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硬岩掘进滚刀破岩力动态仿真与热分析

发布时间:2020-06-16 01:06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发展势头良好,地下空间成为各行各业开发的主战场之一,也是城市化建设,以及多项国家重大民生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因此,硬岩掘进机(Tunnel Boring Machine,TBM)作为隧道施工的大型专用装备,也被日益重视和发展起来。盘形滚刀是TBM装备中直接与岩石接触的部分,是TBM必不可少的关键部件之一,它的性能和使用寿命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进度和成本。本文通过实地考察盘形滚刀的工作现场,分析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从盘形滚刀破岩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出发,探讨影响盘形滚刀使用寿命和施工效率的因素,揭示盘形滚刀破岩过程中的受力规律,有助于提升破岩效率,延长滚刀使用寿命。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内容总结如下:(1)概述了对盘形滚刀破岩理论和受力情况进行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总结了TBM的发展历程,同时阐述了盘形滚刀的研究现状,其中包括盘形滚刀受力情况的研究、仿真研究、磨损研究等热点领域。(2)分析了岩石和工程岩体的性质,研究了岩石的破碎机理。分析了盘形滚刀的结构、组成及分类,研究了盘形滚刀破岩过程中的应力分布情况和破岩机理。(3)基于盘形滚刀破岩过程中的受力情况,深入研究了现有盘形滚刀力学模型,分析了现有模型的优势和不足,最后通过力学预测模型定量分析了滚刀工作中的重要破岩参数(切削速度、贯入度、刀间距)对破岩力的影响,并选择了一种模型作为验证滚刀破岩力仿真结果的依据。(4)借助CATIA、ABAQUS等软件建立了盘形滚刀服役工况下破岩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了滚刀破岩力仿真研究,获取了破岩力仿真曲线和数据,得出滚刀破岩力的变化情况,得出了给定参数下的破岩力数值变化范围以及滚刀破岩参数对破岩力的影响大小顺序。(5)通过ABAQUS软件对盘形滚刀破岩过程中刀圈内部的温度和热应力进行了分析,获得了滚刀内部的温度和应力分布规律,得出刀体不合理结构区域,进一步揭示了盘形滚刀损坏的原因,给出了滚刀结构优化的方向。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了盘形滚刀破岩过程中破岩力的变化规律,并确定了关键破岩参数对滚刀破岩力的影响大小顺序,同时获取了滚刀破岩过程中的内部温度及应力变化及分布规律,为优化盘形滚刀的结构、降低滚刀非正常破损概率及延长滚刀的使用寿命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和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U455.3
【图文】:

课题研究,背景,现代化城市,绪论


第 1 章 绪论1 课题研究背景、意义及来源1.1 课题研究背景近年来在国家、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经济、文化持续健康发展,城化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城市轨道交通、铁路、公路、水利、市政工程等设事业高速发展,如图 1.1(a)、(b)所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大量人口开始向现代化城市聚集,城市规模不断扩大[1]。快速发展也给我国的大多数城市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用地紧张,也给交通带来了大的负担,为了解决生存空间被严重压缩的问题,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成为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掘进机,硬岩,实物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掘进机)两类,其中,硬岩掘进机就是常说的 ,因其对设备的可靠性和寿命要求极高,被称为工所研究的盘形滚刀是掘进机的主要破岩工具(如液、光、气等系统集成的工厂化流水线隧道施工道的特点,从开挖、推进、撑开全由其自主完成等施工工序并行连续作业,可实现传统钻爆法难洞的施工,且开挖速度是传统钻爆法的 4-10 倍。外大型隧道的施工中,且优越性显著,它也将是的主要装备。目前掘进机械已经成为我国高端装持发展的产业,因而为进一步提升 TBM 的性能破岩刀具 盘形滚刀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福深;程晓泽;李洋;王宝金;朱安贺;赵蕾;;粒子射流耦合冲击破岩建模与实验分析[J];工程力学;2017年02期

2 夏毅敏;张旭辉;谭青;曾桂英;刘杰;林奇斌;;不同围压下刀宽对滚刀破岩特性的影响规律[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7年03期

3 吴霞;;水射流和机械齿联合破岩的机理分析[J];化工管理;2017年24期

4 鲍生才;;高压水射流破岩相关理论分析[J];土工基础;2015年02期

5 宋文峰;;卢文波教授当选国际爆破破岩组委会委员[J];工程爆破;2015年05期

6 郑长青,潘晋,卢云明,王雪峰;爆破滑动破岩技术探讨[J];爆破;2003年03期

7 吴立,张时忠,林峰;现代破岩方法综述[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0年02期

8 李福秀;;冶金用破岩枪[J];湖南冶金;1988年05期

9 沈思明;赵统武;;无爆破破岩装置[J];世界采矿快报;1989年28期

10 金雪萌;黄宇渊;袁钟涛;董明凯;姜旭;;高效破岩新方法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分析[J];石油化工应用;201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志强;李英全;王承源;;竖井钻机破岩滚刀寿命探析[A];矿山建设工程新进展——2007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C];2007年

2 陈刚;况雨春;张方举;陈炼;;钢粒子冲击破岩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李斌;杨春雷;;钻头破岩效率的仿真分析[A];第十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4 林敏;杨迎新;马德坤;刘琪;;牙轮钻头刮切破岩的实验研究方法[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5 姜士彪;李海成;李啸峰;李建云;;高压水力射孔破岩成孔机理探讨[A];《采油工程》第2卷第3册[C];2012年

6 董惠娟;白良浩;吕岩;张春晖;;自进式高压水射流破岩的数值模拟分析[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胡俊伟;龚秋明;殷丽君;肖强;卢建炜;李海英;;滚刀线性切割破岩的损伤深度分析[A];《工业建筑》2018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8年

8 黄舰;杜子建;;硬岩区近距下穿既有建筑复合破岩技术[A];2014中国青岛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和技术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9 金国栋;;浅谈高水压破岩[A];第四届全国岩石破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10 袁忠林;;软破岩掘支新工艺在张家洼铁矿的研究和应用[A];鲁冀晋琼粤川六省金属学会第十四届矿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赵世振 通讯员 李江辉;高效破岩工具打破国外垄断[N];中国石化报;2010年

2 特约记者 林勇;油田高频扭转冲击破岩工具填补国内空白[N];东营日报;2010年

3 通讯员 李江辉 梁子波 记者 孙明河;胜利钻井院高频扭转冲击破岩工具井下试验成功[N];科技日报;2010年

4 记者 李银鸽;国内首台高压水力耦合破岩TBM“龙岩号”正式下线[N];黄河报;2019年

5 通讯员 李制聪;立足破岩中 沟壑出果林[N];红河日报;2013年

6 陈学荣 吕雪峰 本报记者 崔兰斌;立根破岩[N];人民武警报;2010年

7 刘双英 吴文剑;立根原在破岩中[N];大同日报;2007年

8 通讯员 王滢邋张斌 记者 罗建东;超高压喷射破岩技术在吐哈试验成功[N];中国石油报;2007年

9 江西省民政厅副厅长 饶剑明;立根破岩迎风笑[N];江西日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陈雁 通讯员 周士伟;立根原在破岩中[N];中煤地质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晓泽;粒子射流耦合冲击破岩数值分析与实验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8年

2 王贺;双滚刀协同破岩研究与滚刀布置优化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3 宋立玮;基于能量理论的滚刀破岩特性分析及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7年

4 赵金昌;高温高压条件下冲击—切削钻孔破岩实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召迁;TBM盘形滚刀破碎岩石机理及影响破岩力因素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6 江红祥;高压水射流截割头破岩性能及动力学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7 李敬彬;水力喷射径向水平井射流破岩性能与送进能力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6年

8 张立刚;松辽盆地深层火成岩破碎机理及破岩效率评价[D];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

9 刘颖超;斜井TBM滚刀破岩机理及刀具磨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8年

10 翟淑芳;深部复杂地层的TBM滚刀破岩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思远;硬岩掘进滚刀破岩力动态仿真与热分析[D];吉林大学;2019年

2 罗熙;激光辅助破岩钻井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

3 孟德光;高压脉冲射流辅助机械冲击破岩性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年

4 王浩东;高压泡沫涨裂装置及其破岩性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年

5 孙学铭;基于离散单元法的TBM滚刀破岩过程数值模拟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9年

6 曾志远;镶齿滚刀正压力与滚动力预测模型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7 王健;TBM滚刀破岩离散元仿真及动态载荷分析[D];大连交通大学;2016年

8 程刚;成孔液压涨裂破岩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9 马文著;刀齿破岩的数值模拟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8年

10 张弛;TBM单/双滚刀破岩理论分析及点压破岩实验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152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7152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f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