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基于LEGION仿真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换乘车站大客流疏运组织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9 16:34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车站作为运营网络的重要节点,具有建筑结构复杂,高峰客流量大且集中的特点。客流组织直接影响轨道交通车站面对高峰客流时的安全疏运能力、运营管理效率以及服务水平。安全、高效、稳定、有序地组织客流疏运成为具有实际意义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行人交通特性、轨道交通换乘车站建筑结构以及高峰时段客流特点,结合大型换乘车站实际运营情况,提出分区换乘的大客流疏运组织方法,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研究了特殊建筑结构的超大型换乘车站行人交通特性中的行人路径选择和楼扶梯选择特性。(2)基于超大型换乘车站行人交通特性,建立了基于LEGION仿真技术的高峰时段大客流疏运组织仿真模型。(3)分析比较了轨道交通换乘车站高峰时段大客流疏运组织方案,提出了分区换乘的大客流疏运组织方法。(4)利用构建的大客流疏运组织仿真模型,对高峰时段大客流疏运组织仿真模型的客流密度分布、关键节点的拥堵人数、换乘时间等输出数据进行比较,定性定量地分析、验证分区换乘大客流疏运组织方法的适用性。(5)仿真计算的结果表明,分区换乘的大客流疏运组织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轨道交通换乘车站各区域高峰时段大客流通行服务水平,可为轨道交通换乘... 

【文章来源】:华北科技学院河北省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LEGION仿真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换乘车站大客流疏运组织研究


北京地铁建国门站2号线换乘1号线站台中部楼梯入口位置乘客聚集

乘客,地铁,北京,通道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2图1-1北京地铁磁器口站7号线换乘5号线换乘通道扶梯入口位置乘客聚集Figure1-1PassengersgatherattheentrancetotheescalatoratthetransferpassageofLine7toLine5ofCiqikouStationinBeijingMetro图1-2北京地铁建国门站2号线换乘1号线站台中部楼梯入口位置乘客聚集Figure1-2PassengersgatherattheentrancetothestaircaseinthemiddleoftheplatformofLine2toLine1ofJianguomenStationinBeijingMetro1.2研究意义(Researchsignificance)轨道交通车站在设计时都会根据客流预测结果设计不同运营时期的客流组织方案。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地铁车站将面临高峰客流、突发性大客流等情况。若无良好的应对和处置办法,大量客流涌入非付费区、付费区、站台公共区,导致人员密度大大增加。极端情况下公共区人员密度超过最大人员荷载密度,超出当前的客流组织方案的疏运能力,容易发生突发事件,极易导致踩踏事件,造成群死群伤。如1999年5月,白俄罗斯发生了由于地铁车站人数过多,导致54人被踩死的事故。2008年3月4日,北京地铁5号线东单站换乘通道内人行步道故障引发乘客恐慌,由于乘客过度拥挤发生踩踏事件,造成10名乘客受伤。2014年3月4日,广州地铁5号线列车行至广州火车站到西村站区间,列车上车厢尾部有男子喷出刺激性气味导致乘客惊慌向车头逃生,发生踩踏事件,导致11人轻伤。2015年4月20日,深圳地铁5号线黄贝岭站一乘客在站台上晕倒,引起乘客恐慌情绪,乘客疏散过程中发生踩踏,导致12人受伤。轨道交通车站特别是换乘车站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客流高度聚集、大客流交叉冲突带来的各种潜在风险。因此,为降低运营风险,对换乘车站开展大客流疏运安全分析,建立客流仿真模型,分析密度、流线冲突以及空间占有率等指标

示意图,建筑结构,通道,示意图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10T站位于C市的心脏地带,其所在下沉广场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常T站是轨道交通1号线和2号线的换乘车站。2010年9月,随着地铁1号线的开通正式开始运营,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地铁车站。该车站站厅层整体为圆形。其中非付费区为环形,分布在站厅层外侧;付费区为圆形,位于站厅层中部,建筑结构和通道布置情况如图2-1所示。图2-1建筑结构和通道布置示意图Figure2-1Schematicdiagramofthestructureandpassagelayout注:图2-1拍摄于成都地铁天府广场站。T站负1层是下沉广场,周围是商铺。站厅层位于地下2层,平面形状为圆形。站厅内共设9个出入口,18个楼扶梯,4处安检区域,8组进出站闸机。1号线站台层位于地下3层,2号线站台层位于地下4层。在1号线岛式站台的基础上两条轨道的另一侧各设置了一个侧式站台,形成“一边上,一边下”的模式,构成了西班牙式月台布局。该车站换乘方式的特点如表2-2所示。表2-2换乘方式的特点Table2-2Characteristicsoftransfermode轨道交通线路站台结构换乘方式轨道交通1号线西班牙式月台(岛式+侧式)1号线列车到达本站,列车会开启两侧车门,乘客换乘2号线时,从列车运行方向的右侧车门下车,即可步行至站台中间,搭乘电扶梯,直达2号线站台轨道交通2号线岛式2号线列车到达本站,乘客换乘1号线时,可从站台中部的换乘步梯,直达1号线站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大客流对车站客运服务水平的影响[J]. 贾文婷.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14(01)
[2]轨道交通车站大客流事件的形成、传播及对策[J]. 朱炜.  城市交通. 2013(03)
[3]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突发大客流影响及对策研究[J]. 凌巧.  企业技术开发. 2013(07)
[4]地铁换乘车站客流疏运模拟及风险分析(2)——单通道换乘车站[J]. 史聪灵,钟茂华,张岚,楚柏青.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1(08)
[5]地铁线网大客流应对措施探讨[J]. 宋利明.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1(08)
[6]地铁车站大客流运营组织探讨[J]. 张伦,陈扶崑.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1(05)
[7]地铁换乘车站客流疏运模拟及风险分析(1)-T型车站[J]. 史聪灵.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1(04)
[8]与体育场馆连接地铁车站大客流疏运能力计算模拟分析[J]. 史聪灵,钟茂华,刘智成,孙元广.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1(03)
[9]大型活动期间交通影响分析方法研究[J]. 王振报,李金山,陈艳艳.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0(04)
[10]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乘客群体行为特征研究[J]. 张琦,韩宝明.  城市交通. 2010(04)

博士论文
[1]大型活动行人交通特性研究[D]. 史建港.北京工业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步行设施中乘客流基本特性研究[D]. 张伊.北京交通大学 2012
[2]城市轨道交通站台乘客聚集模拟模型研究[D]. 王刚.北京交通大学 2012
[3]城市轨道交通乘客走行特性分析及建模[D]. 张国武.兰州交通大学 2011
[4]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辨识与安全状态评估技术及系统[D]. 张霖.北京交通大学 2011
[5]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内部客流拥堵机理研究[D]. 王会会.北京交通大学 2011
[6]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突发客流传播影响分析[D]. 刘小霞.北京交通大学 2011
[7]城市地铁换乘站客流仿真模拟与方案优化研究[D]. 元莎莎.北京交通大学 2011
[8]地铁车站应急疏散仿真研究[D]. 宋伟.西南交通大学 2011
[9]大型客运站应急疏散客流组织动态仿真方法的研究[D]. 邢云磊.北京交通大学 2010
[10]地铁行人微观行为参数量化研究[D]. 常丹.北京交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262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9262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d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