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集装箱运输尾货模式收益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2 04:02
我国内河水运资源丰富,水运发展进入了战略机遇期期。相较于公路运输,内河水运存在竞争力不足,优势未能完全发挥的问题。近年来珠三角出现的尾货模式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尾货模式由内河航运企业和以承运这些企业在航线上多余集装箱为主营业务的尾货公司组成,尾货公司不面向货主市场揽货的特性,实现了内河航运企业在航线上低成本、低风险的运力补给,对于提高内河水运需求响应能力,增强水运竞争力,拓展水运市场,提升内河水运市场占有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尾货模式优化资源配置,发展势态良好。目前尾货模式处于发展初期,运营机制尚不成熟,存在极大优化空间,其中尾货公司定价采用经验定价,无法实现收益最大,基于此本文对尾货公司的运价策略做出研究。本文首先通过对尾货模式运营机制以及收益优化策略的分析,基于差别定价思想将尾货公司市场按照长期合作与临时采购两种合作方式分为合同市场与现货市场两部分,并考虑合同市场的战略协作特性和现货市场的收益特性,构建了合同市场博弈定价和现货市场动态定价的两阶段收益优化流程。合同市场博弈定价中首先考虑决策顺序对最优定价和收益的影响,分别构建了尾货公司与内河航运企业不同主导权下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以及集中控制下的定价模型,得到三种定价模式下的尾货公司最优运价以及内河航运企业最优预订舱位量。对比分析了决策顺序对尾货公司定价、内河航运企业市场运价和双方利润的影响,得到合同市场中,尾货公司应尽量争取定价的主导权,尾货公司主导定价不论从自身收益,还是尾货模式整体收益来说,都要优于内河航运企业主导定价的结论。在此基础上,考虑货主市场的价格参考效应,拓展模型,通过数值仿真研究了不同参考效应记忆强度下,一定时期内,内河航运企业市场运价、尾货公司定价和尾货公司利润的变化轨迹,得到当货主市场对于内河航运企业市场运价有参考效应时,尾货公司运价要与内河航运企业运价保持一致的变化方向,货主市场对市场运价的记忆程度越大,尾货公司的定价和收益将越低的结论。现货市场动态定价中考虑内河航运企业的决策行为,将其分为时间敏感和价格敏感两类,采用差异化的舱位销售策略,构建尾货公司动态定价与舱位控制综合模型。分析得到了尾货公司收益函数和对时间敏感类客户的最优定价结构,并求得尾货公司基于已卖出舱位数量接受或拒绝运价敏感类客户订舱的阈值,以及该阈值影响最优定价的适用条件。通过算例,验证了两类客户所占市场比例对尾货公司最优定价、收益等的影响。本文的研究为尚处于经验定价阶段的尾货公司提供了理论支持,对尾货公司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运营决策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意义。
【学位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552.6
【部分图文】:
价 p价 r因素 z量 q利润1 业利润2 - 2383 4 25 - - 1359 2768 -4 13 9518 21231 1440 3000 -5 9 7427 19467 数据可以看出,内河航运企业主导下,市场运价最高,尾货公1359元比内河航运企业主导下的 1440 元低了 5.6%,然而尾货公式利润分别提高 31.7%和 14.6%,这也与前文的结论相符。此外货公司主导下,内河航运企业的利润也要高于内河航运企业主 所示,受协议运量因素的影响,内河航运企业主导模式下的内于尾货公司主导模式下的利润值,在相同运价主导模式下,内运价增大而减小。
图 3-5 不同主导模式下,尾货公司利润与内河航运企业利润随市场运价上限的变化由图 3-5 左边可以看出,尾货公司主导下其利润值要低于内河航运企业主导下的利润值,原因如前所述,尾货公司主导定价时未对内河航运企业的运价修正做出反应,导致其协议运价相对较低,而随着市场运价的增大,市场需求减少,协议运量减少,尾货公司的利润也就随着市场运价的增大而减小。此外,内河航运企业主导下尾货公司利润的减小幅度要大于尾货公司主导下的利润下降幅度,结合定理 3-1 得到的在内河航运企业主导定价下,尾货公司协议运价要高于尾货公司主导定价下的协议运价,由此可以说明内河航运企业市场运价上升导致的运量减少引起的尾货公司收益损失要高于尾货公司运价上升可能带来的收益。图中红线代表不考虑运价上限是尾货公司主导模式下尾货公司的利润值,可以看出该值在市场运价达到内河航运企业最优定价2768 元之前,均小于修正后的利润值。由图 3-5 右边图可以看出,在两种模式下,内河航运企业利润随市场运价上限的增加而递增,内河航运企业主导模式下内河航运企业利润小于尾货公司主导下的利润
图 4-2 不同定价策略下尾货公司收益随潜在客户到达率变化图 可以看出,不论在较大的潜在市场需求还是较低的潜在市场需规模下,尾货公司使用动态定价策略获得的收益均将高于单纯略下的收益,由此可以看出基于客户细分的差别定价与动态定尾货公司收益的有效手段。不同参数对最优定价、收益以及阈值的影响。同参数对最优定价的影响对第一类客户的最优定价受客户需求量、剩余可销售舱位数量间的影响,其中,第一类客户的需求量可由代表第二类客户所 表示。-1 中的其他参数不变,对 分别取 0.3,0.6,0.9,分别控制销售时,模拟初始舱位数量相同时,最优运价与销售时间的关系,得*
【相似文献】
本文编号:2837607
【学位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552.6
【部分图文】:
价 p价 r因素 z量 q利润1 业利润2 - 2383 4 25 - - 1359 2768 -4 13 9518 21231 1440 3000 -5 9 7427 19467 数据可以看出,内河航运企业主导下,市场运价最高,尾货公1359元比内河航运企业主导下的 1440 元低了 5.6%,然而尾货公式利润分别提高 31.7%和 14.6%,这也与前文的结论相符。此外货公司主导下,内河航运企业的利润也要高于内河航运企业主 所示,受协议运量因素的影响,内河航运企业主导模式下的内于尾货公司主导模式下的利润值,在相同运价主导模式下,内运价增大而减小。
图 3-5 不同主导模式下,尾货公司利润与内河航运企业利润随市场运价上限的变化由图 3-5 左边可以看出,尾货公司主导下其利润值要低于内河航运企业主导下的利润值,原因如前所述,尾货公司主导定价时未对内河航运企业的运价修正做出反应,导致其协议运价相对较低,而随着市场运价的增大,市场需求减少,协议运量减少,尾货公司的利润也就随着市场运价的增大而减小。此外,内河航运企业主导下尾货公司利润的减小幅度要大于尾货公司主导下的利润下降幅度,结合定理 3-1 得到的在内河航运企业主导定价下,尾货公司协议运价要高于尾货公司主导定价下的协议运价,由此可以说明内河航运企业市场运价上升导致的运量减少引起的尾货公司收益损失要高于尾货公司运价上升可能带来的收益。图中红线代表不考虑运价上限是尾货公司主导模式下尾货公司的利润值,可以看出该值在市场运价达到内河航运企业最优定价2768 元之前,均小于修正后的利润值。由图 3-5 右边图可以看出,在两种模式下,内河航运企业利润随市场运价上限的增加而递增,内河航运企业主导模式下内河航运企业利润小于尾货公司主导下的利润
图 4-2 不同定价策略下尾货公司收益随潜在客户到达率变化图 可以看出,不论在较大的潜在市场需求还是较低的潜在市场需规模下,尾货公司使用动态定价策略获得的收益均将高于单纯略下的收益,由此可以看出基于客户细分的差别定价与动态定尾货公司收益的有效手段。不同参数对最优定价、收益以及阈值的影响。同参数对最优定价的影响对第一类客户的最优定价受客户需求量、剩余可销售舱位数量间的影响,其中,第一类客户的需求量可由代表第二类客户所 表示。-1 中的其他参数不变,对 分别取 0.3,0.6,0.9,分别控制销售时,模拟初始舱位数量相同时,最优运价与销售时间的关系,得*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彦朵;;经济新常态下内河航运企业的融资问题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17年04期
2 李智彬;胡琳;;我国内河航运企业物流发展战略探讨[J];物流科技;2009年02期
3 郑大明;;内河航运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初探[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35期
4 刘德承;内河航运企业经营环境分析及其对策[J];交通财会;2005年04期
5 李卫平,宋霖;关于内河航运企业改制与稳定工作的思考[J];交通企业管理;2005年01期
6 李卫平,宋霖;内河航运企业改制与稳定工作思考[J];水运管理;2005年04期
7 戴光文;内河航运企业改制的思考[J];中国水运;2003年10期
8 ;内河航运企业改制的思考[J];水路运输文摘;2003年12期
9 孙浩;国有内河航运企业改革新思路[J];交通企业管理;2000年05期
10 王建民,刘德承;试论内河航运企业亏损成因及其对策[J];交通财会;1998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雪婷;内河集装箱运输尾货模式收益优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2 李林江;广西润桂船运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3 姚浩峰;基于价格和服务竞争的内河港航协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4 谢明珠;内河航运企业能源资源消耗统计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376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837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