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流作用下地铁盾构施工过程地层变形规律及稳定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渗流作用下地铁盾构施工过程地层变形规律及稳定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建设速度越来越快,扩建范围越来越大,城市建设逐渐向地下发展,人们不断的对城市地下空间进行拓展,城市地铁建设在很多方面表现出很高优势,比如很大缓解了地面交通压力,对城市交通环境有很大改善,从科学角度讲城市地下对城市地下空间的拓展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对城市地下空间不断进行开发,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过程中面临许多不利因素,地层的复杂程度也不断增加,地铁施工具有很大的风险及难度,且研究难度极大,施工过程中开挖面稳定性的预测和控制非常困难,极易发生城市路面塌陷等灾害事故。对于城市路面稳定性的研究,很多学者在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方面进行大量研究,并取得有效成果。模型实验作为地下工程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城市路面塌陷研究中应用较少。本文以模型实验为基础,充分了解盾构施工过程,并在盾构过程中进行发展创新,在研究过程中充分考虑地下水渗流的影响,在模型试验中加入不同高度水头,相应数值模拟中加入不同水压,充分考虑到地下水渗流的对于盾构开挖地表稳定性的影响,以研究成果为基础,应用于济南地铁施工,取得了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工程意义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1)阐述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特别是盾构法施工概况,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地下水渗流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指出了在考虑地下水渗流作用下盾构施工地面塌陷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2)研发了盾构施工模型试验台架,配制了符合现场围岩地质力学参数的新型流固耦合相似材料,制作了可多方面研究地表稳定性的可视化平台,研发了水中信息监测方法及自动化信息监测采集装置,并最终应用于济南地铁盾构施工模型试验。(3)开展了复合地层地表稳定性模型试验,研究了复合地层中不同埋深、不同水头高度条件下对地铁盾构施工地表沉降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埋深和不同水头高度对地表变形规律的影响,揭示了地表失稳塌陷的演化机制。(4)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地下水渗流作用下盾构施工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分别研究了盾构在上硬下软地层和上软下硬的复合地层施工中,不同隧道埋深、地下水状态对地表变形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盾构施工 模型试验 渗流作用 地表沉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55.43;U231.3
【目录】:
- 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第一章 绪论12-24
- 1.1 研究意义12-1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21
- 1.2.1 城市地下空间研究现状13-16
- 1.2.2 流固耦合理论研究现状16
- 1.2.3 地下水渗流研究现状16-17
- 1.2.4 渗流对围岩稳定性影响研究现状17-19
- 1.2.5 盾构施工引发地表沉降研究现状19-21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21-22
- 1.4 主要工作及创新点22-24
- 1.4.1 技术路线22-24
- 第二章 济南市区域地质环境及地下空间开发规划面临的问题24-39
- 2.1 区域地质环境24-30
- 2.1.1 地理位置及水文特性24
- 2.1.2 地质特征24-25
- 2.1.3 水文地质条件25-30
- 2.2 济南市地下空间开发规划面临的问题30-37
- 2.2.1 济南市地下空间开发历史及现状30-32
- 2.2.2 济南市地下空间开发规划32-37
- 2.3 济南市地下空间开发规划面临的问题37-38
- 2.4 本章小结38-39
- 第三章 盾构施工引起地表沉降机理分析39-44
- 3.1 地层变形原因分析39-40
- 3.2 盾构施工引起地表沉降特征40-42
- 3.3 盾构施工引起地表沉降机理42
- 3.4 本章小结42-44
- 第四章 渗流作用下复合地层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模型试验研究44-63
- 4.1 引言44
- 4.2 济南地铁R1线工程概况44-47
- 4.2.1 济南地铁概况44-45
- 4.2.2 工程地质45-47
- 4.3 盾构隧道相似材料的研制47-52
- 4.3.1 流固耦合相似理论47-49
- 4.3.2 流固耦合相似材料的配置49-52
- 4.4 地铁盾构施工模型试验系统52-55
- 4.4.1 盾构模型试验系统52-54
- 4.4.2 可视化试验平台54-55
- 4.5 模型实验设计及实施55-62
- 4.5.1 实验设计内容55-56
- 4.5.2 实验实施过程56-57
- 4.5.3 实验工况及地表监测方案57
- 4.5.4 地表监测方案57-58
- 4.5.5 试验结果分析58-62
- 4.6 本章小结62-63
- 第五章 渗流作用下复合地层盾构施工引起地表沉降数值模拟63-73
- 5.1 引言63
- 5.2 本构关系的确定63-65
- 5.2.1 摩尔—库伦(Morh-Coulomb)屈服准则64-65
- 5.2.2 材料本构模型的选取65
- 5.3 数值模拟参数获取65-69
- 5.3.1 计算模型范围65-66
- 5.3.2 初始地应力场平衡分析66-67
- 5.3.3 计算参数的选择67-68
- 5.3.4 计算工况68-69
- 5.4 模拟结果分析69-72
- 5.4.1 上土下岩地层盾构施工纵向地表沉降69-70
- 5.4.2 上土下岩地层盾构施工横向地表沉降70-72
- 5.5 本章小结72-73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73-75
- 6.1 结论73-74
- 6.2 展望74-75
- 致谢75-76
- 参考文献76-82
- 附件8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产地铁盾构登台亮相[J];工程机械;2005年07期
2 ;地铁盾构机实现国产化[J];都市快轨交通;2005年03期
3 ;国产地铁盾构打破国内隧道建设“洋盾构”一统天下的局面[J];都市快轨交通;2005年06期
4 ;中国首台国产地铁盾构正式下线[J];都市快轨交通;2007年01期
5 ;上海首台国产地铁盾构投入使用[J];都市快轨交通;2004年06期
6 倪平利;天津地铁盾构机选型的几点考虑[J];交通世界;2005年08期
7 贺霄飞;;压气作业在地铁盾构施工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7年11期
8 郑朝虹;;地铁盾构机传感器应用技术[J];地下工程与隧道;2009年03期
9 杨鹏;冯磊;杨毅;王功亮;杨保兰;;地铁盾构施工监测指标体系的设计与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年29期
10 许景昭;;北京地铁盾构施工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J];施工技术;2010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地铁盾构测量检测掠影[A];天津市测绘学会四届十次理事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东星;;φ6.34m地铁盾构远程监控系统[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鹏;;地铁盾构工程环境保护技术[A];2012年中铁隧道集团低碳环保优质工程修建技术专题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4 刘庭金;;地铁盾构隧道弯矩和变形控制值研究[A];第九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助锋;;地铁盾构支洞步进技术[A];第二届隧道掘进机(盾构、TBM)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铁隧道集团城市盾构项目管理、施工技术、设备维保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6 孟燕;崔江余;;地铁盾构侧穿既有建筑有限元计算与分析[A];中国老教授协会土木建筑(含建筑物改造与病害处理)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九届建筑物改造与病害处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孙士玲;;预警系统在地铁盾构施工中的应用[A];2010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魏林春;段创峰;顾沉颖;邱裕华;;地铁盾构到达整体接收施工技术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刘晶波;王艳;赵冬冬;;地震波斜入射时地铁盾构隧道的动力反应分析[A];防振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刘晶波;李彬;谷音;杜义欣;;地铁盾构隧道地震反应特性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一届、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陈汶鑫;“国”字号地铁盾构订单不断[N];解放日报;2007年
2 记者 周炜 实习生 罗s
本文编号:2768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76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