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路口环境下车路协同技术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7 07:59
   城市道路中的交叉路口是交通事故的高发地,约占总交通事故的三成,且由于交叉口红绿灯设计的局限性和路口通行车辆的随机性,导致车辆在路口的通行效率不高,同时交叉口的环境也最为复杂,它包含了车辆和交通信号灯等一系列交通信息,车辆如何快速安全地通过交叉路口成为一个技术难点和热点。巡航控制系统被提出可以解决现有的交通安全和交通效率问题,传统的巡航控制系统主要是基于雷达传感器,但雷达传感器存在感知距离短、对远距离和超视距的物体无法提前感知的缺点。车路协同技术是基于无线通信技术,该技术具有延迟低、在视距范围外或恶劣天气下也能建立稳定可靠的链接等优点。本文针对基于雷达的巡航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车路协同技术的巡航控制系统,该系统可进一步提高交叉路口的交通安全和交通效率。但巡航车辆会存在驾驶盲区且要遵守红绿灯交通规则,为了进一步完善交叉路口车辆巡航控制系统场景,本文研究了基于车路协同技术的盲区监测场景和路口交通信息提醒场景。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从提高路口交通安全和交通效率角度,提出并研究了基于车路协同技术的巡航控制系统,设计了巡航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和基于车间恒距策略算法流程图,并在CARSIM和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上针对该策略算法做了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策略算法的有效性,最后通过实车测试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与稳定性;(2)研究基于车路协同技术的盲区监测系统场景,在分析了国际智能运输系统相关标准和奇瑞汽车对车道改变辅助系统的功能要求和试验规范的基础上,研究了横向距离计算和经纬度坐标系转换过程,并能准确获得盲区车辆信息,同时设计了人机交互界面,最后通过实车测试结果表明了该系统能准确预测车辆盲区;(3)通过模拟红绿灯和车载车路协同设备的数据交互,车辆能得到本车在路口的行车建议,设计了人机交互界面,最后通过实车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准确输出行车建议信息。
【学位单位】:安徽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U495
【部分图文】:

智能交通系统,技术架构,智能网


图 1. 1 智能交通系统技术架构图由图 1.1 知,智能网联汽车是智能交通系统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更能推动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国务院[7]在 2015 年 5 月出台的《中国制造 2025》中第一次提到要推进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化,并制定了技术路线图,其路线图如图 1.2 所示。

路线图,智能网,汽车技术,路线图


图 1. 1 智能交通系统技术架构图由图 1.1 知,智能网联汽车是智能交通系统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更能推动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国务院[7]在 2015 年 5 月出台的《中国制造 2025》中第一次提到要推进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化,并制定了技术路线图,其路线图如图 1.2 所示。

关系图,智能汽车,智能交通系统,车辆


图 1. 3 车辆网、智能交通系统和智能汽车关系图1.3 中, 代表智能网联汽车:的智能指的是无人驾驶技术[11-13],无人驾驶技术就是由装配在感器获取外界环境和车辆自身的状态信息,通过智能控制平台,使车辆达到预设目标任务的技术。驾驶技术是各国研究的热点,旨在减少交通意外事故发生的概。据预测,到 2020 年,智能网联汽车的市场估值能有 1000 亿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瑾;;三维数字化协同技术在电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年22期

2 魏江,刘锦;基于协同技术学习的组织技术能力提升机理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3 严益强;周冰;;4G网络中继技术与多点协同技术联合部署研究[J];广东通信技术;2017年02期

4 梁劲国;;跨政法多部门专网的办案协同技术探析[J];数码世界;2019年04期

5 杨珊;赵亚楠;普雄明;;光电协同技术治疗青春期后痤疮疗效观察[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10年06期

6 ;《航空兵器》“武器协同技术专刊”征稿通知[J];航空兵器;2019年02期

7 陈峰;荣晓慧;邓攀;马世龙;;设备协同技术及其系统软件研究综述[J];电子学报;2011年02期

8 林明;;基于SOA的流程协同技术[J];软件世界;2006年06期

9 黄晓冬;张大镇;;三维协同技术在泉州晋江机场改建工程新建航站楼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技艺;2012年03期

10 邱阳;李思彤;;光电协同技术联合短波治疗面部敏感性肌肤临床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8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丁军妹;面向云制造的网络化协同技术服务研究[D];东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其运;路口环境下车路协同技术的应用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9年

2 王琦龙;基于在线协同技术的城市规划平台设计与开发[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3 贺志伟;基于车路协同技术的交通控制方法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8年

4 张景强;基于知识融合的协同技术服务研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5 张兰心;基于数能协同技术的机会网络中内容扩散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6 周颖;基于协同技术的钢铁企业竞争战略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7年

7 徐志诚;高技术企业间协同技术创新的关系机理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6年

8 张庆贺;WebGIS与MobileGIS协同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9 闫紫耀;山西省中小企业协同技术创新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10 杨付军;支持企业过程动态建模的过程协同技术及算法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582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8582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0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