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基于振动拌和与宽幅全厚铺筑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7 17:32
   一直以来,半刚性基层承担着高等级沥青路面的主要承重层作用,使用比较广泛,水泥稳定碎石作为其重要的代表,以其良好的水稳定性、较高的强度、较大的承载力等优点得到普遍应用。然而水稳基层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其耐久性。因此,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耐久性的重要环节就是采取怎样的措施来解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相关问题。原材料的质量保证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减少的前提,客观上已经得到了解决,因此施工环节中的工艺及控制措施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混合料的拌和过程,传统拌和设备很难保证混合料拌和均匀,使用水泥剂量也偏大;其次是摊铺碾压过程中,习惯分层摊铺碾压,这样会导致基层整体受力不好,层与层之间会产生弯拉应力。这些问题都会导致裂缝的出现。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系统性的通过采用振动拌和技术和宽幅全厚铺筑技术对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整个程进行控制,显著提高了水泥稳定碎石施工质量。振动拌和技术保证了水泥、细集料、水将粗骨料完全裹附,从而使水泥稳定碎石的拌和均匀性从宏观和微观上的得到了提高,而且振动拌和使水泥完全扩散分布开来,在保证同一强度的情况下,水泥剂量可以适当的减少,这样拌和效率和拌和质量的提高不但保证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强度,而且提高了其使用性能和耐久性能。宽幅全厚铺筑技术就是采用大功效施工设备,将传统分层铺筑基层改为一次性铺筑,这样施工工序基本缩减一半,施工进度得到大幅提前,避免了分层铺筑碾压使层间结合不好的问题,从而使铺筑质量大大改善,同时也保证了使用性能。本文首先系统分析了振动拌和宽幅全厚一次成型施工技术原理,论证了应用振动拌和宽幅全厚一次成型技术铺筑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可行性。再次,系统地研究了振动拌和宽幅全厚一次成型技术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机械组合及配置。最后,通过现场施工收集的试验数据对振动拌和宽幅全厚一次成型技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了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拌和均匀性的评价方法,对宽幅全厚压实度检测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改进了灌砂法检测压实度的检测方法,总结出相应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的关键技术。
【学位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U416.2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技术路线,混合料组成设计,成型方式


技术路线

关系曲线,成型时间,最大干密度,关系曲线


兰州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2.1.3 试验结果的分析用振动机械进行试件成型,压实时间选在为 30 秒、45 秒、60 秒、100 秒150 秒,进行最大干密度试验。相关试验数据详见表 2.8 和图 2.1。表 2.8 成型时间与最大干密度关系装料方式 一次 水泥剂量 3.8% 含水率 5时间(s) 30 45 60 100 120 大干密度(g/cm3) 2.264 2.343 2.256 2.298 2.281 2

拌和机,稳定土


般要求、选型及数量确定般要求拌和机械,其原理为:在传统拌缸上增加偏心振动作用[14],右螺旋线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进行作用力,同时沿轴向在动,使物料处于震颤状态,加强了粉料与水的接触范围,提,骨料表面得到了优化,细集料及水泥的水化产物的粘聚的施工过程中,发生离析的可能性,振动拌和后的混合料在提高;此外,振动拌和作用使水化反应发生程度更强烈,既的强度,也不会减少使水泥剂量,同时还优化了水泥稳定碎混合,提高了拌和质量,缩短了拌和时间,从而使生产效的稳定土拌制机械(如图 3.1 所示)应具备:1)具有振动程监控系统;3)采用电子计量对集料、水泥等材料的瞬时装置。拌和楼的主要系统[18-20]应按以下要求配置: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洋;郑海涛;王超;巩东臣;吴秀宾;;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连铺钢模支护技术研究[J];公路与汽运;2020年01期

2 罗伟武;;市政施工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质量控制[J];广东建材;2019年12期

3 邵鹏;何艾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裂缝成因分析与防治对策[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年01期

4 叶建君;;高速公路大厚度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设计与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年03期

5 王素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成因与防治[J];居舍;2018年36期

6 王晋;;高速公路中大厚度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年12期

7 高永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施工技术研究[J];华东公路;2018年06期

8 赵静;;厚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分层连续施工技术[J];中国公路;2019年03期

9 陈微;;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年36期

10 王银州;;分析抗裂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双层连铺施工工艺[J];科技创新导报;2019年2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一琪;荷载-冻融作用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损伤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晖;基于振动拌和与宽幅全厚铺筑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8年

2 陈云飞;振动搅拌对新拌水泥稳定碎石工作性的影响研究[D];长安大学;2019年

3 刘磊磊;浅层干拌碎石注浆成桩法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8年

4 张奕杰;基于微裂技术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耐久性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7年

5 连帅强;高掺量粉煤灰抗裂基层水泥的研制及路用性能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9年

6 郭有蒙;季冻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优化设计与性能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7 童攀;PVA纤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及结构性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8年

8 刘剑;水泥稳定碎石—砂砾基层施工质量变异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9 熊杰;抗裂型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路用性能研究[D];南昌工程学院;2019年

10 薛万安;大厚度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451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8451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1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