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裂缝带路基土不均匀轴向变形的铰接组合元件模拟
【文章目录】:
1 地裂缝带土的不均匀变形方式
2 铰接元件模型的建模思路
3 几种铰接元件模型
3.1 弹性三元件铰接模型
3.2 弹塑性三元件铰接模型
3.3 弹脆性三元件铰接模型
4 地裂缝带土的铰接元件模型
5 模型验证
6 结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全中;彭建兵;范文;马润勇;李喜安;;陕西三原双槐树地裂缝的发育特征[J];工程地质学报;2007年04期
2 王启耀;蒋臻蔚;彭建兵;;全新活动断裂和地裂缝对公路工程的影响及对策[J];公路;2006年02期
3 卢全中;彭建兵;范文;高晓辉;;三轴压缩条件下裂隙性黄土的变形特征[J];公路;2006年08期
4 沈珠江,胡再强;黄土的二元介质模型[J];水利学报;2003年07期
5 沈珠江;岩土破损力学:理想脆弹塑性模型[J];岩土工程学报;2003年03期
6 方祥位;陈正汉;申春妮;刘厚健;王和文;;非饱和原状Q_2黄土屈服硬化过程的细观结构演化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8年07期
7 范文;闫芙蓉;邓龙胜;熊伟;;裂隙黄土的单参数二元介质模型[J];岩土工程学报;2009年11期
8 卢全中;彭建兵;王水林;周彬;王媛;;裂隙性黄土的双参数二元介质模型[J];岩土工程学报;2012年05期
9 卢全中;葛修润;彭建兵;冯利斌;;三轴压缩条件下裂隙性黄土的破坏特征[J];岩土力学;2009年12期
10 邓龙胜;范文;彭建兵;熊炜;;走滑活断层对公路的致灾机理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元雪;周家伍;李忠友;;土体损伤复合体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S2期
2 金旭;赵成刚;刘艳;蔡国庆;;非饱和原状土的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3 卢全中;彭建兵;;黄土体工程地质的研究体系及若干问题探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年03期
4 邢玉东;王常明;张立新;匡少华;;阜新—朝阳高速公路段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方法及效果[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8年01期
5 季朝将;蒋军;;基于扰动状态概念的砂土动力特性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0年06期
6 胡昕;闵紫超;洪宝宁;;温度变化对水泥土强度特性和破坏性状的影响[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7 金旭;赵成刚;陈铁林;;非饱和结构性黄土本构模型的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0年04期
8 刘恩龙;沈珠江;;结构性土强度准则探讨[J];工程力学;2007年02期
9 冯震华;陈水胜;章丽萍;朱李春;翁雄;;水产养殖设施结构性土体破损力学模型的数值模拟研究(英文)[J];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15期
10 赫文秀;申向东;;玻璃纤维粉煤灰水泥土的力学特性[J];公路交通科技;201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严耿升;干旱区土质文物劣化机理及材料耐久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石茜;稻草加筋滨海盐渍土的强度与变形特性[D];兰州大学;2011年
3 秦立科;非饱和黄土动力本构模型及其在地铁车站地震反应分析中的应用[D];长安大学;2010年
4 庞小朝;深圳原状全风化花岗岩的试验和本构模型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1年
5 张平;裂隙介质静动应力条件下的破坏模式与局部化渐进破损模型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4年
6 汪鹏程;软化剪胀土中孔扩张理论及沉桩挤土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刘保健;公路路基沉降过程试验与理论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8 夏旺民;黄土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及工程应用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9 冯增朝;低渗透煤层瓦斯抽放理论与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10 林斌;考虑损伤效应的黄土流变模型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续文;基于离散单元法的节理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2 郭仲魁;扰动状态模型和扰动有限元基本方程求解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3 刘长玲;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渗透与湿陷变形规律及湿陷性评价方法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4 安海波;华北平原地裂缝成因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5 焦彦利;黄土增湿的工程性状仿真分析[D];长安大学;2004年
6 相彪;粗粒土的扰动状态本构模型及其参数确定[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7 谷宏亮;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三维数值分析[D];河海大学;2005年
8 张升;岩土材料本构模型的损伤统计理论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9 冯蕾;桥台背回填受力及变形性能的有限元分析[D];内蒙古工业大学;2005年
10 韩信;裂隙介质静、动剪切特性试验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龙胜;范文;彭建兵;闫芙蓉;熊炜;;倾滑断层对公路的致灾机理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9年03期
2 毛应生,柳丽英,王德信,丁元林,周新强;西安市地裂对市政构筑物的破坏机理与对策的探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2年02期
3 冯启民,赵林;跨越断层埋地管道屈曲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1年04期
4 林均岐;胡明祎;;跨越断层地下管道地震反应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7年05期
5 张素灵,许建东,曹华明,王春华;地震断层作用对地下输油(气)管道破坏的分析[J];地震地质;2001年03期
6 刘爱文,胡聿贤,赵凤新,李小军,高田至郎,赵雷;地震断层作用下埋地管线壳有限元分析的等效边界方法[J];地震学报;2004年S1期
7 彭建兵;;中国活动构造与环境灾害研究中的若干重大问题[J];工程地质学报;2006年01期
8 李世雄;李守定;郜洪强;;河北平原地裂缝分布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6年02期
9 刘爱文,胡聿贤,李小军,赵凤新,高田至郎;大口径埋地钢管在地震断层作用下破坏模式的研究[J];工程力学;2005年03期
10 卢全中;彭建兵;范文;孙刚臣;;大尺寸裂隙性黄土的直剪试验[J];公路;2006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胡再强;黄土结构性模型及黄土渠道的浸水变形试验与数值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00年
2 郭军;客运专线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力学及支护设计理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在雄;;稔子坪煤矿导水裂缝带计算公式的探讨[J];科技视界;2012年23期
2 王东;段克信;李强;;单一综放开采导水裂缝带形成机制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3 吴明;彭建兵;黄强兵;吴迪;臧明东;孟舒然;;小角度穿越地裂缝带的地铁隧道衬砌性状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4年07期
4 李玶;李愿军;杨美娥;赵东芝;;雅砻江普斯罗坝址深部裂缝带成因的探讨[J];中国工程科学;2007年03期
5 陆译;;一条裂缝带来的灾难[J];劳动保护;2014年07期
6 李愿军;;深部裂缝带——一种新的地震构造样式[J];中国工程科学;2006年04期
7 闫芙蓉;范文;邓龙胜;熊炜;;地表水沿裂缝带入渗对路基路面的影响[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亮;地裂缝带黄土的渗透变形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533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853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