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经济高效型浮式防波堤设计及性能分析

发布时间:2020-07-08 15:31
【摘要】:防波堤是一种重要的近海防护工程结构物,具有抵御波浪的作用,可保护防护水域内船舶和其他海洋结构物的安全。传统防波堤为坐底式防波堤,消波性能优异,但其工程造价随水深的增加而急剧增大,且对地基要求较高,易导致海底淤泥堆积。与坐底式防波堤相比,浮式防波堤拓宽了防波堤的应用范围,具有工程造价低、建造简单、布置便捷、允许水质交换等优点,已受到越来越多学者和研究人员的关注。因此,新型浮式防波堤的开发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针对海上施工掩护,设计了造价低廉、可快速拆装和重复使用的经济高效型浮式防波堤并对其水动力性能和消波性能进行了数值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在现有浮式防波堤构型设计基础上,针对海上施工掩护防浪消波技术需求,设计了三种不同构型的经济高效型浮式防波堤,分别为箱式、圆角箱式和椭圆式,并根据设计海况、消浪指标、工程造价和安装效率等设计要素,确定了主尺度参数。2.基于粘性流体理论,采用STAR-CCM+建立二维数值波浪水槽,对规则波进行数值模拟并将波浪计算值与理论值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波浪水槽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建立箱型浮式防波堤的二维数值模型,计算得到箱型浮式防波堤的透射系数和横荡、垂荡、横摇RAOs,并将数值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浮式防波堤数值计算方法的正确性。3.基于数值波浪水槽和浮式防波堤数值计算方法的研究及验证,对三种不同构型的经济高效型浮式防波堤水动力性能和消波性能开展研究,分析了入射波高和波长的变化对三种不同构型的经济高效型浮式防波堤运动响应和透射系数的影响,同时以箱式经济高效型浮式防波堤为例,观察了浮式防波堤周边自由液面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了其消波机理。4.基于现有浮式防波堤现场安装技术,结合经济高效型浮式防波堤设计特点,针对吊装、定位、抛锚以及单体安装顺序和系泊缆安装顺序等多个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一套快速、安全、高效的经济高效型浮式防波堤现场安装技术方案。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数值计算方法能够精确地模拟浮式防波堤的水动力性能和消波性能。箱式经济高效型浮式防波堤的消波性能优于圆角箱式和椭圆式经济高效型浮式防波堤,并满足经济高效型浮式防波堤消浪指标。因此,本文确定箱式为经济高效型浮式防波堤的最终构型。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U656.2
【图文】:

浮式防波堤,经济高效,系泊缆,单体


图 6.7 经济高效型浮式防波堤最中间单体系泊缆安装顺序Fig.6.7 Mooring lines installation order of the middle floating body连接结构安装济高效型浮式防波堤最中间单体系泊系统安装完成后,可依次安装两侧统。但在此之前,应首先将两侧单体与最中间单体进行连接,即连接结构6.8 所示,1 号单体作为整个经济高效型浮式防波堤的基准已完成了系泊系,2 号单体也完成了吊装下水和充气注水等工作并由拖船 1、2 和 4 根缆安装地点,拖船 3 采用顶推方式逐渐将 2 号单体推向 1 号单体,以减少的相对运动,加快连接结构的安装。箱式经济高效型浮式防波堤的缆绳留了用于连接的活性卸扣,当 2 号单体靠近 1 号单体后,应将 1、2 号单个活性卸扣相连接。重复以上步骤直至连接结构安装工作完成。

连接结构,单体


图 6.8 连接结构安装Fig.6.8 Installation of connecting structure旁侧单体预抛锚并进行初步系泊定位 号单体和 2 号单体连接结构安装完成后,应对 2 号单体进行系泊系统安安装操作与 1 号单体基本一致,但应注意此时 2 号单体一端已与 1 号单端进行了连接,所以应优先安装未连接一端的迎浪端系泊缆。具体各系如图 6.9 所示。复以上步骤,直至所有单体安装完成。应注意单体安装顺序应以最中间分别向两侧依次安装,安装顺序如图 6.10 所示。

单体,系泊缆,安装顺序,浮式防波堤


图 6.8 连接结构安装Fig.6.8 Installation of connecting structure旁侧单体预抛锚并进行初步系泊定位 号单体和 2 号单体连接结构安装完成后,应对 2 号单体进行系泊系统安安装操作与 1 号单体基本一致,但应注意此时 2 号单体一端已与 1 号单端进行了连接,所以应优先安装未连接一端的迎浪端系泊缆。具体各系如图 6.9 所示。复以上步骤,直至所有单体安装完成。应注意单体安装顺序应以最中间分别向两侧依次安装,安装顺序如图 6.10 所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诚;;多体浮式防波堤消波特性数值模拟[J];水运工程;2017年07期

2 刘文通;铅直薄膜浮式防波堤的理论模式[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0年03期

3 刘文通;浮式防波堤[J];水运工程;1989年02期

4 ;浮式防波堤的应用[J];水运工程;1977年08期

5 蒋宗燕 ,朴俊植;浮式防波堤的发展和研究—发展现况和将来[J];水运工程;1980年04期

6 ;哈里斯浮式防波堤[J];水利水运科技情报;1973年06期

7 加藤重一;石朝晖;;“浮式防波堤”的发展与研究的现况[J];水利水运科技情报;1975年06期

8 侯勇;孙大洋;;规则波作用下矩形浮式防波堤的消浪性能试验研究[J];水运工程;2013年05期

9 劳国f,冯宏;浮式防波堤性能理论计算[J];海洋工程;1993年02期

10 文立;刘祚秋;;一种新型浮式防波堤的数值模拟研究[J];中国水运;201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艳娜;郭本超;刘德兴;彭海婷;;板-网型浮式防波堤网衣周围流场数值模拟[A];第十六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2 董华洋;王永学;陈燕珍;;不同锚泊方式的浮式防波堤消浪性能试验研究[A];第十八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17年

3 王国新;王锋;胡学祥;;爆破挤淤处理悬浮式防波堤软土地基施工技术[A];中国爆破新技术Ⅲ[C];2012年

4 刘心媚;郑艳娜;姜云鹏;张崇伟;;锚泊方式对开孔浮式防波堤消浪性能和锚链力影响的试验研究[A];第二十九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8年

5 沈雨生;周益人;潘军宁;王兴刚;;不同连接方式下双浮箱式浮式防波堤消浪效果试验研究[A];第十八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17年

6 张先云;马哲;翟钢军;孙家文;;基于OpenFOAM不规则波浪作用下浮式防波堤数值研究[A];第十八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17年

7 何梦程;白兴兰;谢永和;;基于AQWA的双浮箱-双水平板浮式防波堤水动力分析[A];第十八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17年

8 张恒铭;周斌珍;陈中飞;丁鑫成;张亮;;浮式防波堤兼作波浪能发电装置的防波特性和波能转换特性研究[A];第二十九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8年

9 宋宪仓;王树青;;几种浮式防波堤消波性能数值分析[A];中国海洋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第14分会场海洋装备与海洋开发保障技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郑艳娜;姚云鹏;董国海;陈昌平;;波浪对双箱式浮式防波堤作用的时域数值模拟[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宋景菊;日本开始建设世界首座垂直上浮式防波堤[N];中国海洋报;2012年

2 高兆福 王加标 程长春;连云港建成我国首条浮式防波堤[N];新华日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汪坚 见习记者 丁乐平;“会走路”的防波堤[N];湛江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环宇;多孔浮式防波堤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仁诗;风力发电与浮式防波堤一体化概念设计及水动力性能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9年

2 李千;基于SPH的波浪与多道浮式防波堤耦合水动力分析方法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9年

3 邓小康;经济高效型浮式防波堤设计及性能分析[D];江苏科技大学;2019年

4 卞向前;新型水轮机式浮式防波堤设计与分析[D];江苏科技大学;2019年

5 谢仁杰;双浮筒型浮式防波堤结构强度及加强措施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8年

6 孙红来;浮式防波堤与波浪能发电一体化装置设计及水动力性能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8年

7 陈飞;基于多岛遗传算法的浮式防波堤系泊系统优化[D];江苏科技大学;2018年

8 陈阳;岛礁地形影响下浮式防波堤运动响应特性及消波效果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8年

9 杨浩;新型柔性浮式防波堤设计与试验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8年

10 徐玉崇;浮式防波堤关键部位结构强度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467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7467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0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