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车联网D2D无线资源分配算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4 07:42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即将进入5G时代。终端直连(D2D)技术是5G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研究热点。相较于其他技术,该技术在距离较短、数据量较小的情境下有着很大的优势。车辆已成为人类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方式,由车辆驾驶引发的道路安全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将D2D技术应用于车联网就可以解决很多的交通安全问题,如交通阻塞,车辆碰撞等等。将D2D技术应用到车联网中首先要解决资源分配的问题,这也是本文的研究方向。很多传统的资源分配算法致力于对系统容量或服务质量等性能进行优化,但是车联网系统对于算法的分配时延、分配成功率要求更高。因此,在保证系统容量的基础上,本文将设计一个既能提高分配成功率,还能减小分配时延及SINR反馈次数的算法,以保证道路安全,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论文在分析现有的资源分配算法如贪婪算法、图着色算法的基础上,对这些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显示图着色算法在系统容量、分配时延上表现优异,但是算法的SINR反馈次数较多,分配成功率也有待提高。为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位置分区的D2D无线资源分配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在D2D对数较少时,该算法在分配时延上略大于图着色算法,但分配成功率有了较...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车联网D2D无线资源分配算法研究


车联网架构示意图

系统架构


图 2-2 LTE 系统架构可以看出,LTE 的接入网去除了 RNC 网络节点,被称为演TRAN,E-UTRAN),RNC 的功能被分配到了 eNB 以及服务W)中。eNB 与 eNB 之间通过 X2 接口进行连接,构成网格型通过 S1 接口与 EPC(Evolved Packet Core,演进分组核心anagement Entity,移动管理实体)以及 S-GW 相连接。这样助于网络部署,也降低了时延。双工模式与帧结构包含了两种双工模式: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me Division Duplexing,时分双工)。简单的来说,FDD 是“频异时”,即:FDD 的通信在两个对称的频率信道上分别进保护频段来实现信道分离。这样的特性使得 FDD 的传输必

示意图,帧结构,示意图,子帧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 10页比喻成车道上的车辆驾驶,FDD 则可看作是不同车道上的双向行驶,TDD 则是在同个车道上行驶,因此,FDD 的传输速率会更快一些。双工模式的不同也导致了帧结的差异,图 2-3 为 FDD 的帧结构,图 2-4 为 TDD 的帧结构。在 FDD 模式下,10ms无线帧分为了 10 个子帧,每一个子帧中包含 2 个时隙,每一个时隙为 0.5ms。在 TDD式下,10ms 的无线帧包含了 2 个 5ms 的半帧,每一个半帧由 1 个特殊子帧和 4 个数子帧构成,每一个子帧的长度为1ms。特殊子帧包含了3个特殊时隙,分别为:DwPTS、P、UpPT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D2D的车联网中无线资源分配研究[J]. 王燕燕,齐丽娜.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2]基于速度分簇的D2D车载通信中继协作传输策略[J]. 王庆菊.  移动通信. 2018(05)
[3]基于图着色的D2D资源分配算法研究[J]. 邓晓田,李旭杰.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17(11)
[4]D2D通信系统中中继辅助的资源分配算法研究[J]. 李同会,段红光,唐虹,刘梦露.  电子技术应用. 2017(10)
[5]基于D2D通信的V2X资源分配方案[J]. 张海波,向煜,刘开健,陈善学.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7(05)
[6]正确开启中国制造"物联网化"[J]. 甘泉.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 2017(04)
[7]D2D通信中基于服务质量的资源分配算法[J]. 孙文胜,苗红亮.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8]LTE-D2D架构下的车辆分簇中继机制[J]. 何新宇.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7(04)
[9]D2D通信中一种基于FFR的动态功率控制方案[J]. 王现超,江帆,孙长印,李晨碧,申斌艳.  电信科学. 2016(09)
[10]基于LTE D2D技术的车联网通信架构与数据分发策略研究[J]. 彭军,马东,刘凯阳,张倩倩,张晓勇.  通信学报. 2016(07)

硕士论文
[1]LTE-A系统下D2D通信干扰抑制算法的研究[D]. 陈谱滟.兰州理工大学 2017
[2]基于位置分区的D2D车联网无线资源分配及中继选择算法[D]. 赵尚春.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
[3]基于链路容量最优的D2D中继通信的研究[D]. 陈正文.南京邮电大学 2015
[4]面向无线蜂窝网络的D2D通信资源分配方法研究[D]. 陈碧威.东南大学 2015
[5]蜂窝网络下D2D通信性能的研究[D]. 祝晓悦.北京邮电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179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0179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e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