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严寒地区地铁隧道及站内环境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7 11:01
  位于严寒地区的哈尔滨地铁冬季面临着-20℃至-30℃的室外气温,由于活塞效应的存在,冬季站内公共区域环境以及隧道内环境都面临着巨大挑战。本文通过对哈尔滨地铁1号线与3号线隧道内及站内公共区内进行温湿度、壁面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长达一年的长期实测,以及在最冷月进行问卷调查和风速调查的短期实测,获取相应数据并进行分析,为后续哈尔滨地铁站内防寒措施及风系统改造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后续严寒地区将建的地铁线路提供参考数据,完善站内防寒及通风的设计。本文最先介绍了长期实测方案和短期实测的方案细节。实测进行地点为哈尔滨地铁出入段线、哈尔滨地铁1号线的黑龙江大学站及其两端区间、哈尔滨地铁3号线的哈西大街站及其两端区间。长期实测主要获取隧道内与站内温湿度、壁面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进行全年的分析。短期实测的问卷调查部分是为了获取乘客对站内环境的主观意见,风速数据则是为了测试地铁在运营中各项保温措施的有效性。通过实测数据,进行如下三方面的研究。通过隧道内以及站内公共区长期的空气温度数据和壁面温度数据,分析目前哈尔滨地铁存在的热堆积现象,数据证明黑龙江大学站所处1号线土壤内积蓄热量趋于饱和,哈西大街站所处的3号线...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铁站隧道内环境研究
        1.2.2 地铁站内节能防寒措施研究
        1.2.3 地铁站站内环境与热舒适评价研究
        1.2.4 研究成果与不足总结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2章 现场实测方案
    2.1 长期实测
        2.1.1 出入段线区间测点布置
        2.1.2 黑龙江大学站测点布置
        2.1.3 哈西大街站测点布置
    2.2 短期实测
        2.2.1 黑龙江大学站测点布置
        2.2.2 哈西大街站测点布置
        2.2.3 主观性问卷调查测试方案
    2.3 测试仪器介绍及精度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严寒地区地铁隧道长期温度变化及热堆积分析
    3.1 隧道内温度全年变化特征
    3.2 地铁站内热堆积现象分析及计算
        3.2.1 站厅内热堆积现象计算与分析
        3.2.2 隧道内热堆积现象计算与分析
    3.3 地铁建筑对热堆积的正确利用方式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严寒地区地铁建筑热舒适问卷调研及分析
    4.1 问卷调查问题设置依据及基本信息统计结果
        4.1.1 问卷问题设置依据
        4.1.2 问卷基本信息统计结果
    4.2 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4.2.1 乘客对温度感受结果分析
        4.2.2 乘客对湿度感受结果分析
        4.2.3 乘客对出入口吹风感结果分析
        4.2.4 乘客对空气新鲜度感受结果分析
        4.2.5 乘客对车站整体感受结果分析
    4.3 热舒适评价指标
        4.3.1 两种指标的介绍
        4.3.2 两种指标计算结果
        4.3.3 计算结果分析
    4.4 舒适温度区热舒适指标
        4.4.1 舒适温度区热舒适指标的推导
        4.4.2 舒适温度区热舒适指标的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严寒地区地铁新风换气量计算及保温措施分析
    5.1 哈尔滨地铁防寒措施及风系统运营模式介绍
        5.1.1 地铁站内防寒措施介绍
        5.1.2 地铁站内风系统运营模式
    5.2 出入口新风换气量的计算
    5.3 隧道内新风换气量计算
    5.4 出入口与隧道计算结果验证与分析
        5.4.1 出入口新风换气量计算结果验证与分析
        5.4.2 活塞风道新风换气量计算结果验证与分析
    5.5 地铁站出入口和活塞风道各道防寒措施有效性
        5.5.1 地铁站出入口防寒措施
        5.5.2 地铁站活塞风道防寒措施
    5.6 地铁站防寒措施与风系统改进措施
        5.6.1 地铁站防寒措施改进措施
        5.6.2 风系统改进措施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9年世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统计与分析综述[J]. 韩宝明,陈佳豪,杨运节,钱蕾,杨智轩,代位.  都市快轨交通. 2020(01)
[2]长春地铁热环境与热舒适实测分析[J]. 谷雅秀,翟彤,潘嵩,孟鑫,李国庆,赵慕君,王春青,谢浪.  都市快轨交通. 2019(05)
[3]基于活塞风效应的严寒地区冬季典型地铁车站运行方案[J]. 马江燕,邓保顺,李德辉,郭永桢,张欣,李安桂.  暖通空调. 2019(10)
[4]列车运营组织对活塞风井换气量的影响分析[J]. 刘垚,史柯峰,张越,李晓锋,于永波.  暖通空调. 2019(09)
[5]不同轨排风量对深埋地铁隧道通风热环境的影响研究[J]. 卢昌宪,冯炼,袁中原.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9(03)
[6]地铁车站地道风系统节能性分析[J]. 张敏,冯炼,袁中原.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8(06)
[7]北方地区屏蔽门系统地铁初期冬季热环境分析[J]. 邓保顺.  铁道工程学报. 2018(12)
[8]地铁列车活塞效应对车站排热风量的影响[J]. 吴经伟,臧建彬.  制冷. 2018(03)
[9]寒冷地区大型高铁客站夏季室内环境与旅客满意度实测研究[J]. 杜晓辉.  建筑科学. 2018(06)
[10]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J]. 翟兰书.  智慧中国. 2018(01)



本文编号:30378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0378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b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