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城市城乡一体化公交定价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0 11:52
自城乡统筹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城镇化脚步的加快,城乡之间联系愈发密切,城乡之间客运量也大幅度增加,这就要求城乡间各交通方式发展与城市公共交通相统一,以满足一直保持增加趋势的交通需求。为了促进城乡公交一体化的顺利实现,必须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票价票制方法。对于山地城市来说,由于地形条件、城市布局、道路形态等方面均表现出异于平原城市的特殊性。因此其居民可选择的出行方式与平原城市有所不同,且票价、舒适度等因素对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也存在一定差异。于是本文在分析山地城市城乡居民出行特性的基础上,考虑票价、舒适度等因素对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建立了适用于山地城市城乡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多项选择模型,明确了公交票价与其所承担客运量间的函数关系;并结合拉姆齐定价理论,建立了山地城市城乡公交定价模型。具体内容如下:首先,文章对城乡一体化下山地城市公交定价这一问题研究的背景以及意义进行了阐明,总结分析了国内外公共交通定价以及出行选择行为的研究现状,从而确定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关键路线。其次,从一体化的概念及内涵、公交一体化的研究对象、发展特点及环境、公交一体化对票价的要求等方面分析了城乡公交一体化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第三,以探究城乡公交票价与其所承担客运量间的函数关系为目的,在分析山地城市道路系统特点及城乡客流特性的基础上,对城乡居民的出行方式选择特性进行了研究;并结合Logit模型,考虑舒适性、票价、时间等因素,建立了以步行、城乡公交、小汽车和摩托车为选择枝的多项选择模型,明确了公交票价与其所承担客运量间的关系,并对模型参数的标定及检验方法进行了概述。第四,分析了票价制定原则、影响因素,对现有定价理论及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在对比分析各定价方法可行性的基础上,确定将拉姆齐定价方法作为城乡公交定价研究方法。充分考虑了乘客、公交经营企业以及政府与票价之间的关系,结合山地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模型,建立了城乡一体化山地城市城乡公交定价模型,并对模型的适用性以及模型求解进行了分析和说明。最后,根据上述研究,有针对性地对重庆北碚区案例进行了分析,对该定价模型可行性进行了理论上的验证。
【学位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U491.17;F572.5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总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城乡公交一体化内涵研究
2.1 城乡一体化
2.1.1 城乡发展演变
2.1.2 城乡一体化概念及其内涵
2.2 城乡公交一体化
2.2.1 相关理论
2.2.2 研究对象
2.2.3 发展特点
2.2.4 发展环境
2.3 城乡公交一体化对票价的要求
2.3.1 票制票价基本概念
2.3.2 城乡公交一体化对票价要求
2.4 小结
第三章 山地城市城乡居民出行特性分析
3.1 山地城市及其道路系统特点
3.1.1 山地城市概念
3.1.2 道路系统特点
3.2 山地城市城乡客流特征
3.2.1 客流来源
3.2.2 客流分布特征
3.2.3 居民出行特征
3.3 山地城市城乡居民出行选择模型
3.3.1 出行选择模型建立
3.3.2 模型参数估计及检验
3.3.3 模型特性变量灵敏度
3.4 小结
第四章 山地城市城乡公交定价模型构建
4.1 基本定价理论及方法
4.1.1 基本定价理论
4.1.2 定价一般方法
4.1.3 定价方法可行性
4.2 城乡公交定价原则及影响因素
4.2.1 定价原则
4.2.2 定价影响因素
4.3 山地城市城乡公交定价模型
4.3.1 建模思路
4.3.2 模型建立
4.3.3 模型求解及适用性
4.4 小结
第五章 实例分析
5.1 北碚基本情况概述
5.1.1 城乡基本情况
5.1.2 城乡公共交通发展情况
5.2 定价模型应用
5.3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48648
【学位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U491.17;F572.5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总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城乡公交一体化内涵研究
2.1 城乡一体化
2.1.1 城乡发展演变
2.1.2 城乡一体化概念及其内涵
2.2 城乡公交一体化
2.2.1 相关理论
2.2.2 研究对象
2.2.3 发展特点
2.2.4 发展环境
2.3 城乡公交一体化对票价的要求
2.3.1 票制票价基本概念
2.3.2 城乡公交一体化对票价要求
2.4 小结
第三章 山地城市城乡居民出行特性分析
3.1 山地城市及其道路系统特点
3.1.1 山地城市概念
3.1.2 道路系统特点
3.2 山地城市城乡客流特征
3.2.1 客流来源
3.2.2 客流分布特征
3.2.3 居民出行特征
3.3 山地城市城乡居民出行选择模型
3.3.1 出行选择模型建立
3.3.2 模型参数估计及检验
3.3.3 模型特性变量灵敏度
3.4 小结
第四章 山地城市城乡公交定价模型构建
4.1 基本定价理论及方法
4.1.1 基本定价理论
4.1.2 定价一般方法
4.1.3 定价方法可行性
4.2 城乡公交定价原则及影响因素
4.2.1 定价原则
4.2.2 定价影响因素
4.3 山地城市城乡公交定价模型
4.3.1 建模思路
4.3.2 模型建立
4.3.3 模型求解及适用性
4.4 小结
第五章 实例分析
5.1 北碚基本情况概述
5.1.1 城乡基本情况
5.1.2 城乡公共交通发展情况
5.2 定价模型应用
5.3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崔叙;赵万民;;西南山地城市交通特征与规划适应对策研究[J];规划师;2010年02期
2 冯忠祥;刘浩学;张景峰;;农村人口出行方式选择模型[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0年03期
3 霍娅敏;陈坚;江玉林;;基于城乡客运的多因素定价模型[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9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鞠志龙;城乡一体化下的道路客运票制票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2 范雪婷;中长途旅客出行方式选择和敏感度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486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848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