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基于减隔震性能分析的多级设防SMA-LRB设计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8 18:07
【摘要】:近场地震动作用下,减隔震桥梁会发生比较大的位移和残余变形,传统隔震装置的限位不足,导致落梁等严重震害。传统支座力学模型简单,一味地提高刚度,虽能提高限位能力,但隔震效果反而变差;相反仅降低支座刚度,隔震效果虽得到改善,然而限位能力变弱。根据多级设防抗震设计理念,设计一种新型支座,使得中小地震作用下隔震效果好,强震作用下限位能力强。新型支座采用一种特殊材料——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简称SMA),此材料具有形状记忆、超弹性和高阻尼效应。本文将多批SMA索和铅芯橡胶支座(Lead Rubber Bearing,简称LRB)相结合,设计出一种多级设防SMA-LRB复合支座;一方面,采用不同的自由行程和SMA索长度,来达到多级设防的目的;另一方面,利用SMA索的超弹性和高阻尼特性消耗地震能量,达到减震效果。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了多级设防SMA-LRB复合支座,重点介绍了多级设防SMA-LRB复合支座的设计要求、设计要点和具体设计方案。介绍了多级设防SMA-LRB复合支座作用机制,然后根据各批SMA索的作用机制,提出了复合支座中SMA的恢复力模型,为数值模拟复合支座的本构模型提供了基础。(2)运用OpenSees软件建立了多级设防SMA-LRB复合支座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拟静力试验,对其本构进行了数值模拟及分析,并与LRB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多级设防SMA-LRB比LRB的减震效果更优。数值模拟的本构模型与前期假定一致,为研究多级设防SMA-LRB复合支座的设计方法奠定了基础。(3)以一座四跨连续桥为例,对多级设防SMA-LRB复合支座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根据拉索直径、自由行程和设计索批次等参数确定22种工况,选用三种不同水准地震波对各工况桥梁进行时程分析,通过对支座位移和墩底弯矩等结构响应的分析和对比,研究了支座设计参数对抗震性能的影响,总结了多级设防SMA-LRB复合支座的设计方法。研究表明,通过设置合理的设计参数,多级设防SMA-LRB复合支座在桥梁抗震应用中具有较好的限位效果和减隔震性能。(4)基于多级设防SMA-LRB复合支座连续桥梁抗震体系优化。将复合支座应用于高低混合墩桥梁需对其进行优化,制定合理的优化方案,并进行时程分析,对优化结果进行讨论分析。结果表明,增加高墩支座刚度,降低低墩支座刚度,使得新型支座更好的适用于高低混合墩桥梁;低墩支座可不设第三批SMA索。
【图文】:

地震图,地震破坏,桥梁


(c)汶川地震图 1-1 受地震破坏的桥梁常用的方法为基于强度的抗震设计,其中中国 89、现行欧洲 Eurocode8 和美国 AASHTO 等规范均不断的发展,应用于建筑和桥梁的新抗震理念被提ance-Based Seismic Design,以下简称 PBSD)方法,,应满足不同的等级要求,保证中小震隔震效率高、震性能的减震装置。目前,虽然有一些装置采用了限[7-10]。的自复位能力,一种新型的智能材料——形状称 SMA)被引入桥梁减震装置。SMA 具有形状记用下完全消失而恢复为原始形态。当其恢复受到限

震害,间位,减隔震,减震装置


如何基于不同性能目标,设计其动力本构,也需进一步研究。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持续发力,云南、四川、甘肃、青海和新疆等地震活动频繁的省份,其减隔震梁式桥数量迅速增长。针对该体系的不足,开展抗震研究显得十分紧迫。因此,对多级设防 SMA 减震装置的性能和抗震机理的研究,对基于性能的多级设防 SMA 减震装置的设计方法应用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非常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1.2 传统减隔震支座存在的问题我国高烈度地震区,存在大量减隔震梁式桥结构体系。由于减隔震装置的限位能力不足,在近场地震动作用下,墩与主梁之间较大的位移和残余变形,造成落梁等严重震害(图 1-2)。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U442.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惠迎新;王克海;;跨断层桥梁地震响应特性研究[J];桥梁建设;2015年03期

2 李宇;车艳阳;王森;;考虑残余位移影响的梁式桥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J];土木工程学报;2015年03期

3 彭天波;于训涛;王立志;张培基;;多道防线抗震球型钢支座的开发和试验[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7期

4 苗晓瑜;王社良;唐娴;翁光远;;SMA-橡胶复合支座的力学性能及在桥梁结构中的应用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5 李建中;管仲国;;基于性能桥梁抗震设计理论发展[J];工程力学;2011年S2期

6 陈鑫;李爱群;左晓宝;丁幼亮;;新型形状记忆合金隔震支座设计与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1年06期

7 袁万城;曹新建;荣肇骏;;拉索减震支座的开发与试验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0年12期

8 朱玉华;黄海荣;胥玉祥;;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研究综述[J];结构工程师;2009年05期

9 庄卫林;刘振宇;蒋劲松;;汶川大地震公路桥梁震害分析及对策[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7期

10 朱f^;江辉;;桥梁墩柱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J];土木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戴纳新;基于压电-SMA变摩擦阻尼器的智能隔震系统试验与理论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2 王永军;含形状记忆合金复合结构振动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郭大伟;SMA-叠层橡胶支座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及其在近断层桥梁减隔震中的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2 刘昕铭;摩擦摆支座动态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杨洁;SMA绞线复合支座的设计及其桥梁隔震效果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4 许文俊;基于多级限位耗能装置的新型结构体系抗震性能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701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6701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0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