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手段协同的高速远程滑坡动力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3 22:48
本文以2017年6月24日发生的茂县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灾害为研究对象,基于灾后现场调查、滑坡前后遥感影像数据、滑坡引发地震波信号和数值模拟对茂县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动力致灾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基于现场调查对滑坡-碎屑流进行分区,利用滑坡前后遥感影像数据建立高程模型,模拟滑坡-碎屑流动力致灾过程。(2)对滑坡引发地震波信号地震动强度特征和时频进行分析,滑坡-碎屑流运动全过程持续120 s,将滑坡-碎屑流过程划分为高位剪出阶段、冲击铲刮阶段和流动堆积阶段,各阶段分别持续40 s、60 s、20 s。基于HHT变换得到破碎剧烈阶段为50-70 s。(3)基于滑坡运动距离和时间特征,运用等效流体动力分析软件DAN3D和离散元软件MatDEM对茂县滑坡-碎屑流运动过程进行反演模拟。将模拟结果与真实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到滑坡-碎屑流运动过程中堆积分布、铲刮分布、速度分布、能量变化、热能分布、监测颗粒运动距离和速度等动力特征参数。结果表明:DAN3D对滑坡规模,运动路径、堆积分布的反演接近真实情况。MatDEM可模拟计算滑坡...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图文】:
研究技术路线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9m,且受河流侵蚀冲刷作用强。图2-2茂县滑坡地理位置Figure2-2LocationoftheMaoxianlandslide2.1.2地形地貌茂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岷江上游中段位置,该地区为青藏高原向川西北平原过度地带,整体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以高山峡谷地貌为主。茂县境内沟壑纵横,山高谷深,地势险峻,地质情况复杂,境内高山耸立,平均海拔均4000m,相对高度约1500-2500m[68]。滑坡点所在富贵山地处于松坪沟河谷和岷江河谷之间(图2-3),受长期河流侵蚀作用,该区域呈现为深切的“V”型陡峭峡谷。滑坡影响区域总体呈现东北高西南低,滑坡前该区域斜坡上陡下缓,坡顶高程3450m,坡脚松坪沟河谷高程2280m,高差1170m,水平距离2600m,整体坡度24°。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0图2-3茂县滑坡卫星影像Figure.2-3SatelliteimageoftheMaoxianlandslide图2-4茂县滑坡岩体结构特征Figure.2-4RockmassstructurecharacteristicsoftheMaoxianlandslide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使用宽频带地震记录研究2017年6月24日茂县新磨滑坡的动力学过程[J]. 黄兴辉,李正媛,余丹,许强,苏金蓉. 地球物理学报. 2018(10)
[2]On the initiation, movement and deposition of a large landslide in Maoxian County, China[J]. PEI Xiang-jun,GUO Bin,CUI Sheng-hua,WANG Dong-po,Xu Qiang,LI Tian-tao.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2018(06)
[3]茂县“6·24”特大高位远程崩滑灾害遥感回溯与应急调查[J]. 李爱农,南希,张正健,赵银兵,汪士中,刘睿家. 自然灾害学报. 2018(02)
[4]2017年8月28日贵州纳雍县张家湾镇普洒村崩塌特征与成因机理研究[J]. 郑光,许强,巨袁臻,李为乐,周小棚,彭双麒. 工程地质学报. 2018(01)
[5]茂县新磨特大滑坡-碎屑流的发育特征与运移机理[J]. 曾庆利,魏荣强,薛鑫宇,周元泽,尹前锋. 工程地质学报. 2018(01)
[6]三维离散元模型的滑坡能量守恒模拟研究[J]. 刘春,张晓宇,许强,朱晨光,汤强.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7(S2)
[7]四川茂县叠溪镇新磨村滑坡特征与成因机制初步研究[J]. 许强,李为乐,董秀军,肖先煊,范宣梅,裴向军.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7(11)
[8]强震区高位滑坡远程灾害特征研究——以四川茂县新磨滑坡为例[J]. 殷跃平,王文沛,张楠,闫金凯,魏云杰,杨龙伟. 中国地质. 2017(05)
[9]四川茂县“6·24”特大滑坡特征与成因机制分析[J]. 温铭生,陈红旗,张鸣之,褚宏亮,王文沛,张楠,黄喆.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7(03)
[10]四川省茂县叠溪镇新磨村特大滑坡应急科学调查[J]. 何思明,白秀强,欧阳朝军,王东坡. 山地学报. 2017(04)
硕士论文
[1]利用Sentinel卫星数据探测6.24茂县新磨村滑坡前时序地表运动特征[D]. 徐亚会.西南交通大学 2018
[2]基于1:5万地质灾害填图的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及危险性的评价与区划[D]. 熊倩莹.成都理工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136145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图文】:
研究技术路线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9m,且受河流侵蚀冲刷作用强。图2-2茂县滑坡地理位置Figure2-2LocationoftheMaoxianlandslide2.1.2地形地貌茂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岷江上游中段位置,该地区为青藏高原向川西北平原过度地带,整体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以高山峡谷地貌为主。茂县境内沟壑纵横,山高谷深,地势险峻,地质情况复杂,境内高山耸立,平均海拔均4000m,相对高度约1500-2500m[68]。滑坡点所在富贵山地处于松坪沟河谷和岷江河谷之间(图2-3),受长期河流侵蚀作用,该区域呈现为深切的“V”型陡峭峡谷。滑坡影响区域总体呈现东北高西南低,滑坡前该区域斜坡上陡下缓,坡顶高程3450m,坡脚松坪沟河谷高程2280m,高差1170m,水平距离2600m,整体坡度24°。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0图2-3茂县滑坡卫星影像Figure.2-3SatelliteimageoftheMaoxianlandslide图2-4茂县滑坡岩体结构特征Figure.2-4RockmassstructurecharacteristicsoftheMaoxianlandslide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使用宽频带地震记录研究2017年6月24日茂县新磨滑坡的动力学过程[J]. 黄兴辉,李正媛,余丹,许强,苏金蓉. 地球物理学报. 2018(10)
[2]On the initiation, movement and deposition of a large landslide in Maoxian County, China[J]. PEI Xiang-jun,GUO Bin,CUI Sheng-hua,WANG Dong-po,Xu Qiang,LI Tian-tao.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2018(06)
[3]茂县“6·24”特大高位远程崩滑灾害遥感回溯与应急调查[J]. 李爱农,南希,张正健,赵银兵,汪士中,刘睿家. 自然灾害学报. 2018(02)
[4]2017年8月28日贵州纳雍县张家湾镇普洒村崩塌特征与成因机理研究[J]. 郑光,许强,巨袁臻,李为乐,周小棚,彭双麒. 工程地质学报. 2018(01)
[5]茂县新磨特大滑坡-碎屑流的发育特征与运移机理[J]. 曾庆利,魏荣强,薛鑫宇,周元泽,尹前锋. 工程地质学报. 2018(01)
[6]三维离散元模型的滑坡能量守恒模拟研究[J]. 刘春,张晓宇,许强,朱晨光,汤强.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7(S2)
[7]四川茂县叠溪镇新磨村滑坡特征与成因机制初步研究[J]. 许强,李为乐,董秀军,肖先煊,范宣梅,裴向军.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7(11)
[8]强震区高位滑坡远程灾害特征研究——以四川茂县新磨滑坡为例[J]. 殷跃平,王文沛,张楠,闫金凯,魏云杰,杨龙伟. 中国地质. 2017(05)
[9]四川茂县“6·24”特大滑坡特征与成因机制分析[J]. 温铭生,陈红旗,张鸣之,褚宏亮,王文沛,张楠,黄喆.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7(03)
[10]四川省茂县叠溪镇新磨村特大滑坡应急科学调查[J]. 何思明,白秀强,欧阳朝军,王东坡. 山地学报. 2017(04)
硕士论文
[1]利用Sentinel卫星数据探测6.24茂县新磨村滑坡前时序地表运动特征[D]. 徐亚会.西南交通大学 2018
[2]基于1:5万地质灾害填图的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及危险性的评价与区划[D]. 熊倩莹.成都理工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1361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136145.html