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自供电传感器及物联网系统开发和其在桥梁振动监测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08-03 13:10
【摘要】:桥梁的安全直接关系到车辆和行人的安全,传统的桥梁监测已难以满足目前多元化的需求,而传感器电池的频繁更换既不经济也不环保。本文根据传统监测的不足,结合桥梁振动监测现状,对于桥梁的无线、集群监测以及振动能量收集技术进行了研究,研发出无线低功耗加速度传感器、无线网关以及云平台,构成了一套物联网系统,对不同位置的桥梁进行了架构与监测,并研发了一种新型悬臂梁能量收集装置,可为传感器节点进行供电。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所示。研发了一种低功耗、高灵敏度的无线加速度传感器。通过集成电路设计、数据采集与无线通信设计、封装设计等,完成了无线加速度传感器感知节点的制作。通过标定和性能对比测试,验证了该传感器在数据采集方面的精确性。该传感器体积小、易安装、数据无线传输,解决了传统布线监测的困难,适用于桥梁振动监测。研制了一种无线压电悬臂梁传感器。根据特定的桥梁环境,使用理论计算结果结合仿真结果优化设计了压电悬臂梁结构,通过试验验证压电悬臂梁的自振频率与数据产生能力,设计了一种矩形压电悬臂梁结构。通过研发信号转换模块、微控制器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等硬件集成系统,结合压电悬臂梁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无线压电悬臂梁传感器,适用于基于物联网的桥梁振动监测。设计了一种新型桥梁振动能量收集装置。针对如何提高压电悬臂梁在桥梁环境中的能量输出问题,研究了不同形状对悬臂梁压电振子发电能力的影响,通过模拟以及实验发现,三角形压电振子相比于矩形和梯形压电悬臂梁具有更大的发电能力,且固有频率比矩形和梯形压电悬臂梁低,在桥梁低频环境中可以产生更大的电能输出。为了拓宽三角压电悬臂梁的共振频率点,在三角压电悬臂梁中间镂空出两个较小的三角压电悬臂梁,通过建模仿真分析,镂空三角压电悬臂梁在低频以内共产生四次共振,相对更加适合桥梁低频环境的应用。研究了基于弹簧的矩形压电悬臂梁结构,实验表明,弹簧矩形悬臂梁结构可以加宽共振点的频率范围,并且相比较无弹簧的矩形悬臂梁结构具有较高的输出电压。设计了一种混合型压电盒子,集成三角形与弹簧矩形压电悬臂梁,可收集桥梁多个频段的能量为传感器供电。研发了一种数据集成并无线传输的网关。通过集成电路设计、无线数据接收以及无线传输模块设计,完成了对网关的制作。通过通信性能测试,得出了网关与传感器的有效通信距离。网关作为传感器与服务器的中枢,其使用470M频段与感知节点传感器进行通信,无线接收方圆600米内的传感器的数据并进行处理,然后通过4G数据流将数据传输至服务器。网关设计有电能管理模块,通过锂电池和太阳能双重供电,具有自供电的功能。开发了云平台终端。平台远程接收存储网关传来的传感器数据,并进行可视化动态展示。云平台采用Browser/Server模式、Model-View-Controller架构进行开发,包括数据层、逻辑层、表现层与客户层。云平台作为物联网终端,可对所有监测目标进行统一管理。本研究成果作为国家863课题研究内容,已通过技术验收,获得专家认可。示范工程测试也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本研究研发的桥梁振动监测物联网系统结合新型压电悬臂梁能量收集装置,形成了一套自供电物联网技术,也为绿色能量收集、应用探索出新的路径,提供了新的思路。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U446
【图文】:

低功耗,电路图,处理器


逑压电换能器通过电源管理芯片给节点中的低功耗CPU、低功耗RF通信模块以及加逡逑速度传感器供电。感知节点的电路图如图3-2所示。逡逑ADXL345邋内置实时时钟逡逑A逡逑SWD邋<逦邋|邋传?采集邋|邋|邋RTC] ̄逡逑串逦逦STM32L152逦 ̄ ̄电源逡逑外部i..o邋U逦邋SPI逡逑接口逦逦逦逦逦逡逑_I邋[,;邋逡逑LED逦CC1101逡逑图3-邋1基于ARM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结构图逡逑I-逡逑:曑邋BgT—?_q__邋—逡逑5兹二-二:二二^二::一逦,——T-邋I邋t逡逑II~枺掊义希蒎危疲荆咤义螻iti邋=fe>邋NN逦丨:彻一一二邋"邋r逡逑**?邋^逦pituruin逡逑L_邋--——I邋'逦■邋-逦I逦」1逦]逦■■丨..■“逡逑图3-2数据采集与传输电路图逡逑为保证低功耗和高处理性能,系统采用32位低功耗ARM处理器,并利用高逡逑性能的电池管理方案和高精度的精密MEMS加速度传感器。采用低功耗的电源管逡逑理芯片,对内置电池以及外接电源进行管理。通信使用CC1101射频芯片,利用逡逑GFSK传输方式,提高系统的传输质量,并利用低功耗唤醒技术,最大程度减少功逡逑耗。逡逑系统主要包含以下部分:逡逑?电源管理,用于电池、外接电源的充放电管理;逡逑*加速度传感器,用于米集加速度信号;逡逑*其他元器件

示意图,电源管理芯片,示意图,传感器封装


逑CPU模块、数据通信模块、多个数字接口等,其中,传感器采集数据后,通过433逡逑通信模块将数据无线传输至网关。传感器封装示意图如图3-4所示,电源管理芯片逡逑如图3-5所示。逡逑T逦F装口取逡逑i逦W严丨逡逑应力K变传感逦?V逦CPU逡逑*数IB采免接逡逑图3-3传感器硬件示意图逡逑蠢虐逡逑亁乫逡逑攀攀I逡逑图3-4传感器封装示意图逡逑^QOm邋fi!逡逑墨醒HW逡逑灥逡逑图3-5电源管理芯片示意图逡逑本文研发的无线加速度传感器硬件的模块功能介绍如下所示。逡逑(1)电源管理逡逑-25邋-逡逑

示意图,传感器封装,示意图,电源管理芯片


逑CPU模块、数据通信模块、多个数字接口等,其中,传感器采集数据后,通过433逡逑通信模块将数据无线传输至网关。传感器封装示意图如图3-4所示,电源管理芯片逡逑如图3-5所示。逡逑T逦F装口取逡逑i逦W严丨逡逑应力K变传感逦?V逦CPU逡逑*数IB采免接逡逑图3-3传感器硬件示意图逡逑蠢虐逡逑亁乫逡逑攀攀I逡逑图3-4传感器封装示意图逡逑^QOm邋fi!逡逑墨醒HW逡逑灥逡逑图3-5电源管理芯片示意图逡逑本文研发的无线加速度传感器硬件的模块功能介绍如下所示。逡逑(1)电源管理逡逑-25邋-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云龙;;传感器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17年16期

2 乌秀春;李静红;;侧碰传感器安装位置动刚度分析与优化[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13年Z1期

3 孔德仁,朱明武,李永新,卜雄洙;基于落锤动标装置的传感器准静态绝对校准方法[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4 沈坚韧;;洗衣机脱水传感器的性能分析及研究[J];家用电器科技;1987年02期

5 ;掩护式自移支架的试验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1987年05期

6 孟兆选;梁凤荣;赵秀琴;;组合式感应传感器及其自动跟踪系统[J];河北省科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7 白保善;;国内外驼峰车辆测重器[J];铁道科技动态;1987年05期

8 范其瑞;;弧焊传感器及传感系统(一)[J];焊接技术;1987年01期

9 刘鹏郎;李华;焦群英;;测振传感器标定的比较法[J];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学报;1988年03期

10 张福学;压电射流速率传感器的性能试验[J];传感器技术;198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敬留柱;;一个测试点传感器安装胶粘剂应用技术研究[A];2005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钟勇;杨华明;陈喜栋;朱玉琴;苏艳;;国外光纤腐蚀传感器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A];2015第二届海洋材料与腐蚀防护大会论文全集[C];2015年

3 Kamil Abbas;韩锦程;王天宇;;电容网丝传感器的研制[A];第十五届全国反应堆热工流体学术会议暨中核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4 刘叶艳;李东锋;耿正炜;高文杰;王璐璐;聂书才;鲁贵祥;;汽车侧碰传感器安装点动刚度分析[A];第十四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5 马红;文勇;庄志;郭正权;;异常环境下的温度测试技术研究[A];四川省电子学会传感技术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郑建伟;许文进;杨明灿;茅圣仁;;自动气象站地温传感器不定时期间核查一例[A];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20 深度信息化:应用支持与智能发展[C];2018年

7 罗凯;汪球;李进平;赵伟;;传感器安装对气动热测量精度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8年

8 杨帆;梁军汀;卢杰;;水气介质识别及触底检测传感器的研制[A];中国声学学会2017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7年

9 汪泽州;鲍建飞;缪金良;宓均良;冯朝力;;配电变压器智能在线监测装置[A];浙江省电力学会2015年度优秀论文集[C];2015年

10 蒙占海;张玉荣;;厚壁圆筒内超高压力的非破坏性测量[A];2004全国测控、计量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仝鑫隆;自供电传感器及物联网系统开发和其在桥梁振动监测中的应用[D];北京科技大学;2019年

2 安勃;变电站内无线传感器的电磁兼容问题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年

3 张平磊;光纤低相干微米沉降传感器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功伟;高精度太阳光追踪方法的研究与设计[D];长安大学;2018年

2 冯新岩;GIS内置特高频传感器现场检验方法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3 曾彦;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节能改进[D];湖南大学;2014年

4 王淼;多传感器智能无人平台开发与导航技术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8年

5 王翔;基于多传感器的姿态检测系统设计及数据融合算法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6 周娜;基于软传感器的容错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D];长安大学;2018年

7 梁东东;EPS扭矩转角传感器及EPS控制器的研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8 张宽;基于天轮底座压力的立井施工提升机载荷测量技术研究与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9 程雨竹;基于光通量变化的塑料光纤疲劳传感器[D];湘潭大学;2018年

10 赵若男;柴油机漏电流式颗粒物传感器内微粒的动力学特性研究[D];江苏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796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7796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4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