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LNG动力内河旅游客船风险分析
发布时间:2021-03-08 06:09
近年来,随着世界贸易的飞速增长,环境污染问题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LNG凭借着在价格、技术、可获取性等方面的优势,成为现阶段航运界最为关注的船舶替代燃料。随着人们对LNG的了解以及技术的进步,LNG燃料动力新型船舶的开发工作已在全球范围内拉开了帷幕。我国LNG动力船舶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主要集中在内河散货船型,在客船上的应用还处于试探阶段。随着IMO关于2020年船舶硫排放限制的临近,LNG动力船舶有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是,由于LNG动力船舶与传统燃油驱动的船舶在工作原理等各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并且尚处于发展初期,因此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客船是涉及到更多人的社会活动,风险对于LNG动力客船尤为敏感。因此认识LNG动力客船的风险,最大程度上避免风险的发生,对其进行风险分析至关重要。同时分析结果又能反过来为LNG动力客船的设计提供参考,进一步完善行业规范。本文对一艘珠江380客位的LNG动力旅游客船进行风险分析,以综合安全评判为理论支撑,从加注、系泊以及航行三种工况下对其展开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最后开展风险指数设计,从而为不同的LNG动力客船的风险评价比较提供解决...
【文章来源】:江苏科技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10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世界知名LNG动力船
动力船、LNG 加注设施的配套政策。我国沿海只有 7 艘 LNG 动力的试点船舶,至今没有 LNG 加注船和沿海 LNG 加注站建成。国内 LNG 动力船的发展起步于 LNG 动力船的改造。2010 年 9 月,江苏科技大学和北京油路集团等 8 家单位合作开发的柴油-LNG 双燃料动力散货船“苏宿货 1260”号正式投入营运,表现出良好的经济性和环保性[6-7]。该船被誉为我国内河柴油—LNG混合动力第一船,开启了我国水运史上的新篇章[8]。2011 年 3 月,“长迅三号”完成由柴油发动机到柴油-LNG 双燃料驱动系统的改装,清洁能源的平均替代率高达 70%以上。4 月 8 日,“红日 166”号在安徽芜湖成功完成试航试验。该船由中石油昆仑能源公司组织研发,满载排水量达到 5000t,是我国内河水运另一艘典型的柴油-LNG 混合动力改装船。自此以后,全国多数省份陆续开展了相关试验工作[9]。2013 年 3 月,“海川 3 号”的成功建造成为我国首艘新建的双燃料动力船,在柴油和 LNG 混合燃料模式下,该船发动机在各功率段均能正常运行,得到中国船级社的高度认可。这标志着我国液态天然气在内河航运的应用已经从初期的探索阶段走向了快速的发展阶段,预示着我国水运行业即将掀开绿色发展的高潮[10]。
图 1.3 总布置图Fig.1.3 General layout plan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LNG 动力船舶与传统燃油驱动的船舶存在较大不同,主要表现在燃料供应系统、动力系统和安保系统等,这些关键系统是 LNG 动力船舶的核心。当 LNG 动力船舶进行燃料加注时,燃料的不同又有不同的加注方案和风险;天然气的固有性质会导致LNG 动力船舶在系泊工况下会产生 BOG,应及时排除;主机的不同同样会带来航行阶段新的风险。总结来看,传统燃油驱动的船舶与 LNG 动力船舶的不同主要集中在加注、系泊、航行三个工况上。因此,从风险的角度来说,LNG 动力船舶的风险也主要集中在上述三种工况。本文对一艘 380 客位的 LNG 内河动力客船进行风险分析,以综合安全评判为理论支撑,从加注过程、系泊以及航行三种工况下对其展开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最后统筹全篇,对该客船开展风险指数设计,从而为不同的 LNG 动力船舶的风险评价比较提
本文编号:3070554
【文章来源】:江苏科技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10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世界知名LNG动力船
动力船、LNG 加注设施的配套政策。我国沿海只有 7 艘 LNG 动力的试点船舶,至今没有 LNG 加注船和沿海 LNG 加注站建成。国内 LNG 动力船的发展起步于 LNG 动力船的改造。2010 年 9 月,江苏科技大学和北京油路集团等 8 家单位合作开发的柴油-LNG 双燃料动力散货船“苏宿货 1260”号正式投入营运,表现出良好的经济性和环保性[6-7]。该船被誉为我国内河柴油—LNG混合动力第一船,开启了我国水运史上的新篇章[8]。2011 年 3 月,“长迅三号”完成由柴油发动机到柴油-LNG 双燃料驱动系统的改装,清洁能源的平均替代率高达 70%以上。4 月 8 日,“红日 166”号在安徽芜湖成功完成试航试验。该船由中石油昆仑能源公司组织研发,满载排水量达到 5000t,是我国内河水运另一艘典型的柴油-LNG 混合动力改装船。自此以后,全国多数省份陆续开展了相关试验工作[9]。2013 年 3 月,“海川 3 号”的成功建造成为我国首艘新建的双燃料动力船,在柴油和 LNG 混合燃料模式下,该船发动机在各功率段均能正常运行,得到中国船级社的高度认可。这标志着我国液态天然气在内河航运的应用已经从初期的探索阶段走向了快速的发展阶段,预示着我国水运行业即将掀开绿色发展的高潮[10]。
图 1.3 总布置图Fig.1.3 General layout plan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LNG 动力船舶与传统燃油驱动的船舶存在较大不同,主要表现在燃料供应系统、动力系统和安保系统等,这些关键系统是 LNG 动力船舶的核心。当 LNG 动力船舶进行燃料加注时,燃料的不同又有不同的加注方案和风险;天然气的固有性质会导致LNG 动力船舶在系泊工况下会产生 BOG,应及时排除;主机的不同同样会带来航行阶段新的风险。总结来看,传统燃油驱动的船舶与 LNG 动力船舶的不同主要集中在加注、系泊、航行三个工况上。因此,从风险的角度来说,LNG 动力船舶的风险也主要集中在上述三种工况。本文对一艘 380 客位的 LNG 内河动力客船进行风险分析,以综合安全评判为理论支撑,从加注过程、系泊以及航行三种工况下对其展开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最后统筹全篇,对该客船开展风险指数设计,从而为不同的 LNG 动力船舶的风险评价比较提
本文编号:30705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070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