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确定—随机子空间模态参数识别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1 19:07

  本文关键词:确定—随机子空间模态参数识别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桥梁结构健康监测日益受到重视和推广,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既是健康监测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结构动力识别的主要部分,在整个健康监测系统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确定-随机子空间方法作为一种系统辨识方法,目前在桥梁结构中几乎没有运用的先例,本文以此方法在桥梁结构模态参数识别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综述了结构模态参数的随机子空间、确定-随机子空间以及时变结构识别方法。2、详细阐述了确定-随机子空间系统辨识方法的基本理论,并针对结构模态参数时变识别,提出一种确定-随机子空间滑窗方法,基于MATLAB平台,编制了相应的程序。3、借助某桥塔损伤试验及某斜拉桥振动台试验,运用确定-随机子空间方法、确定随机子空间滑窗方法对各工况下结构模态参数进行了识别,并对比分析。4、研究表明:确定-随机子空间方法可以利用结构激励及结构响应识别其模态参数;结构自振频率会随着结构的损伤逐渐降低、阻尼比有有所增加。5、对于非时变线性结构,结构在试验过程中自振频率保持不变,确定-随机子空间方法与确定-随机子空间滑窗方法识别结果一致。6、对于时变非线性结构,确定-随机子空间方法频率识别结果偏低,运用确定-随机子空间滑窗算法追踪结构自振频率时可知,随着震动幅值增大,频率首先降低,但降低到一定程度后,随着震动幅值的减小,频率有所回升,到最后地震动结束时,趋于稳定。
【关键词】:模态参数识别 确定-随机子空间 确定-随机子空间滑窗 损伤试验 振动台试验 时变性识别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46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第1章 绪论12-17
  • 1.1 研究意义12-13
  • 1.2 研究现状13-15
  • 1.2.1 随机子空间方法13-14
  • 1.2.2 确定-随机子空间方法14-15
  • 1.2.3 模态参数时变性识别15
  • 1.3 本文主要研究的目标、内容及章节安排15-17
  • 1.3.1 研究目标15-16
  • 1.3.2 研究内容16
  • 1.3.3 章节安排16-17
  • 第2章 确定-随机子空间系统识别17-34
  • 2.1 结构振动的状态空间模型17-20
  • 2.1.1 连续状态空间模型17-18
  • 2.1.2 离散状态空间模型18-19
  • 2.1.3 状态空间方程19-20
  • 2.2 确定-随机子空间方法20-27
  • 2.2.1 确定-随机子系统20-21
  • 2.2.2 Hankel矩阵21-23
  • 2.2.3 系统相关矩阵23-25
  • 2.2.4 卡尔曼滤波25-26
  • 2.2.5 系统矩阵计算26-27
  • 2.3 模态参数识别27-28
  • 2.4 稳定图方法28-30
  • 2.4.1 稳定图原理28-29
  • 2.4.2 稳定图判别标准29-30
  • 2.5 确定-随机子空间滑窗方法30-31
  • 2.5.1 方法原理30-31
  • 2.5.2 CSI滑窗识别影响因素31
  • 2.6 编制程序31-32
  • 2.7 后续内容32-33
  • 2.8 本章小结33-34
  • 第3章 模型桥塔模态参数识别34-66
  • 3.1 模型介绍34-35
  • 3.1.1 材料34
  • 3.1.2 几何尺寸34-35
  • 3.2 试验介绍35-39
  • 3.2.1 传感器布置35-36
  • 3.2.2 损伤模拟36-38
  • 3.2.3 试验工况38
  • 3.2.4 试验现场38-39
  • 3.3 有限元分析39-41
  • 3.4 数据预处理41-44
  • 3.4.1 消除趋势项41-42
  • 3.4.2 信号重采样42
  • 3.4.3 预处理结果42-44
  • 3.5 模态参数识别44-60
  • 3.5.1 功率谱识别结果45-47
  • 3.5.2 SSI识别结果47-50
  • 3.5.3 CSI识别结果50-54
  • 3.5.4 对比分析54-60
  • 3.6 CSI滑窗识别60-65
  • 3.6.1 识别结果60-63
  • 3.6.2 对比分析63-65
  • 3.7 本章小结65-66
  • 第4章 地震激励下模态参数识别66-91
  • 4.1 试验模型工程概况66-69
  • 4.1.1 材料66
  • 4.1.2 主梁66
  • 4.1.3 索塔66-67
  • 4.1.4 配重67-68
  • 4.1.5 全桥模型总布置图68-69
  • 4.2 模型试验方案69-71
  • 4.2.1 传感器布置69-70
  • 4.2.2 试验工况70-71
  • 4.3 有限元分析71-72
  • 4.3.1 OpenSees模型71-72
  • 4.3.2 模态分析72
  • 4.4 模态参数识别72-84
  • 4.4.1 主梁模态参数识别结果72-77
  • 4.4.2 索塔模态参数识别结果77-83
  • 4.4.3 全桥横向振型83-84
  • 4.5 CSI滑窗识别84-90
  • 4.5.1 小震识别85-87
  • 4.5.2 大震识别87-90
  • 4.6 本章小结90-91
  • 结论及展望91-93
  • 一、结论91
  • 二、展望91-93
  • 致谢93-94
  • 参考文献94-9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伯瑜;郑万平;;模态参数识别的单位脉冲响应函数法[J];振动与冲击;1986年04期

2 廖伯瑜;郑万平;;模态参数识别的单位脉冲响应函数法[J];昆明工学院学报;1986年01期

3 朱才朝;王鸿恩;;一种新的复模态参数识别方法[J];机械;1993年02期

4 杨华;;模态参数识别的研究现状及发展[J];机械;2006年10期

5 王学敏;黄方林;刘建军;;大型桥梁模态参数识别的一种方法[J];工程力学;2007年02期

6 史琼艳;;模态参数识别方法[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5期

7 静行;袁海庆;赵毅;;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结构模态参数识别[J];振动与冲击;2010年03期

8 俞云书;结构模态参数识别——传递函数法[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1981年02期

9 孙平凡;;机械阻抗测试与模态参数识别技术及应用鉴定会[J];振动与冲击;1982年04期

10 彭晓洪;丁锡洪;周建功;;用模态参数识别结果对实际结构有限元动力模型的修正[J];振动与冲击;198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光坤;;基于时频分析的模态参数识别研究[A];2008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进展大会论文集(Ⅰ)[C];2008年

2 王国兴;李华军;潘新颖;;小波包分析在结构损伤时间识别及结构模态参数识别中的应用[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3年

3 张明星;柳亦兵;辛卫东;;基于时域方法的核电站沸水反应堆试验模态参数识别[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狄生奎;王立宪;杜永峰;李慧;;考虑温度影响下的混凝土梁桥的模态参数识别研究[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9年

5 李磊;应怀樵;刘杰;张占一;;基于环境试验的过街天桥模态参数识别与分析[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邓昌;顾培英;汤雷;;基于移动附加质量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0年

7 李磊;应怀樵;刘杰;张占一;;基于环境试验的过街天桥模态参数识别与分析[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黄朝俊;秦权;;基于脉动数据的结构模态参数识别前处理分析[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6年

9 顾培英;丁伟农;;结构系统模态参数识别方法[A];中国水利学会首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3年

10 王慧;刘正士;;基于HHT方法的结构模态参数识别[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鑫晖;频域模态参数识别研究及其软件实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常军;随机子空间方法在桥梁模态参数识别中的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3 禹丹江;土木工程结构模态参数识别[D];福州大学;2006年

4 姜浩;基于环境激励下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模态参数识别与损伤诊断[D];吉林大学;2009年

5 陈为真;大型结构振动信号处理与模态参数识别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徐士代;环境激励下工程结构模态参数识别[D];东南大学;2006年

7 何启源;基于现代时频分析的环境激励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8 黄晓敏;桥梁结构模态参数识别与损伤诊断算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9 杨和振;环境激励下海洋平台结构模态参数识别与损伤诊断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10 辛峻峰;基于随机子空间法的海洋平台模态参数识别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珍;桥梁结构运营模态参数识别方法对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赵海云;基于多等级模态参数识别的大跨桥梁损伤诊断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李丽雯;结构模态参数识别在非线性结构中的适用性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5年

4 胡秋霞;热环境下基础激励结构模态参数识别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5 王乐;基于环境激励的安庆铁路长江大桥模态参数识别[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6 卢洪超;海洋结构信号消噪与模态参数识别方法试验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7 林立新;福建省地震局隔震大楼模态参数识别及健康评估[D];福州大学;2013年

8 陈栋军;确定—随机子空间模态参数识别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9 陈文新;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的结构模态参数识别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9年

10 年秋华;储液罐平台的模态参数识别[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确定—随机子空间模态参数识别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11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811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2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