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利益导向下的理性选择——上海交通政策30年发展沿革((1986—2016)
发布时间:2021-04-08 18:53
城市道路交通具有明显的非排他性和竞争性特征,特别在人口集聚的大城市,有限的时空资源无法全面满足不同主体的各类出行需求,科学的交通政策制定非常必要。交通政策的主体在于政府,核心在于选择,价值取向是追求整体的社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6年以后,上海在城镇化、机动化快速发展进程中的阶段性交通特征和所面临的问题。从社会公共政策与治理的视角剖析不同发展阶段上海交通政策设计背后的价值取向、总体思路、实施路径和保障机制。同时,结合个体机动化管理、公共客运服务等重大交通政策的发展沿革,探讨政府管理、市场手段在管理实践中的利弊和作用。
【文章来源】:城市交通. 2017,15(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上海交通发展阶段划分和特征分析
1.1起步阶段:道路交通补欠账 (1986—1999年)
1.2成长阶段:轨道交通加速成网建设 (2000—2010年)
1.3成熟阶段:综合交通体系功能提升 (2011年至今)
2上海交通政策的原则和策略
2.1价值取向——社会效益最优
2.2总体思路——建设管理并举
2.3执行保障——统筹协调的体制机制
2.4实施路径——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
2.5科学决策——量化分析辅助支撑
3重大交通政策的发展沿革与反思
3.1政府主导的个体机动交通方式调控引导
3.1.1小客车管理的政策框架及成效
3.1.2小客车管理政策面临的挑战和思考
3.2企业主体的公共客运服务规范和多元发展
3.2.1公共客运服务的政策框架和成效
3.2.2公共客运服务政策面临的挑战和思考
4结语
本文编号:3126073
【文章来源】:城市交通. 2017,15(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上海交通发展阶段划分和特征分析
1.1起步阶段:道路交通补欠账 (1986—1999年)
1.2成长阶段:轨道交通加速成网建设 (2000—2010年)
1.3成熟阶段:综合交通体系功能提升 (2011年至今)
2上海交通政策的原则和策略
2.1价值取向——社会效益最优
2.2总体思路——建设管理并举
2.3执行保障——统筹协调的体制机制
2.4实施路径——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
2.5科学决策——量化分析辅助支撑
3重大交通政策的发展沿革与反思
3.1政府主导的个体机动交通方式调控引导
3.1.1小客车管理的政策框架及成效
3.1.2小客车管理政策面临的挑战和思考
3.2企业主体的公共客运服务规范和多元发展
3.2.1公共客运服务的政策框架和成效
3.2.2公共客运服务政策面临的挑战和思考
4结语
本文编号:31260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126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