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收缩徐变模型在箱梁桥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8 10:15
温度与收缩、徐变耦合作用及收缩、徐变随机性对混凝土箱梁桥力学性能影响显著。本文以帕劳Koror-Babeldaob桥(简称KB桥)为工程背景,利用Midas/Civil建立分层模型,采用B3模式考虑温度与收缩、徐变的耦合作用,对混凝土箱梁桥的长期力学行为进行了确定性和随机性分析,主要内容如下:(1)系统总结了温度与收缩、徐变耦合作用及收缩、徐变随机性的相关研究现状,对混凝土箱梁桥长期挠度过大的影响因素和收缩、徐变的计算理论与方法进行了介绍,并着重阐述了温度与收缩、徐变耦合作用和收缩、徐变随机性的分析方法。(2)以KB桥合龙后18 a实测挠度为基准,建立准确考虑温度与收缩、徐变耦合作用的数值计算模型,深入分析了温度与收缩、徐变耦合作用对混凝土箱梁桥长期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主跨跨中挠度、主墩顶负弯矩区预应力损失及顶板应力受温度与收缩、徐变耦合作用的影响非常显著,其影响程度随时间变化较大,而底板应力则基本不受影响。(3)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法对材料参数和环境条件参数等随机变量进行抽样,利用Midas/Civil软件,选择B3模式,采用参数(Set2-2010)建立了收缩、徐变随机模型,探...
【文章来源】: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11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混凝土收缩徐变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混凝土温度效应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主要内容
第二章 混凝土箱梁桥长期挠度影响因素分析
2.1 引言
2.2 收缩徐变
2.2.1 结构形式
2.2.2 组成成分
2.2.3 环境条件
2.2.4 荷载类型
2.3 梁体刚度
2.4 墩台不均匀沉降
2.5 设计、施工与运营的不足
2.6 长期下挠的控制措施
2.6.1 设计
2.6.2 施工
2.6.3 运营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混凝土收缩、徐变计算理论及方法
3.1 引言
3.2 相关计算理论及方法
3.2.1 混凝土徐变计算理论及方法
3.2.2 混凝土收缩计算理论及方法
3.2.3 混凝土弹性模量计算方法
3.2.4 Midas/Civil采用的收缩、徐变计算理论及方法
3.3 预测模式介绍与对比
3.3.1 常用模式及B3模式介绍
3.3.2 考虑因素及适用范围
3.3.3 模式评价方法及计算精度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温度与混凝土收缩、徐变耦合效应研究
4.1 引言
4.2 模型的建立与考证及徐变模式的确定
4.2.1 模型建立
4.2.2 模型考证
4.2.3 徐变模式确定
4.3 耦合效应对箱梁桥力学行为的影响
4.3.1 忽略耦合效应时不同模式的比较
4.3.2 耦合效应影响分析
4.3.3 温度对耦合效应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混凝土箱梁桥收缩、徐变随机性研究
5.1 引言
5.2 收缩、徐变随机模拟方法
5.2.1 随机变量的选取
5.2.2 拉丁超立方抽样法
5.3 收缩、徐变随机模型的建立
5.4 置信区间计算公式的选择
5.5 收缩、徐变随机性对箱梁桥的影响
5.5.1 对主墩顶负弯矩区预应力损失的影响
5.5.2 对跨中挠度的影响
5.5.3 对主墩顶负弯矩区截面应力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影响大跨连续刚构桥长期下挠的因素敏感性分析[J]. 葛守飞,杨国俊.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3(11)
[2]中国大跨径混凝土梁桥典型病害剖析及防治技术简介[J]. 赵君黎,冯苠,李会驰,刘晓娣,翟慧娜,李雪. 预应力技术. 2011(06)
[3]基于进化算法改进拉丁超立方抽样的概率潮流计算[J]. 李俊芳,张步涵.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1(25)
[4]考虑输入变量相关性的概率潮流计算方法[J]. 陈雁,文劲宇,程时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1(22)
[5]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式桥长期下挠研究中的问题[J]. 杨永清,郭凡,刘国军,李晓斌. 铁道建筑. 2010(09)
[6]大跨径PC梁桥长期下挠成因分析与加固对策研究[J]. 杨琪,辛镜坤,石雪飞. 公路. 2010(07)
[7]基于改进LHS方法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长期性能概率分析[J]. 熊学玉,顾炜. 工程力学. 2010(04)
[8]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设计中的几个问题[J]. 吕志涛,潘钻峰. 土木工程学报. 2010(01)
[9]苏通大桥连续刚构收缩徐变效应的不确定性分析[J]. 潘钻峰,吕志涛,刘钊,孟少平. 工程力学. 2009(09)
[10]竖向预应力作用效果的数值模拟与预应力损失的试验研究[J]. 黄豪,唐小兵,张开银,向木生.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07(05)
博士论文
[1]大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早期开裂和远期下挠控制[D]. 汪建群.湖南大学 2011
[2]无碴轨道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后期徐变变形和控制方法研究[D]. 曹建安.中南大学 2011
[3]混凝土箱梁桥温度效应关键因素研究[D]. 徐丰.华中科技大学 2009
[4]大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非荷载效应及预应力损失研究[D]. 汪剑.湖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考虑徐变特性的公路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变形的随机分析[D]. 白雪濛.西南交通大学 2014
[2]高速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徐变效应及控制研究[D]. 张汉一.中南大学 2012
[3]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大跨度连续刚构桥长期下挠分析[D]. 邹立群.北京交通大学 2010
[4]混凝土桥梁温度徐变效应与耦合效应分析研究[D]. 赵瑞鹏.长安大学 2010
[5]非均匀收缩对混凝土梁桥长期使用性能影响的研究[D]. 谭景文.重庆交通大学 2010
[6]预应力混凝土梁桥长期挠度主要影响因素分析[D]. 侯炜.长安大学 2009
[7]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挠度成因分析[D]. 马少飞.北京交通大学 2009
[8]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徐变效应的计算理论及计算方法研究[D]. 刘杰.中南大学 2009
[9]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收缩徐变效应分析[D]. 汪维安.长沙理工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39419
【文章来源】: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11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混凝土收缩徐变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混凝土温度效应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主要内容
第二章 混凝土箱梁桥长期挠度影响因素分析
2.1 引言
2.2 收缩徐变
2.2.1 结构形式
2.2.2 组成成分
2.2.3 环境条件
2.2.4 荷载类型
2.3 梁体刚度
2.4 墩台不均匀沉降
2.5 设计、施工与运营的不足
2.6 长期下挠的控制措施
2.6.1 设计
2.6.2 施工
2.6.3 运营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混凝土收缩、徐变计算理论及方法
3.1 引言
3.2 相关计算理论及方法
3.2.1 混凝土徐变计算理论及方法
3.2.2 混凝土收缩计算理论及方法
3.2.3 混凝土弹性模量计算方法
3.2.4 Midas/Civil采用的收缩、徐变计算理论及方法
3.3 预测模式介绍与对比
3.3.1 常用模式及B3模式介绍
3.3.2 考虑因素及适用范围
3.3.3 模式评价方法及计算精度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温度与混凝土收缩、徐变耦合效应研究
4.1 引言
4.2 模型的建立与考证及徐变模式的确定
4.2.1 模型建立
4.2.2 模型考证
4.2.3 徐变模式确定
4.3 耦合效应对箱梁桥力学行为的影响
4.3.1 忽略耦合效应时不同模式的比较
4.3.2 耦合效应影响分析
4.3.3 温度对耦合效应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混凝土箱梁桥收缩、徐变随机性研究
5.1 引言
5.2 收缩、徐变随机模拟方法
5.2.1 随机变量的选取
5.2.2 拉丁超立方抽样法
5.3 收缩、徐变随机模型的建立
5.4 置信区间计算公式的选择
5.5 收缩、徐变随机性对箱梁桥的影响
5.5.1 对主墩顶负弯矩区预应力损失的影响
5.5.2 对跨中挠度的影响
5.5.3 对主墩顶负弯矩区截面应力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影响大跨连续刚构桥长期下挠的因素敏感性分析[J]. 葛守飞,杨国俊.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3(11)
[2]中国大跨径混凝土梁桥典型病害剖析及防治技术简介[J]. 赵君黎,冯苠,李会驰,刘晓娣,翟慧娜,李雪. 预应力技术. 2011(06)
[3]基于进化算法改进拉丁超立方抽样的概率潮流计算[J]. 李俊芳,张步涵.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1(25)
[4]考虑输入变量相关性的概率潮流计算方法[J]. 陈雁,文劲宇,程时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1(22)
[5]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式桥长期下挠研究中的问题[J]. 杨永清,郭凡,刘国军,李晓斌. 铁道建筑. 2010(09)
[6]大跨径PC梁桥长期下挠成因分析与加固对策研究[J]. 杨琪,辛镜坤,石雪飞. 公路. 2010(07)
[7]基于改进LHS方法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长期性能概率分析[J]. 熊学玉,顾炜. 工程力学. 2010(04)
[8]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设计中的几个问题[J]. 吕志涛,潘钻峰. 土木工程学报. 2010(01)
[9]苏通大桥连续刚构收缩徐变效应的不确定性分析[J]. 潘钻峰,吕志涛,刘钊,孟少平. 工程力学. 2009(09)
[10]竖向预应力作用效果的数值模拟与预应力损失的试验研究[J]. 黄豪,唐小兵,张开银,向木生.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07(05)
博士论文
[1]大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早期开裂和远期下挠控制[D]. 汪建群.湖南大学 2011
[2]无碴轨道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后期徐变变形和控制方法研究[D]. 曹建安.中南大学 2011
[3]混凝土箱梁桥温度效应关键因素研究[D]. 徐丰.华中科技大学 2009
[4]大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非荷载效应及预应力损失研究[D]. 汪剑.湖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考虑徐变特性的公路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变形的随机分析[D]. 白雪濛.西南交通大学 2014
[2]高速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徐变效应及控制研究[D]. 张汉一.中南大学 2012
[3]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大跨度连续刚构桥长期下挠分析[D]. 邹立群.北京交通大学 2010
[4]混凝土桥梁温度徐变效应与耦合效应分析研究[D]. 赵瑞鹏.长安大学 2010
[5]非均匀收缩对混凝土梁桥长期使用性能影响的研究[D]. 谭景文.重庆交通大学 2010
[6]预应力混凝土梁桥长期挠度主要影响因素分析[D]. 侯炜.长安大学 2009
[7]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挠度成因分析[D]. 马少飞.北京交通大学 2009
[8]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徐变效应的计算理论及计算方法研究[D]. 刘杰.中南大学 2009
[9]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收缩徐变效应分析[D]. 汪维安.长沙理工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394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039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