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波形钢腹板组合梁体外预应力增量设计方法

发布时间:2020-06-05 21:45
【摘要】:体外无粘结波形钢腹板组合梁因其具有结构形式独特、受力性能良好、外在形态美观、腹板不易开裂等特点,近年来在桥梁工程中应用广泛。现阶段的研究方向大多集中在波形钢腹板组合梁受力特性上,对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方面的研究较少。考虑到体外预应力筋对桥梁结构的抗弯承载力影响较大,进行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的研究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依托宁夏交通科技项目,以宁夏叶盛黄河特大桥为工程背景,开展了关于波形钢腹板组合梁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系统阐述了国内外体外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的研究现状,简单归纳了国内外对该领域的研究方法和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的计算方法。2)开展了体外预应力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抗弯承载力试验,对试验加载过程中梁体的挠度、锚下有效预应力、顶底板与腹板的应变进行了数据采集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波形钢腹板组合梁具有良好的延性,梁体破坏经历了弹性阶段、开裂阶段和塑性阶段;当梁体进入塑性阶段,梁体结构刚度迅速降低,挠度变形增大,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增长较快;光纤光栅传感器和振弦式压力传感器测试的锚下力发展规律相同,测试数据的误差最大值为4.11%,验证了光纤光栅技术的可行性,突破了振弦式传感器监测测点少的局限性。3)基于变形理论,考虑“剪切变形”和“二次效应”的影响,推导了弹性阶段波形钢腹板组合梁在不同荷载和布筋形式下的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计算公式,开展了参数拟合分析。结果表明:“二次效应”对体外预应力增量的影响为0.2%,可以忽略不计;混凝土弹性模量和梁高对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的影响呈正相关;钢腹板厚度与梁高的比值对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的影响很小。4)采用Abaqus建立了非线性数值模型,模拟了试验梁全过程结构响应。结果表明:弹性阶段,模型梁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分别与挠度和荷载呈线性关系;随着荷载的增大,梁体进入开裂阶段,此时梁体刚度折减,但底板受拉区的普通钢筋没有屈服,仍处于线弹性范围,所以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分别与挠度和荷载呈近似线性关系;当受拉区的普通钢筋屈服,梁体进入塑性阶段,此时梁体刚度迅速降低,挠度和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急剧增大,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与挠度和荷载呈近似曲线关系。5)对36个非线性数值模型开展参数拟合分析,结果表明:混凝土强度对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的影响呈正相关;受拉区普通钢筋配筋率和强度、初始有效应力和体外预应力筋面积与剪跨比对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的影响呈负相关;波形钢腹板厚度和屈服强度、加载点到支座的最近距离对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的影响很小;跨中加载与三分点加载方式下极限应力增量比值为0.74,等效塑性铰长度和中性轴高度比值的均值为19.53。6)基于Pannell模型,得到等效塑性铰区长度与中性轴高度的比值,提出了波形钢腹板组合梁体外预应力极限应力增量的建议公式,并进行了公式验证,建议公式与试验结果有较好地一致性,可用于波形钢腹板组合梁的体外预应力设计。
【图文】:

波形钢腹板,无粘结,组合梁,腹板


述逡逑体外无粘结波形钢腹板组合梁的结构逡逑外无粘结波形钢腹板组合梁[1](以下简称“UPC-CSW梁桥”)是指用替混凝土腹板,顶板和底板仍旧采用钢筋混凝土,体外预应力筋转向块对结构施加预应力的一种钢混组合桥梁结构。逡逑着体外预应力防腐技术的飞跃发展,体外预应力技术与钢混组合发展,被广泛应用到城市人行天桥和高架桥[1]。UPC-CSW梁桥就代表,它是由混凝土顶板、混凝土底板、波形钢腹板、混凝土转应力束、体内预应力束和波形钢腹板与顶底板混凝土之间的抗剪具体结构形式见图卜1。与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相比,该桥梁的有波形钢腹板、抗剪连接件和体外预应力体系。逡逑

梁体,力束,波形钢腹板,体内预应力


逦;直板段长度;^逡逑丧长逦\科板段投影长度逡逑图1-2波形钢腹板逡逑抗剪连接件是指连接波形钢腹板和混凝土顶底板[1],传递两者之间的纵向逡逑剪力和横向弯矩,,抵抗两者之间的相对滑移和竖向分离,保证两者共同作用的逡逑部件。按其构造不同可分为单开孔板+栓钉连接件、双开孔连接件、角钢连接件逡逑和嵌入型连接件,具体构造类型见图1-3。逡逑(a)单开孔板+栓钉连接件逦(b)双开孔连接件逡逑d逦接合钢筋逡逑波测随yU灥板逡逑(C)角钢连接件逦(d)嵌入型连接件逡逑图1-3波形钢腹板与混凝土顶底板的抗剪连接连逡逑UPC-CSW梁桥的预应力体系由顶底板体内预应力束和梁体内部体外预应逡逑力束组成[1],二者协同作用,共同受力,增强了梁体的承载能力,在荷载作用逡逑下,体外预应力筋对梁体挠度的影响不可忽视,所以开展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逡逑量的研宄有广泛的工程意义和学术价值。逡逑2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U44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文刚;邓文琴;张建东;王枭;;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工艺[J];现代交通技术;2019年03期

2 陈钒;黄国华;刘怡辉;;波形钢腹板对多跨桥梁刚度贡献率的定量分析[J];四川建筑;2017年06期

3 赵文忠;;新型波形钢腹板的参数设计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8年07期

4 时媛媛;;曲线变截面波形钢腹板连续梁桥钢腹板安装控制技术[J];施工技术;2018年18期

5 余芸;蒋智锋;;波形钢腹板在旧桥改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交通科技;2018年05期

6 左志鹏;;考虑剪切变形的波形钢腹板组合梁的变形计算方法[J];市政技术;2016年06期

7 黄文雄;杨柳;隗忠全;;预应力的改变对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剪力滞效应的影响[J];华东公路;2017年03期

8 葛盼盼;葛玉梅;;波形钢腹板箱梁桥的剪力滞效应分析[J];四川建筑;2017年03期

9 李松;;浅谈头道河大桥主梁挂篮施工方案比选及波形钢腹板安装施工工艺[J];江西建材;2016年02期

10 丰月华;;大跨度波形钢腹板连续箱梁桥结构设计与受力特性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景全;陈志涛;张建东;;波形钢腹板组合梁矮塔斜拉桥力学特性及热点问题研究进展[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陈宜言;郭明;王健;徐添华;;高烈度地震地区特大跨度波形钢腹板梁桥抗震设计[A];第十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3 王福敏;;波形钢腹板箱梁静载效应试验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4 彭安琪;刘朵;张建东;;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桥的施工关键技术[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13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5 陈yN途;;单箱多室波形钢腹板箱梁静力特性对比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9年

6 陈永康;岳建彬;;波形钢腹板剪切屈曲强度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13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廖建宏;刘海波;;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桥设计研究[A];第五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下卷][C];2010年

8 王福敏;;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的发展及其应用现状[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7年

9 刘志才;李立峰;;体外预应力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抗弯分析[A];第十八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10 袁书成;董江峰;王清远;卫志盛;;CFRP加固波形钢腹板箱梁变幅疲劳性能研究[A];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C];201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记者 尹登明 通讯员 李莹;黄河上建大跨度波形钢腹板组合桥梁[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4年

2 通讯员 李永旺;我国波形钢腹板工艺施工第一大跨度桥合龙[N];人民铁道;2013年

3 黄得治 谭德虞 方玲 孙进修 许鹏翔;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进发[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丁艳彬 实习记者 李晓威 通讯员 罗茜;让城市响应未来[N];中国建设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王眉灵;“川藏第一桥”具备通车能力[N];四川日报;2018年

6 记者 高亢 通讯员 张影;我省多座桥梁全国领先[N];河南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杨红义 见习记者 张晓丽 实习生 李宗阳;一架桥 一个梦 一座碑[N];运城日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鲲;波形钢腹板组合梁疲劳性能的试验和理论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2 董旭;大跨波形钢腹板箱梁桥波形钢腹板及内衬混凝土抗剪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3 邓文琴;单箱多室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桥剪切与扭转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4 吴文清;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剪力滞效应问题研究[D];东南大学;2002年

5 周满;变截面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桥的剪切变形及剪切屈曲研究[D];东南大学;2017年

6 朱德荣;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桥的力学行为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6年

7 冀伟;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桥的力学性能分析与试验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3年

8 聂鑫;钢—混凝土组合刚构桥关键结构受力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9 王皓磊;新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10 王军;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桥截面优化设计和剪力连接件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辉;大跨度桥梁波形钢腹板焊缝质量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的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9年

2 陆小蕊;波形钢腹板组合梁体外预应力增量设计方法[D];山东大学;2019年

3 唐家睿;波形钢腹板连续组合箱梁内力重分布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年

4 唐杨;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的抗扭性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8年

5 朱奇挺;波形钢腹板箱梁腹板剪切屈曲及抗剪承载力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8年

6 马梦琳;变截面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变形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7 刘星;基于附加挠度的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剪力滞效应分析[D];兰州交通大学;2018年

8 李鹏浩;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疲劳试验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8年

9 成昭;单箱双室等截面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扭转力学性能分析(钢底板)[D];兰州交通大学;2018年

10 刘旺宗;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疲劳损伤试验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986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6986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9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