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细观结构及损伤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7 07:37
【摘要】:开裂一直被公认是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典型破坏形式,荷载是其结构损伤的最直接原因,水泥稳定碎石作为典型的半刚性基层材料之一,其在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是材料内部微缺陷裂纹萌生、扩展、汇合贯通逐步损伤的结果。路面基层处于沥青面层之下,属于隐蔽性结构层,结构损伤过程观测相对困难,因此,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材料和结构损伤状态及其参数与实际宏观表达指标偏差较大的问题,有必要完善试验支撑下的材料损伤认识。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半刚性基层材料损伤是一个小尺度、复杂的、过程化的变量的问题,从细观分析角度入手,以图像技术为手段,对水泥稳定碎石在荷载作用下的损伤演化过程进行分析。通过将图像处理技术和力学试验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细观结构指标体系,以混合料试件芯样的细观结构为研究对象,对混合料内部集料及孔洞分布进行分析,探讨细观结构对损伤的影响,具体为:首先,建立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细观结构指标体系。根据细观结构分析的需要,采用自行编制的图像处理程序,对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进行图像分析,提取混合料中集料形态、组成、结构指标以及孔洞分布在内的图像细观结构指标体系,并验证指标的灵敏性和有效性。其次,水泥稳定碎石材料CT扫描及加载试验设计。分析CT构成及成像原理,从工业CT射线能量,密度分辨率,探测器接收方式,图像重建算法四个方面对所用设备进行标定,客观评价所用CT设备性能及对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扫描图像精度,明确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图像符合问题分析要求。以4.75mm通过率为标准,筛选通过率分别为30%,35%,40%,45%和50%的五种级配,设计加载方案、荷载级位及采样位置,选定两种具有典型差异级配(4.75mm通过率为30%和45%)的水稳碎石混合料B1-N2、B2-N9进行加载-扫描试验,获得断层扫描图像,对现有图像阈值分割方法进行适用性分析,并采用环形改进大津法提升断层图像识别和分割的质量。然后,基于CT图像的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细观损伤演化分析。针对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二维CT断层图像,统计分析图像的孔隙细观结构分布特征,并结合分形理论,以差分盒维数方法为手段计算不同加载扫描阶段水泥稳定碎石CT扫描断层图像的分维数,分析图像损伤分维数与荷载的相关性,揭示材料损伤的细观演化过程。分析混合料骨架结构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分析图像尺度下粗集料的组成比例、集料间距、集料接触面积等体素数量与宏观力学指标相关性。初步验证,在无侧限的抗压强度下,颗粒数量与抗压强度之间存在一定负相关性;颗粒接触单元数与抗压强度同样成弱线形相关性。最后,准脆性材料的损伤破坏分析,提出准脆性材料损伤的增量递归指数模型,并以逐级荷载作用下B1-N2、B2-N9级配材料对模型进行验证,得出骨架-密实型的B2-N9试件破坏符合准脆性材料的损伤特征,即损伤存在门槛值,在门槛值之前,材料损伤并不明显,超过损伤门槛值后,材料存在加速损伤过程,符合脆性岩土类脆性损伤特点。但骨架型B1-N2混合料由于内部细观夹杂等原因,损伤模型不具备上述B2-N9模型描述特征。本文研究成果有助于深入了解半刚性基层的细观损伤性能,同时也是对半刚性基层材料现行设计指标的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U414
【图文】:
图 1.1 基层破坏实例者 H.E.Brooke-Bradley 对水泥稳定土路用基层材料进南卡罗莱纳州进行了试验路应用,此后,研究人员为主要从宏观角度研究水泥稳定半刚性基层材料在不同化规律,但对于引起材料性能劣化的裂纹损伤演化过
图 1.2 南非路面设计法中半刚性材料的模量参数[28]认是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典型破坏形式。国外从上试验对水泥处治基层研究认为,随着基层材料裂基层的模量将存在三个衰减阶段,定性的指出水发展直接相关[15]-[16]。国内学者从材料疲劳试验的
近年来我国基础研究领域的资助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在这一研究领域和方向上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也逐年增加,自 2011 至 2016 年,该领域研究项目数已经占所有公路工程领域研究课题的近20%,十余年来的资助情况如图1.4所示。图 1.4 国家自然基金在该领域资助统计情况1.2.1 图像技术在路面材料细观结构研究中的应用(1)路面材料细观组成结构的研究借助二维图像技术分析路面材料的组成结构已经成为国内外道路领域近几年研究重点之一,分析路用混合料的细观组成结构、压实性能、均匀性,或者以路用混合料微观组成特征参数作为有限元分析的基础。在路面材料细观组成结构研究中,较为常见的观测手段是 CCD 观测模式,即采用 CCD 技术获取路面材料细观组成结构,通常是一种材料有损的图像获取方式。国外学者 Eyad Masad(1999)、Kasthurirangan Gopalakrishnan 等(2005)分别在表征集料颗粒趋向性分布、评价颗粒距离、分布以及胶浆面积指标等方面做出了贡献[34]-[35];Hu, R.L., Yue, Z.Q. (2005)等在有限元分析中定义了集料颗粒和胶浆的材料参数,修正了一直以来有限元中的理想化定义[36]。汪海年、徐科、张婧娜、李智、彭勇、吴文亮、张蕾、吕悦晶、陈佩林等国内学者在二维数字图像级配与三维机械筛分级配的修正方法、图像的分割效率、沥青混合料骨架嵌挤特征、不同成型方法对试件细观结构的影响、集料颗粒的主轴角度与压实方法关系、混合料颗粒分布均匀性、细观损伤裂纹分析以及有限元仿真等方面均产生了大量研究成果[37]-[48]。相对于 CCD 相机获取路面内部结构的图像信息,计算机断层扫描 CT 技术可无损获得试件内部组成结构特征。由于石料、胶浆以及空隙三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密度差异
本文编号:2805817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U414
【图文】:
图 1.1 基层破坏实例者 H.E.Brooke-Bradley 对水泥稳定土路用基层材料进南卡罗莱纳州进行了试验路应用,此后,研究人员为主要从宏观角度研究水泥稳定半刚性基层材料在不同化规律,但对于引起材料性能劣化的裂纹损伤演化过
图 1.2 南非路面设计法中半刚性材料的模量参数[28]认是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典型破坏形式。国外从上试验对水泥处治基层研究认为,随着基层材料裂基层的模量将存在三个衰减阶段,定性的指出水发展直接相关[15]-[16]。国内学者从材料疲劳试验的
近年来我国基础研究领域的资助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在这一研究领域和方向上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也逐年增加,自 2011 至 2016 年,该领域研究项目数已经占所有公路工程领域研究课题的近20%,十余年来的资助情况如图1.4所示。图 1.4 国家自然基金在该领域资助统计情况1.2.1 图像技术在路面材料细观结构研究中的应用(1)路面材料细观组成结构的研究借助二维图像技术分析路面材料的组成结构已经成为国内外道路领域近几年研究重点之一,分析路用混合料的细观组成结构、压实性能、均匀性,或者以路用混合料微观组成特征参数作为有限元分析的基础。在路面材料细观组成结构研究中,较为常见的观测手段是 CCD 观测模式,即采用 CCD 技术获取路面材料细观组成结构,通常是一种材料有损的图像获取方式。国外学者 Eyad Masad(1999)、Kasthurirangan Gopalakrishnan 等(2005)分别在表征集料颗粒趋向性分布、评价颗粒距离、分布以及胶浆面积指标等方面做出了贡献[34]-[35];Hu, R.L., Yue, Z.Q. (2005)等在有限元分析中定义了集料颗粒和胶浆的材料参数,修正了一直以来有限元中的理想化定义[36]。汪海年、徐科、张婧娜、李智、彭勇、吴文亮、张蕾、吕悦晶、陈佩林等国内学者在二维数字图像级配与三维机械筛分级配的修正方法、图像的分割效率、沥青混合料骨架嵌挤特征、不同成型方法对试件细观结构的影响、集料颗粒的主轴角度与压实方法关系、混合料颗粒分布均匀性、细观损伤裂纹分析以及有限元仿真等方面均产生了大量研究成果[37]-[48]。相对于 CCD 相机获取路面内部结构的图像信息,计算机断层扫描 CT 技术可无损获得试件内部组成结构特征。由于石料、胶浆以及空隙三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密度差异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佳;万成;蔡旭;;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方法的沥青混合料颗粒运动轨迹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5年03期
2 党发宁;方建银;丁卫华;;基于CT的混凝土试样静动力单轴拉伸破坏裂纹分形特征比较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年S1期
3 白羽;侯菲;董军;;应用分形插值及分形维数预测混凝土损伤裂纹[J];北京建筑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4 朱红光;易成;单海霞;张伟泽;;基于CT图像分析的准脆性材料轴压损伤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5 吴文亮;李智;张肖宁;;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评价沥青混合料均匀性[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年04期
6 程箭;许志鸿;张超;李淑明;;水泥稳定碎石设计参数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08年06期
7 汪海年;郝培文;庞立果;邸建红;;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粗集料级配特征[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11期
8 党发宁;刘彦文;丁卫华;陈厚群;;基于破损演化理论的混凝土CT图像定量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8期
9 彭勇;孙立军;王元清;石永久;;数字图像处理在沥青混合料均匀性评价中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年02期
10 彭勇;孙立军;;沥青混合料均匀性与性能变异性的关系[J];中国公路学报;2006年06期
本文编号:28058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805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