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峪隧道围岩质量分级及稳定性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U451.2
【图文】:
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概况峪隧道是锦绣山城黄峪隧道及公路工程上的一座隧道,位水库北侧约 300m,是连接杏苑路与锦绣山城的重要公路0+963.8,终点桩号 K1+240,全长 276.2m,属于短隧道。86°,洞身穿越低山区,山顶最大地面高程约 311.37m,89.2m,隧道的最大埋深约 49.91m;该隧道设计净宽 7.5m道,洞口形式采用端墙式。端道路工程施工便道修筑以后,交通地理条件优越。见交
具有变余斑状结构,块状构造,蚀变程度不均匀,导致岩性强度不均,其次地表见到了灰绿色熔集块安山岩;据调查局部为少量灰紫色气孔状变安山岩察钻孔岩芯揭露,节理裂隙节较发育,岩体完整性差,风化壳厚度大,细小脉发育,节理面渲染或填充石英。物探结果表明,隧道进出口两侧冲沟表层分布黄土,洞口岩体破碎-较洞身段岩体较破碎-较完整。未发现不良地质。北
黄峪隧道工程地质纵断面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世辉;;以控制论观点研究隧道围岩稳定问题及其应用[J];煤炭学报;1988年02期
2 朱可善,胡振瀛,朱作荣,钟永贵,王清明,贾勤国;城市交通双层隧道的设计和施工[J];地下空间;1989年02期
3 吴海科;刘远明;李汝嘉;唐苗;罗伯成;曹凯;;隧道围岩压力拱研究进展[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6年S2期
4 邹佳光;;隧道围岩块体稳定性分析及支护对策[J];铁道建筑;2017年03期
5 韩永琦;王宁慧;;铁路隧道围岩白云岩分级探讨[J];铁道勘察;2017年05期
6 戚承志;钱七虎;王明洋;陈剑杰;;深隧道围岩分区破裂的数学模拟[J];岩土力学;2012年11期
7 曾晓清,张一弼;系统工程方法在隧道围岩稳定分析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1995年02期
8 陈国中;徐前卫;程盼盼;董继涛;吴永波;;富水软弱隧道围岩工后软化效应分析及其控制措施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7年01期
9 谢光明;;三联隧道围岩大变形的原因与处理技术[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7年06期
10 樊高臣;李瑞静;;隧道围岩蠕变模型参数计算及变形数值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亮;刘飞;童勇勇;刘超;;基于压力拱理论的隧道围岩压力计算[A];北京力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暨北京振动工程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2 阳友奎;;应变软化地层中隧道围岩响应的解析[A];面向21世纪的岩石力学与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6年
3 戚承志;钱七虎;王明洋;陈剑杰;;深隧道围岩分区破裂的数学模拟[A];第3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4 杨更社;张全胜;;隧道围岩冻胀力的解析计算分析[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5 荣耀;;爆破荷载作用下隧道围岩中应力波传播的数值模拟[A];盛世岁月——祝贺孙钧院士八秩华诞论文选集[C];2006年
6 李松;祝家麟;;三维弹粘塑性边界元法分析隧道围岩[A];岩土力学数值方法的工程应用——第二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与模型实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7 王唢;赵明阶;蒋树屏;林志;;基于渐进性破坏理论的隧道围岩压力预测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8 阳友奎;;应变软化隧道围岩与支护相互作用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9 李之达;黄强;李耘宇;;联拱隧道围岩的稳定性与黏弹性分析[A];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徐林生;孙钧;蒋树屏;;隧道围岩稳定位移与突发失稳时间预报研究[A];2001年全国公路隧道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通讯员 葛立思 王友星;鏖战秦岭山脉[N];人民铁道;2017年
2 伍振;软豆腐里打洞 石油层下穿行[N];中国交通报;2017年
3 王立武 张水生;春雨润物细无声[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9年
4 陈戈 林清 吴楚楚 蔡华锋;隧道围岩试验系统国际领先[N];南方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李玲 通讯员 孙航 赵炯;攻坚陕北 穿越重险[N];中国交通报;2018年
6 周广宽 刘海先;一支敢打能胜的“青春战队”[N];国际商报;2019年
7 尹登明 杨锦 张东升;甘肃平天高速马峡隧道顺利贯通[N];国际商报;2017年
8 严茂林 张升茂;质量安全进度名列全线榜首[N];中华建筑报;2006年
9 记者 戴建 通讯员 沈高 谭婉莹;紫惠高速全线隧道顺利贯通[N];惠州日报;2020年
10 记者 曹智 见习记者 郝东伟;技术突破打造精品工程[N];河北日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全胜;寒区隧道围岩损伤试验研究和水热迁移分析[D];同济大学;2006年
2 涂忠仁;大跨海底隧道围岩抗力系数理论与试验分析及其设计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3 宋战平;隐伏溶洞对隧道围岩[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4 林传年;分岔隧道围岩损伤与稳定性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5 汪成兵;软弱破碎隧道围岩渐进性破坏机理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6 钟正强;隧道围岩非线性特征描述及其稳定性的数值计算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梁斌;隧道围岩与支护结构稳定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8 文建华;隧道结构稳定性及其流固耦合损伤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9 岳顺;隧道围岩动力稳定性研究与时间序列建模分析[D];重庆大学;2009年
10 彭念;原位扩建隧道围岩力学响应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建兰;黄峪隧道围岩质量分级及稳定性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2 朱秋雷;千枚岩强度参数各向异性及对隧道围岩大变形的影响[D];成都理工大学;2019年
3 刘甲;山岭隧道围岩大变形机理分析及处置措施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9年
4 涂孝波;隧道围岩与支护结构相互作用机理及其应用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9年
5 罗阳;爆破施工对相邻隧道围岩振动影响规律研究[D];浙江科技学院;2019年
6 门琪;遵义羊角垴隧道围岩流变特性与稳定性分析[D];西安科技大学;2018年
7 李树林;基于模糊理论的铣挖隧道围岩质量分级方法[D];湖南大学;2018年
8 曹泉水;雪山梁隧道围岩变形预测与稳定性研究[D];西华大学;2014年
9 李静;上软下硬地层隧道围岩破坏机理及评价研究[D];福州大学;2017年
10 詹亮;火灾高温下(后)隧道围岩衬砌结构力学损伤研究[D];河北建筑工程学院;2018年
本文编号:27816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781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