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基于多元信息的个体机动化出行向公共交通出行方式转移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4 07:2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加重。引导城市居民减少个体机动化出行,使用大容量的公共交通出行,成为缓解拥堵、控制污染排放的重要手段。本文关注个体在出行方式选择过程中的心理因素,研究个体从小汽车出行转移至运量大、资源利用率高的公共交通出行方式出行的行为转移机理。本文将个体机动化出行向公共交通出行方式转移看成是一个系统、动态的过程,探究了在环境污染信息和个人运动信息情境下心理因素对个体机动化出行向公共交通出行方式转移的影响作用。首先,基于社会心理学理论,从小汽车出行的推力作用、公共交通出行的拉力作用、转移的锚定力作用和信息情境的调节力作用出发,选取了心理变量和信息情境变量;其次,基于PPM模型框架,构建了个体机动化出行向公共交通出行方式转移意愿模型;借鉴成熟量表设计了调查问卷,并提出了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基于PLS-SEM算法,在模型探索阶段完成对模型的修订,调整了感知风险和环境态度心理变量测量项,对信息情境变量的调节效果进行了判断;在模型验证阶段,对探索阶段的模型检验结果做出进一步验证,完成假设检验;最后,探讨了模型的意义及应用价值。本文构... 

【文章来源】:东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多元信息的个体机动化出行向公共交通出行方式转移研究


我国民用汽车和私人汽车拥有量情况

碳排放,南京市,情况


第一章绪论1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提升,大中城市规模持续扩张,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加。截至2018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27亿辆,其中小型载客汽车2.01亿辆,私家车占94%以上,达1.89亿辆[1]。个体机动化出行占居民出行方式的比重日益增大,由此带来的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我国近五年小型载客汽车和私人小汽车保有量情况如图1-1所示[2]。同时,大量的机动化交通也使污染物排放量特别是碳排放量持续增长。2018年我国因能源使用产生的CO2排放量达94.81亿吨,比2017年增长了2.5%[3]。图1-2展示了南京市“十二五”期间碳排放量的变化趋势[4],可以看出,南京市碳排放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量位于前三名。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预测,至2030年,交通行业的碳排放量将占全球总量的41%[5]。在当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背景下,绿色低碳化出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图1-1我国民用汽车和私人汽车拥有量情况图1-2南京市“十二五”期间碳排放情况

情境,态度,理论模型,行为


歉鎏迥诓刻?缺淞亢屯獠壳榫骋蛩毓餐?饔玫慕峁??渲?态度包含信念、个人规范、价值观等因素,情境包含价格、社会规范、奖励、制度、机会渠道等。Guagnano等[95]通过对居民生活垃圾回收行为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该理论,并认为情境因素在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之间具有调节作用,即个体环境态度与情境因素对于环境行为的影响是互相依赖、此消彼长的关系。当外部环境条件效应微弱时,环境行为主要受环境态度的影响,当情境因素十分有利或不利时,会促进或阻碍环境行为的发生,这时态度的影响作用被大大减弱。ABC模型可概括为如图2-3所示的结构。图2-3态度-行为-情境理论模型2.3.2情境变量情境是在环境因素基础上,加入人的主观情感和认知后形成的一种特殊环境。不同领域的研究对情境变量的选取方式不同,在从心理角度进行个体决策行为分析的文章中,情境变量多为与认知、价值、信息、政策等相关的影响因素。随着心理学、社会学、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上海市金山区初中生饮食、体力活动与体重关系的研究[J]. 吴芃,高俊岭,唐富荣,夏娟,杨忍忍,余金明.  中国健康教育. 2019(04)
[2]环境价值观与生态消费行为的关系研究——以消费者感知效力为调节[J]. 朱建荣,周严严,张媛,刘飞.  商业经济研究. 2019(03)
[3]旅游地产消费意愿的影响因素——基于“推-拉-阻”模型[J]. 蒋志勇,李君.  开发研究. 2018(06)
[4]基于Mixed Logit模型的新建轨道交通客流转移预测[J]. 王立晓,曹建青,左志.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8(11)
[5]推拉理论视角下公众电子支付转移行为的动力机制研究[J]. 李思齐,曾忠平.  电子商务. 2019(03)
[6]基于PPM模型的移动音乐平台用户转移行为研究——以网易云音乐为例[J]. 夏立新,王凯利,程秀峰.  现代情报. 2018(08)
[7]制定《南京市低碳发展促进条例》的研究与建议[J]. 邓贤峰,胡建岭,王晓冬.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8(06)
[8]基于感知风险理论模型的大学生移动支付使用意愿分析[J]. 王国松,贾珮.  上海商业(理论版). 2017(11)
[9]环境价值观与绿色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J]. 俎文红,成爱武,汪秀.  商业经济研究. 2017(19)
[10]基于低碳心理潜变量Logit模型的出行方式预测模型[J]. 陈月霞,陈龙,查奇芬,景鹏,熊晓夏.  公路交通科技. 2017(09)

博士论文
[1]中国文化背景下消费者价值观对绿色消费意愿影响机制研究[D]. 张天舒.吉林大学 2017
[2]基于移动支付服务价值的互联网支付用户渠道转移行为研究[D]. 陈洋.江苏大学 2016
[3]城市居民绿色出行行为的驱动机理与政策研究[D]. 杨冉冉.中国矿业大学 2016
[4]多元出行信息影响下的交通选择行为研究[D]. 唐立.西南交通大学 2015
[5]小汽车通勤出行方式向公共交通转移模型研究[D]. 杨露萍.北京交通大学 2014
[6]理解博客用户向微博的转移[D]. 曹雄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绿色出行意愿的影响因素[D]. 李乐.浙江财经大学 2019
[2]电子商务用户从PC端向移动端转移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D]. 施亦菲.南京理工大学 2018
[3]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我国居民环境行为影响因素分析[D]. 刘梦情.东北财经大学 2017
[4]大中小城市电动自行车出行需求和方式转移研究[D]. 章茵.东南大学 2017
[5]图书馆读者转移因素及成本分析研究[D]. 蒋祥婧.西南大学 2017
[6]基于出行者效用的城市通勤方式转移模型研究[D]. 吕向茹.兰州交通大学 2017
[7]生鲜农产品购买渠道从线下到线上迁徙意愿的实证研究[D]. 杨波.浙江财经大学 2017
[8]北京市通勤者公共自行车选择意向影响因素研究[D]. 黄鑫.北京交通大学 2016
[9]双渠道环境下消费者渠道迁徙行为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D]. 陈霞.江西师范大学 2016
[10]移动支付用户的转移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卫潇.苏州大学 2016



本文编号:29352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9352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3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