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电动牵引车充放电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20-10-01 21:02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国家对发展电动汽车产业的大力支持,电动汽车在生活当中越来越普遍,根据中汽协发布的数据,2018年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25.6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为98.4万辆。电池存储的能量是电动汽车的动力之源,随着电动汽车市场份额的增加,与之匹配的为电池充电的装置的需求也急剧增加。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充电装置绝大多数使用的是AC/DC电路加DC/DC电路的两级式拓扑结构。本文将为特性场合使用的电动牵引车设计一款给其内部铅酸蓄电池充放电的装置,与常见的充电装置不同,为了给铅酸蓄电池核对性放电,保证铅酸蓄电池的正常使用,该装置内部设计了可以给铅酸蓄电池恒流放电的放电模块。论文首先在装置系统层面讨论了充放电装置要实现的功能以及装置内部的组成,从功能需求出发介绍了装置的控制系统的设计,包括控制系统软件层面的实现和控制器所需的资源。针对充放电装置的放电功能,文中选用的拓扑为改进后的Buck电路,并分析了改进后的Buck电路的各元件参数的设计。利用状态空间平均法推导了改进后的Buck电路的传递函数,求解出闭环控制参数,并验证了放电模块的电气性能。针对充放电装置的充电功能,文中选用VIENNA整流加移相全桥的两级式电路拓扑,讨论了移相全桥存在的一些问题。由于装置充电输出功率较大,将移相全桥电路做了改进并分析了改进后移相全桥电路的参数设计,推导出移相全桥电路的小信号模型并进行双闭环控制器参数的设计,并验证充电模块的电气性能。最后,讨论了充放电装置工作的流程,包括充电流程、放电流程、故障处理流程与急停保护流程;验证了装置整体的输出性能,包括充电电流、放电电流的动态调节性能,以及装置的自动停机功能。
【学位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U491.8
【部分图文】:

电路拓扑结构,放电单元


电池的恒流放电。本章将具体说明实现放电电力变换的电路拓扑、电路参数设计以及电路的控制策略。3.1 拓扑结构充放电装置的放电功能的技术要求在表 2-1 中列出,由于在铅酸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存在着电池电压降低的现象[38,39],直接使用电阻负载与铅酸蓄电池相连来消耗电能难以实现蓄电池的恒流输出,因此考虑经过简单的电力变换来实现蓄电池的恒流输出。选用的拓扑为图 3-1 所示的改进后的 Buck 电路,电路输入电流需要维持稳定且电路输出无指标要求,所以在输入端增加了 LC 滤波电路,省去了输出端的稳压电容。图中 Rs为软启电阻,防止在接触器 S1闭合时电感 L1与电容 C1产生谐振,避免冲击电流与冲击电压造成电容的损坏,在一定时间后电容 C1的电压稳定时,便闭合接触器 S1将软启电阻 Rs短路。电路的工作原理与 Buck 电路类似[40],这里不再详细描述,即通过开关管 T1的开关实现蓄电池的恒流放电,并将电能消耗在电阻负载 RL上。

框图,放电电路,系统传递函数


图 3-5 放电电路系统传递函数 bode 图图 3-6 放电电路系统控制框图图 3-6 中,Gi(s)为输入电流反馈 PI 环节的传递函数, Ki分别输入电流的采样反馈函数,Km为 DSP 中 EPWM 模块周期寄存器设置的值。因为放电电路的输入部分有 LC 电路,所以系统的 bode 图有一个谐振峰,为了使系统工作稳定,设计 PI 参数使得谐振频率处的幅值增益在 0dB 以下。经过反复调整,设计的控制器的参数为:kp=0.1,ki=1000。系统整体的传递函数 Gif(s)为:8 2 3( ) ( )( )4.864 10 2.0064 10 15.2i idifmG s G sG sKs s (3-21)

框图,放电电路,系统控制,框图


25图 3-6 放电电路系统控制框图,Gi(s)为输入电流反馈 PI 环节的传递函数, Ki分别输入为 DSP 中 EPWM 模块周期寄存器设置的值。电路的输入部分有 LC 电路,所以系统的 bode 图有一个谐,设计 PI 参数使得谐振频率处的幅值增益在 0dB 以下。经的参数为:kp=0.1,ki=1000。系统整体的传递函数 Gif(s)为8 2 313 4 9 3 5 2( ) ( )( )4.864 10 2.0064 10 15.22.82 10 4.418 10 1.6815 10 0.2209i idifmG s G sG sKs ss s s 系统 bode 图如图 3-7,此时系统的穿越频率为 11Hz,相位应曲线如图 3-8,可以看到,系统的响应时间约为 0.1s。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屠锐;;一种用于电磁分离器的高压自动放电装置的安装与调试[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16年00期

2 ;国外噪声与振动控制文摘[J];噪声与振动控制;1988年06期

3 卢邦;肖子衡;刘银象;林颖苗;;电动汽车双向充放电装置的研究综述[J];通信电源技术;2016年04期

4 饶舜;机车蓄电池自动充放电装置[J];电力机车技术;2002年03期

5 易有刚;;简易的恒温恒阻放电装置[J];电世界;1995年11期

6 陈瑞;;基于改进型软锁相环的大容量充放电装置的应用研究[J];船电技术;2015年05期

7 董勇杰;张丽英;王海宾;;浅谈电容器人工放电装置[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12期

8 蔚兰;岳燕;吴国祥;;一种新型智能铅酸蓄电池充/放电装置的设计[J];蓄电池;2008年04期

9 李二双;;电容器的放电装置选型[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8年24期

10 崔明杰;蓄电池组的运行寿命与充放电装置的关系[J];山西电力;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肖德玲;袁琪;成瑶;;多端放电装置应用的可行性研究[A];制冷空调新技术进展——第四届全国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谢应明;钟彦骞;杨水清;;一种新型冰箱用小型臭氧发生器[A];第七届全国食品冷藏链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闫永辉;冯贤平;唐晓亮;谢涵坤;;从大气压到超低气压范围的氦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的基本特性[A];第十二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3年

4 滑跃;郝泽宇;任春生;;直流增强ICP源及双频柱状ICP源的放电特性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摘要集[C];2017年

5 杨宏坤;李成良;吴海亮;周全;庄严;;风电叶片防雷优化设计研究[A];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风能产业》(2015年第2期)[C];2015年

6 夏清;缪劲松;欧阳吉庭;;线-板电晕放电离子源的结构设计和稳定性研究[A];静电放电:从地面新技术应用到空间卫星安全防护—中国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全国静电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5年

7 袁强华;殷桂琴;;双频驱动的常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特性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会议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李文;恐惧感可望治愈[N];健康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国珍;充放储一体化电站功率变换系统稳定分析与控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建斌;电动牵引车充放电装置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2 张琦;双室气—液两相介质阻挡放电装置降解苯的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3 周彬彬;介质阻挡放电装置与放电特性研究[D];湖北民族学院;2018年

4 吕玉明;等离子体灶的设计与性能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8年

5 孙丹凤;高频旋转滑动弧放电及用于甲烷干重整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6 李超;基于V2G技术电动汽车充放电装置控制策略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7年

7 黄昊;船用大容量并网充放电装置技术研究与应用[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8 于宁;舰船大容量充放电装置技术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9 岳帅;沿面介质阻挡放电装置结构优化及供电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10 李华楠;基于三电平船用充放电装置的研究与设计[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320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8320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2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