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废碱渣稳定类材料组成设计的应用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工业废碱渣稳定类材料组成设计的应用试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是纯碱生产大国,氨碱法是目前国内制造纯碱的主要方法,工业碱渣是氨碱法制造纯碱的过程中产生的白色废弃物,每年产生约350万吨的碱渣,碱渣的排放导致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并且在风的带动下,干燥状态下的碱渣易产生扬尘现象,形成“碱渣霾”,严重污染了当地的大气环境。山东海化集团目前堆积了2座“碱渣山”,由于堆积年限久远,碱渣液已经慢慢地渗流到地下土壤和渤海湾中,海水和土壤遭到严重污染,阻碍了渤海沿岸的开发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据统计,我国每年道路施工能达到数万公里,道路工程对筑路材料需求量很大,在道路施工中如能应用并消耗“碱渣山”不仅能改善环境污染,而且能够缓解日趋紧张的道路材料的供应,因此把碱渣试应用于道路底基层建设中具有重要工程意义。基于此,本文在山东省交通科技项目:“利用工业废碱渣铺筑道路路基及底基层的研究(2013A06-01)”资助下以及在潍坊市公路管理局和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的协助下,系统性地开展了碱渣工程特性室内试验研究。本文针对碱渣路用性能主要进行了以下4方面的研究:第一,介绍了碱渣的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出碱渣目前在不同方面上的应用。第二,分析了碱渣的含水率、重度、液塑限等物理指标,运用不同的化学试验方法得出碱渣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二水合硫酸钙,与硅、镁、铝、铁氧化物共同作为碱渣内部的空间骨架;从微观结构上,研究得出碱渣颗粒的分布特征,阐明了碱渣和碱渣稳定土强度形成机理,并找出微观碱渣与宏观力学性质之间的联系。第三,结合潍坊市及周边地区交通特征和气候环境,进行无机结合料碱渣稳定土配合比设计。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三轴压缩试验、CBR试验来评价配合比的强度,利用材料MTS对碱渣稳定土抗冲刷性能进行分析,获取强度和耐久性均兼顾的配合比。第四,目前我国对工业废碱渣铺筑道路底基层的足尺模型试验研究处于空白阶段,基于结构MTS的等厚度模型试验是评价路面结构使用性能的一种有效方法,因此为了全面地研究碱渣铺筑道路底基层的工程特性,本文设计了基于MTS的等厚度路面结构疲劳试验模型,模拟了在不同动荷载作用下、不同位置处和不同频率下碱渣底基层应力、应变的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碱渣作为底基层材料的路用性能进行评价。
【关键词】:碱渣 氨碱法 模型试验 配合比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交通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14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1 绪论10-17
- 1.1 纯碱工业废渣的形成10-11
- 1.2 纯碱工业废渣的危害及研究意义11-12
- 1.3 工业废碱渣在国外的研究现状12-13
- 1.4 工业废碱渣在国内的研究现状13-15
- 1.5 主要研究工作和技术路线15-17
- 1.5.1 研究工作15-16
- 1.5.2 技术路线16-17
- 2 工业废碱渣基本性能试验研究17-33
- 2.1 工业废碱渣物理试验分析17-22
- 2.1.1 碱渣颗粒筛分17-18
- 2.1.2 碱渣比重18
- 2.1.3 碱渣含水率18-19
- 2.1.4 碱渣液塑限19-20
- 2.1.5 碱渣易溶盐含量20
- 2.1.6 碱渣击实试验20-21
- 2.1.7 碱渣含水率、重度、干重度及孔隙比21-22
- 2.1.8 碱渣渗透系数22
- 2.2 工业废碱渣化学试验分析22-27
- 2.2.1 碱渣能谱分析23-24
- 2.2.2 碱渣X射线衍射试验分析24-25
- 2.2.3 碱渣差热分析25-27
- 2.2.4 碱渣化学成分综合分析27
- 2.3 碱渣对土壤环境的影响27-29
- 2.4 碱渣的微观结构分析29-31
- 2.4.1 纯碱渣的微观结构29-31
- 2.4.2 无机结合料碱渣稳定土的微观结构31
- 2.5 本章小结31-33
- 3 碱渣稳定土的基本力学性能研究及试验方法概述33-62
- 3.1 准备试验原材料33
- 3.2 试验方法33-39
- 3.2.1 击实试验34-35
- 3.2.2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35-37
- 3.2.3 不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37-38
- 3.2.4 CBR加州承载比试验38-39
- 3.2.5 抗冲刷试验39
- 3.3 石灰-碱渣土配合比设计39-45
- 3.3.1 击实试验结果与分析40-42
- 3.3.2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的结果与分析42-43
- 3.3.3 不固结不排水三轴压缩试验结果与分析43-45
- 3.4 二灰/水泥-碱渣土配合比设计45-53
- 3.4.1 击实试验结果与分析46-49
- 3.4.2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的结果与分析49-51
- 3.4.3 不固结不排水三轴压缩试验结果与分析51-53
- 3.5 CBR试验分析53-55
- 3.6 抗冲刷试验分析55-61
- 3.7 本章小结61-62
- 4 碱渣稳定土底基层动态响应模型试验62-87
- 4.1 室内模型试验装置62-65
- 4.1.1 模型箱62-63
- 4.1.2 土压力传感器63
- 4.1.3 结构MTS加载试验系统63-64
- 4.1.4 多通道动态数据采集传感器64-65
- 4.2 模型试验目的及内容65-66
- 4.3 室内模型试验的制作工艺66-77
- 4.3.1 室内模型试验所用的仪器设备66-67
- 4.3.2 铺筑路基67-69
- 4.3.3 铺筑二灰碱渣土底基层69-74
- 4.3.4 铺筑水泥稳定碎石基层74-75
- 4.3.5 铺筑AC-13沥青混凝土面层75-77
- 4.4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77-86
- 4.4.1 试验数据的处理77
- 4.4.2 加载头装置77-79
- 4.4.3 模型试验的动态响应分析79-84
- 4.4.4 钻芯法对模型试验的评价84-86
- 4.5 本章小结86-87
- 5 结论与展望87-90
- 5.1 碱渣及碱渣稳定土研究结论87-88
- 5.2 创新点88
- 5.3 展望88-90
- 参考文献90-94
- 致谢94-96
- 在校期间主要科研成果96-9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宗辉,赵铁军;碱渣和粉煤灰复合的强度特征[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0年02期
2 马晴晴;;炼油厂碱渣处理工艺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13期
3 叶国良,苗中海;碱渣的综合利用[J];港口工程;1998年01期
4 徐建新,张建国;浅谈碱渣的基本性质[J];建筑技术开发;1998年05期
5 肖智旺,闫澍旺,孟祥忠;碱渣制工程土的应用研究[J];港工技术;2002年04期
6 严驰,李琳,孙红月;碱渣压缩变形特性[J];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7 张明义;周霞;刘俊伟;董攀;;碱渣资源化利用的工程性质试验研究[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8 张渊;曹军;董云;陈宝海;张颖;宗荣;;温度对碱渣微结构影响的试验研究[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9 阎启玲;;碱渣水泥新工艺研究通过鉴定[J];建材工业信息;1990年16期
10 王宝民 ,王立久 ,李宇;国内外碱渣治理与综合利用、进展及对策[J];国外建材科技;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赵华;曹青青;;炼油碱渣处理技术现状与展望[A];微生物实用技术生态环境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孙端方;李建军;许玫英;郭俊;孙国萍;;生物降解技术用碱渣粉煤灰陶粒制备研究[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2年
3 杜彩平;范翔;黄正文;;碱渣生产焦锑酸钠和大苏打的生产实践[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重有色金属冶金学术委员会第八届全国锡锑冶炼及加工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4 沈跃根;李伟慈;;碱渣的微观结构研究[A];第十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陈颖锋;;INCONEL 600管道失效原因及对策[A];第三届全国管道技术学术会议压力管道技术研究进展精选集[C];2006年
6 陈宏伟;陈纪凯;;氟塑料衬里管线及阀门在炼油厂碱渣处理装置中的应用[A];第二届石油石化工业用材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泽远 谭勇;工业废碱渣筑路好材料[N];河南日报;2005年
2 于瑞军 张璐 张亚薇;碱渣山治理项目荣获中国人居奖[N];天津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张原 通讯员 崔玉英;“碱渣山”公园更靓了[N];人民政协报;2005年
4 记者 张燕丽 彭飞;天津搬掉三座“80岁”碱渣山[N];中国企业报;2006年
5 卢育辉 通讯员 梁镜才;碱渣污泥变身土壤调理剂[N];广东科技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康华;百年渣山变绿川[N];经济日报;2006年
7 郑建苹 汤莉 张妍 陈燕;百年渣山变绿洲[N];中国建设报;2006年
8 特约记者 马井生;化工行业推广大港石化碱渣处理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7年
9 史春锁 孟淑丽;天津塘沽:百年渣山变绿洲[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10 记者 姚耀富;扬子石化治理废碱渣有新法[N];中国化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严驰;纯碱渣强度形成机理与综合环境评价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2 冀国栋;碱渣回填提高地下盐腔稳定性的理论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卫军;碱渣用作矿物掺合料对砂浆和混凝土性能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康志红;利用碱渣制备轻质墙体材料的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3 赵越;基于碱渣地质聚合物的化学成分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4 周涛;牙膏厂碱渣制备轻质碳酸钙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5 陈杰;工业废碱渣稳定类材料组成设计的应用试验研究[D];山东交通学院;2016年
6 曹煊;碱渣对重金属吸附特性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7 刘冉;碱厂碱渣(白泥)资源化利用可行性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1年
8 夏法新;堆场地基碱渣层的变形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9 魏秋晨;“三号汪子”堆场碱渣的工程特性及运移方案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10 许缄涛;延长石油集团炼油碱渣处理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工业废碱渣稳定类材料组成设计的应用试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39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93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