通高峰时段拥挤现象频繁出现,交通事故时有发生,而且与视野开阔的露天公路相比,海底隧道的空间相对封闭、结构设施复杂、逃生疏散困难等特点,造成海底隧道内一旦发生交通意外,将很容易出现局部交通功能丧失,甚至是整条海底隧道交通的瘫痪,进而引发大规模的交通拥堵。因而针对V型海底隧道,研究其交通流运行特性,加强相关认识,并为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提出有针对性方案,对实现海底隧道交通安全的有效管理与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总结了与海底隧道交通流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从环境特性和交通特性两方面对海底隧道的交通环境特性进行了分析,分别讨论海底隧道特殊的空间结构、光照环境、路面线形对驾驶人的身心影响,以及海底隧道内交通管控的特点。其次,选择V型的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视频监控资料和跟车实验对其内不同坡度下的交通流特性进行分析,分别研究了V型海底隧道交通流在跟驰和受阻两种状态下的运行特点,重点分析了海底隧道的道路纵坡因素对车辆加速度的影响与作用方式,并基于此构建基于最大车速的海底隧道跟驰模型。然后,分析了V型海底隧道内自由换道、强制换道和协助换道3种行为方式的危险性,并在对不同换道行为对周围车辆交互影响机理剖析的基础上,构建基于模糊推理的车辆换道危险特性模型和基于最小安全距离的纵坡影响下的车辆换道行为模型。最后,从交通流量分配的需求管理角度和保持安全车距的事故预防角度分别设计了基于交通监控的隧道车流调控系统和基于安全行车间距的车辆防碰预警系统,为提高海底隧道交通运行安全性提供技术保障。
【图文】:

海底隧道,U型


青岛理工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坡两种,即在隧道下穿海湾海峡中形成了的纵坡呈“V”字形或者“U”字形,两种坡形对的海底隧道分别被称为 V 型海底隧道和 U 形海底隧道,见图 2.1 V 型海底隧道的好在于缩短隧道长度,从而节约建造成本,但是其缺点则是造成隧道内路面纵坡相对较大而 U 形海底隧道与之恰好相反,通常在特长海底隧道中出现,,两种海底隧道的优缺点体可参见表 2.3

海底隧道,换道,交通流,行为


青岛理工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择变道的现象,这给海底隧道交通安全带来巨大挑战,如图 3.7 所示 因而, 型海底隧道交通流特性的研究更侧重于受阻状态下车辆行进与反应特点 本文受阻态是指车辆在正常行驶中,道路前方突然出现某种阻碍或者干扰而对车辆影响的情形,这种阻碍或者干扰主要来自静碍物和动碍物,前者如停止的事故等静态影响因素,后者如跟驰车辆的超车行为 同车道前行车突然加速或者减邻车道的变道等动态影响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49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正义;朱诗慧;朱可宁;刘浩学;朱彤;;高速公路隧道入口区段交通流模拟与安全性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5年06期

2 邱小平;刘亚龙;马丽娜;杨达;;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车辆换道模型[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5年05期

3 王昊;刘振全;张志学;李烨;王炜;;考虑双前导车的跟驰与换道联合模型[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5期

4 邱小平;孙若晓;于丹;杨达;;改进的基于模糊推理的车辆跟驰行为分析方法[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8期

5 施俊庆;程琳;褚昭明;刘元林;;城市路网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5年04期

6 林丽;徐晓丹;;城市隧道出口公交车换道行为对交通流的影响[J];公路交通科技;2015年04期

7 贾洪飞;谭云龙;李强;杨东;;考虑驾驶员特征的快速路合流区间隙接受模型构建[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5年01期

8 徐程;曲昭伟;金盛;;考虑侧向偏移的车辆跟驰行为建模及仿真[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4年06期

9 万红亮;杜志刚;冯超;王明年;;基于视错觉的公路隧道中部安全控速方法[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4年05期

10 曾友志;张宁;;最相邻后车综合信息对交通流不稳定性的影响分析[J];物理学报;2014年21期



本文编号:26547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6547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4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