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地区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U414
【图文】:
图 1-1 广州市部分道路使用状况Fig.1-1 Some road conditions of Guangzhou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从再生发展的历史看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很早对废旧沥青回收再生课题展开了研究。最早对旧沥青路面再生利用进行研究的国家是美国,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而到近代,由于欧美国家第一轮高速公路的修筑期道路逐步进入服役晚期,众多道路进入养护翻修期。所以欧美等国家在战后率先对再生沥青再次展开了科学研究[1]。我国,在 80 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原交通部科技局将废旧沥青回收再生利用课题作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进行立项研究,包括同济大学在内的众多科研高校对其展开了不同的研究[2~3]。所以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再生沥青技术已逐步趋向成熟。其中,RAP 再生技术主要包括:热拌沥青混合料再生技术、冷拌沥青混合料再生技术。
Sasobit温拌剂
2)乳化沥青类温拌技术类技术是采用表面活性剂来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温拌技术的形成的。表为双亲分子,它包括一个亲水基和一个亲油基[12],具体见图 1-3。这类大量存在于沥青与石料的界面上,通过活性剂分子的双亲分子性能缓分子和石料极性分子的矛盾,降低二者之间的表面张力,使得沥青可料的表面进行延展[13~14]。其原理是表面活性剂分子中的亲水基是极性亲石料”,同时,亲油基自然是“亲沥青”的。常用的这类温拌剂有 Evo是直接的通过改变沥青的低温粘度来获得良好的裹覆效果,但是通过用也可以在低温下改变沥青混合料的裹覆性,达到良好的温拌效果[15~1究也表明,采用这种温拌效果的材料在旋转压实作用下的压实度会有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战琦琦;郭伟;张瑜;吴涛;郭鹏;韦万峰;;泡沫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8年11期
2 李泉;吴超凡;;环氧乳化沥青冷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7年01期
3 段丹军;张晓燕;张恒基;;大比例温再生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确定[J];公路;2017年03期
4 张科;郑鑫;张旭;;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疲劳特性试验研究[J];公路工程;2017年01期
5 丁济同;何东坡;;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设计及其性能研究[J];公路;2017年06期
6 谢维平;刘新;;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基层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J];西部交通科技;2017年08期
7 聂金荣;麻凤海;;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耐久性能室内试验研究[J];公路工程;2017年05期
8 林翔;李海军;林立宽;;基于正交试验的再生沥青混合料耐久性能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5年11期
9 尹自永;;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6年06期
10 梁胜超;;不同压实温度下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J];西部交通科技;2016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松;熊巍;邹云华;刘勇;;厂拌再生沥青混合料在低等级公路应用的可行性探讨[A];湖北省公路学会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年——2013年)[C];2014年
2 陈志伟;翁辉;;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研究[A];第五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上卷][C];2010年
3 熊巍;卢柯;;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研究[A];湖北省公路学会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年——2013年)[C];2014年
4 黄冲;黄绍龙;黄修林;丁庆军;;废橡胶粉在再生沥青混合料中的性能研究[A];第一届两岸三地绿色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国涛;徐世国;;特种乳化厂拌全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9年
6 张志祥;吴建浩;;再生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的试验研究[A];第二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4年
7 郭忠印;;郭忠印的发言[A];养护与管理2014年第5期(总第39期)[C];2014年
8 宋艺龙;;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A];全国公路养护新材料应用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5年
9 郭平;李艳;张娟;马庆伟;;复拌型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卷)[C];2016年
10 徐希娟;周新锋;;废旧沥青混合料分离再生技术应用研究[A];2014全国公路养护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路面卷[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冯文华;亏本订单逼出来的创新[N];绍兴日报;2007年
2 通讯员 冯文华邋记者 李刚殷;亏本订单“逼”出技术创新[N];工人日报;2007年
3 叶子 马芳;为绿色奥运献一份力[N];中国环境报;2005年
4 杨彦海;变废为宝 经济环保[N];中国交通报;2007年
5 张佳丽;创新路上的“路新人”[N];中国建设报;2007年
6 记者 罗源源;节能巧算“三笔账”[N];首都建设报;2013年
7 张东平;用对地方 废渣废胎都是宝[N];中国交通报;2014年
8 赵艳钧 徐建华;西宝展风采 建功树传奇[N];国际商报;2012年
9 张东平;给黑土地添一抹亮丽的“绿色”[N];首都建设报;2008年
10 ;温拌技术为冷热再生锦上添花[N];中国交通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龚明辉;生物质再生沥青混合料微观特性研究[D];东南大学;2017年
2 郭鹏;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集料—沥青粘附特性及路用性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4年
3 祝谭雍;基于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特点的再生路面设计研究[D];东南大学;2017年
4 赵斌;沥青混合料热再生机理及技术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壮;微波诱导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D];扬州大学;2019年
2 赵世景;分层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路用性能研究[D];湘潭大学;2019年
3 肖满哲;高RAP掺量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实验及疲劳预估模型研究[D];湘潭大学;2019年
4 黄太昌;大比例RAP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9年
5 许湛成;华南地区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9年
6 荚名峰;西北地区再生沥青混合料耐久性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9年
7 张威地;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及其耐久性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9年
8 潘晓峰;水发泡温拌沥青再生沥青混合料再生机理[D];苏州科技大学;2019年
9 何宇;高RAP掺量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影响因素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年
10 许西淼;季冻区再生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674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767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