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粒子对SBS改性沥青结构及及流变性能的影响研究
【学位单位】:重庆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U414
【部分图文】:
图 1.1 SBS 物理交联可逆示意图[12]BS 改性沥青的机理温下,当基质沥青中引入 SBS 改性剂,SBS 可以自发在体系中分散沥青质(饱和分、芳香分)会被 SBS 吸收并产生溶胀。当溶胀发生的比例构成发生改变,溶胀后的 SBS 联结在一起进而在沥青中形成沥青的性能得到提高。黄卫东[14]等研究发现 SBS 和沥青质会竞相吸轻质组分来维持体系的稳定性,SBS 的溶胀、分散是一个由快到慢的动态平衡过程。原健安等[15]研究发现芳香分的含量直接影响 SBS用,当芳香分的含量较高时,SBS 分子结构中的 PS 段的分散更好。海等[16]系统研究了 SBS 在沥青中的相容性和稳定性机理。相容剂使 PS 微区,稳定剂引发 SBS 交联网络结构形成。肖鹏等[17]揭示了 S存形态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只是简单的物理共混。梁乃兴等[18]提出发生分子间作用,SBS 会吸收沥青的轻质组分,从而改变了沥青各。
60 70 80 90 1000.11|G*|/sin(delta)temperature (oC)图 2.3 基质沥青和沥青/SBS 体系的 SHRP 温度 改性沥青的微观结构分析微观相结构研究,如图 2.4 所示(同一样品不同时刻的观察图,均为 50μm),为沥青/SBS(100/4)共混体系退火 2h 的光学显微液滴主要由 SBS 富集相组成,而暗色相则代表沥青富集相。
重庆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SBS 体系的相结构类型,共混体系均形成无网络的海-岛结构,说明了相结构对沥青/SBS/A200 混合材料的流变性能的影响较小。如图 3.6(d~e)所示,当 A200 超过 2wt.%时,大量的黑色聚集体形成,相应地削弱了改性沥青的流变性能,解释了图 3.2 以储能模量 G′、复合模量 G*、相位角δ 和复合黏度 *为例,A2 体系流变性能最为优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思田;谢艳玲;朱亚琴;陈先华;王仕峰;马庆伟;;高胶改性沥青的性能及应用研究[J];石油沥青;2019年03期
2 王传强;;改性沥青新材料在公路道路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9年07期
3 郭兰芬;高山;王伟;单秀杰;管浩;;改性沥青的发展现状及生产工艺探讨[J];甘肃石油和化工;2011年03期
4 刘宁芝;;复合改性沥青的试验研究[J];新疆化工;1996年02期
5 杨华;;改性沥青新材料在公路道路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年48期
6 周水文;窦晶;张蓉;张晓华;何平芝;;高寒高海拔地区宽温域温拌改性沥青及混合料性能研究[J];石油沥青;2019年01期
7 吴汉;;改性沥青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策略[J];四川水泥;2018年01期
8 范斌卫;马庆伟;;高黏复合改性沥青的制备与工程应用[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8年02期
9 王继平;;改性沥青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与效果研究[J];北方交通;2018年09期
10 郭博;赵亮;;探究改性沥青配合比设计及施工[J];价值工程;2018年3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静;;道路桥梁工程中SBS改性沥青施工技术的应用[A];2017年3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7年
2 孔宪明;;改性沥青的显微观测[A];建筑防水工程新技术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3 ;塑性体改性沥青、弹性体改性沥青两项新国标实施[A];全国第十四届防水材料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徐希娟;原健安;;化学改性沥青的应用前景分析[A];中国公路学会’2001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1年
5 郝培文;;改性沥青使用技术中的问题及发展趋势[A];第五届全国路面材料及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杨林江;施张兴;金海山;林大根;;浅谈乳化改性沥青发展方向及生产技术关键[A];第五届全国路面材料及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陶广平;;改性沥青冷补材料在寒冷地区公路养护中的应用[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黄婉利;俞华信;罗望群;王玲;陈定利;;改性沥青新产品研究开发[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9 杨林江;汤薇;;高黏度改性沥青在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应用与研究[A];第四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8年
10 王燕文;陈e
本文编号:28232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823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