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基于高差相关函数的粗集料表面纹理表征及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2 02:46
【摘要】:在机械荷载作用下,集料的形态特征对沥青路面的力学响应起着重要作用,而粗集料的表面纹理是影响沥青路面表面性能的关键因素。为了全面描述粗集料的粗糙程度,引入了高差相关函数进行粗集料表面纹理多参数表征。首先借助触针轮廓仪获取集料表面纹理轮廓曲线,消除数据误差。然后,计算粗集料高差相关函数,对函数进行分段拟合,计算表面纹理曲线的自相似特征参数(D,ξ_∥,ξ_1)作为评价指标,定量表征粗集料表面纹理的粗糙程度。研究发现:粗集料表面纹理在一定尺度范围内具有两段变维特性,但分形维数对粗集料表面的粗糙程度不敏感,采用分形维数作为独立参数评价粗集料表面粗糙度具有很大局限性;水平截止波长ξ_∥可反映粗集料表面最大微凸体的大小,不同集料的最大微凸体大小差异明显;幅度期望值ξ_1可定量描述粗集料的粗糙程度,由分形维数D,水平截止波长ξ_∥和幅度期望值ξ_1可以更加全面地描述粗集料表面粗糙程度。通过大量室内试验,分析了粗集料表面纹理对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耐久性和抗滑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粗集料表面纹理粗糙度的增加会造成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抗拉应变、劈裂强度比、摩擦系数等指标增大,而抗拉强度会减小。随着粗集料表面纹理粗糙度的增加,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和抗滑性不断增强。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U414
【图文】:

沥青混合料,CT扫描


X 射线断层扫描装置(X-rayComputedTomography,X-rayCT)主要通过获取试件内部连续断面图像来直观反映试件三维空间结构信息。基于 X-ray CT 技术获取的数字图像真实可靠,准确度高,具有很好的重构精度,因而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X-ray CT 技术主要是基于射线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其主要利用 X 射线辐射物体并使胶片感光成像。当 X 射线穿透物体时,辐射强度将呈现出指数型衰减并且衰减速率仅受物质密度影响。据此可建立物质密度与射线吸收率(CT 数)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将其转换成相对应的像素灰度值可获得物体的三维信息。通过专用的 3D 可视化软件即可进行物体的 3D 重构。由于工业 CT 具有比医用 CT 更强的辐射能力,可实现定量实时无损检测,因而在各类工业工程测试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 CT 技术对沥青混合料试件进行无损检测,即可获取试件内部组成信息,这对研究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撑。Masad E 是较早将 CT 技术运用于沥青混合料研究的学者之一,其采用二维 CT图像表征不规则集料颗粒的三维表面特性,但由于 CT 技术本身的局限性,三维重构的数据处理工作量较大,对计算机要求较高[27]。

切片图像,三维模型,粗集料,集料


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集料颗粒的三维表面轮廓,并采用表面球面变换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证明球面调和变换可较好地表征集料颗粒的三维轮廓和表面细节特征。之后,段跃华利用 DIP技术实现了粗集料的分割,提出了接触度指标 C,从定量的角度对混合料内部粗集料颗粒的接触水平进行了表征[29]。Liu T 等人为了解粗集料形状对沥青混合料破坏过程中应力分布和微裂纹扩展的影响,采用 CT 扫描技术得到的沥青混合料 2D 切片图像来分析粗集料的形状特征(即边缘数量,面积,等效半径,伸长率和尺寸分布)。基于粗集料的上述统计特征,提出了一种多边形随机建模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能够准确描述混凝土的应力-应变特性和损伤演化[30]。Wu Jiangfeng等人采用工业 CT 仪器研究了砾石集料。利用 MATLAB 软件获取集料图像切片属性,包括反相,中值滤波,降噪,二值化等。利用 MIMICS 软件重建集料的三维模型,并提出采用多指标参数体系评价集料的形状特征[31]。

纹理图,粗集料,纹理,集料


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激光扫描方法直接获得粗集料的表面积和体积,采用不同采石场集料的三维激光扫描数据代替体积比以确定扁平和细长集料颗粒的含量,验证了一种新的集料平坦度方程[33]。Ge Haitao[34]等人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得点云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多种尺寸和多种磨耗周期的集料颗粒的 3D 形态信息。从不同尺度提出了表征粗集料形态特征的定量评价指标,并分析了粗集料的磨耗衰减规律,为粗集料的性能评价和优化提供了技术指导。从上述研究中可以分析,与 CT 扫描技术相比,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准确且定量地表征集料的形状特性。但该方法也存在工艺要求高、操作困难等缺点。且激光扫描结果易受自然光线和集料颜色的影响,因此仅适用于粗集料轮廓形状扫描,而针对精度要求更高的表面纹理测量,则存在细节丢失等问题。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亮;;机械加工零件表面纹理缺陷的检测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7年02期

2 陈晓克;;浅谈机械加工零件表面纹理缺陷的检测[J];中国高新区;2017年21期

3 曾继华;;机械加工零件表面纹理缺陷检测[J];科技展望;2016年25期

4 黄峰,楼祺洪,董景星,魏运荣,雷博,范滇元,周翔;高分子纤维的准分子激光表面纹理化[J];中国激光;2001年02期

5 贡玉南,华建兴,黄秀宝;纺织品表面纹理的图像分析方法[J];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6 危常忠,王本强,谢铁邦;表面纹理的参数评定研究[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7 吴玉;荣泰;;自然的魅力 美丽的家园[J];建筑装饰材料世界;2008年01期

8 董军宇;吕玉芳;梁作娟;;统一框架下的五种三维表面纹理合成方法及其性能比较[J];现代制造工程;2006年11期

9 郁兰;;织物表面纹理及其影响因素探讨[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0年05期

10 黄峰,楼祺洪,雷博,董景星,魏运荣,范滇元;激光辐照高分子纤维表面纹理化过程中的热分析[J];光学学报;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宇辰;王宁;李杰宇;裴磊洋;;刚性辊压设备用于机场道面表面纹理制作的方法研究[A];《工业建筑》2018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18年

2 陈昕;朱卓立;岳莉;余嘉怡;于海洋;;曲率分析辅助固定义齿表面纹理仿真制作的效能评价研究[A];第十二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8年

3 胡吉永;姜瑞涛;杨旭东;丁辛;;摩擦影响表面纹理触觉传感的神经力学原理[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4 唐勇;杨成宇;;利用搜索带加速的一种基于样图的多边形表面纹理合成方法[A];立体图象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刘红彬;孟永钢;;表面纹理对流体润滑油膜承载能力与摩擦特性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刘红彬;孟永钢;;表面纹理对流体润滑油膜承载能力与摩擦特性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首届青年表面工程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黄峰;楼祺洪;雷博;董景星;魏运荣;范滇元;;激光照射材料表面时的Rayleigh-Taylor不稳定性[A];湖北省激光学会论文集[C];2000年

8 毕海涛;孔霞;张绍明;周飞;;液粘离合器摩擦副研究进展[A];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邓谦;张勇;;捷克玻璃陨石及其仿制品的实验室鉴定[A];2013中国珠宝首饰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10 潘建军;孔宪梅;陈大融;;磨粒的分形纹理特征提取[A];第六届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中国纺织面料流行趋势专业研究团队;休闲优雅两不误[N];中国纺织报;2019年

2 何叶;米兰巴黎梳理新男装规则[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光丽;用于光学影像技术的皮肤光学仿体制备及表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2 晁彩霞;点磨削零件表面形貌特征及摩擦学特性研究[D];东北大学;2015年

3 韩静;宏微观表面纹理的润滑及摩擦性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4 李鹏;反射面天线与高密度机箱的多场耦合分析与集成优化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彦娟;丙烯酸酯/硅溶胶改性人工林木材与表面纹理强化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年

6 王会会;照明对物体表面纹理的视觉感知影响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7 韩建伟;基于样本的三维表面纹理快速合成技术[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庆丰;基于高差相关函数的粗集料表面纹理表征及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9年

2 孙奇;轮轴车削加工表面纹理分析及疲劳性能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7年

3 郭占杰;沥青路面粗集料表面纹理激光测量平台及控制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2017年

4 任静;三维表面纹理超分辨率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5 刘作珍;基于通用训练集的三维表面纹理超分辨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6 孙桂梅;基于核函数的三维表面纹理合成[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7 杨艳;绉织物表面纹理形貌结构的表征及分形分析[D];江南大学;2008年

8 宗常进;基于小波变换的三维表面纹理表示及合成[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9 丁立军;基于摄影原理的文物表面纹理重建技术研究[D];江苏大学;2007年

10 于忠达;三维表面纹理填洞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899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7899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6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